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文|小熊

明朝是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朝代,從民族情感出發,自然而然的得到很多人的珍惜和喜愛。

南宋滅亡後,蒙古人佔領中原,中原第一次整體淪為殖民地。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宋朝地圖

明太祖朱元璋滅元建功,將江山從蒙古人的手中重新奪了回來,明朝還收復了自唐末就淪為異族的河西走廊地區,以及被石敬瑭割讓給異族的幽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幽雲十六州就是華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五季以降,漢人弱而蠻夷強,中夏之弱,自古未有,三百餘年,夷虜得寸進尺,中夏步步退讓,九州之地,繼陷虜手,宋季之末,華夏陸沉!賴有朱太祖奮起抗爭,驅除胡虜直搗其巢,漢人三百年之屈辱,得此一雪!

可是明朝也是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朝代,明朝十六帝在眾人眼裡,很多都是昏庸奇葩的形象,有在位48年卻30年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有因縱慾過度在位30天就駕鶴西去的明光宗朱常洛,更有一生專業技術是木匠什麼都讓臣子看著辦的明熹宗朱由校···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明朝十六帝

可偏偏在有這些個“大多無作為”君王存在的情況下,明朝依然能夠延續276年,究竟是什麼原因?

首先就是朱元璋懂得老百姓,他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打江山易,守天下難。朱元璋是農民出身,他是非常清楚百姓所想所需,因此朱元璋深知民心所向和國力穩定的重要性。

他曾經制定過這樣一個法律:若一位官員被朝廷,只要老百姓都為這位官員伸冤求情,朝廷都會二話不說,直接官復原職當一位官員不被民眾認可時,老百姓可以直接把這位官員押送到京城治罪

這樣維護老百姓的制度在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這個舉措也就直接讓百姓沒有造反的慾望)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朱元璋高壓反腐

說到這裡,有人會說他“生性暴戾”,畢竟他手裡殺掉的官員就有15萬多。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只是相對殘忍,針對的只是階層貴族,為的也是穩固自己朱氏一族的江山。

縱觀歷史,建立之初對開國權臣階層的破壞越大,這個朝代生命力就越長。比如漢代滅韓信英布,八王之亂,宣武門之變,宋代杯酒釋兵權,不難發現,看起來最溫和的宋代,其實也是用這種方式鞏固自身。

足夠完善和成熟的內閣制度

1380年,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之後廢除了左右丞相和中書省,成立了內閣制度。此後,歷經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皇帝的完善,逐漸成熟。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明朝的內閣制度讓明朝言官的權力非常大,可以追在皇帝屁股後面直接指著皇帝的鼻子罵。

正是在這種體制之下,出現不幹正事的皇帝的時候,內閣就可以代替皇帝對國家進行管理,只要內閣這樣的體系存在並且內閣中的官員重視國家的發展,明朝就不會有君王不作為而導致的群龍無首的混亂,所以也就有嘉靖帝和萬曆帝這爺孫倆一半時間屬於罷工不上朝的情況下,國家依然能夠自動運轉。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明朝內閣大臣

當然,大臣肯定不能凌駕皇權之上,皇帝依然可以收回權利,相互制約來達到君臣之間的平衡。

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

完善的科舉制度,人才輩出

科舉制度並非從明朝才有的,但是從明朝發揚光大,唐宋那會雖有科舉,但錄取名額十分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開科舉,不分階層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礎。比如父輩都是賣豆腐的平民身份,依舊也出了狀元李春芳(內閣首輔)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不分階層科舉部分舉例

這樣有能者居之的科舉制度,讓很多寒門子弟多了條出路,而有才之人大多有傲骨,在朝堂上能大放異彩。(當然,文人當道也有不利於朝廷的一面)

《明史》內容裡可能存在不夠公允的評價

大家都知道,《明史》是清朝修撰的,站在史學角度,《明史》的水平很高。

另一個角度來說,古往今來,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清朝在《明史》中省略了大部分建州的歷史,因為建州被明朝管理過,有種祖上出身不光彩的感覺,變相承認自己是異族侵略。

史上最多奇葩帝王的大明王朝,靠什麼活了300年?

明史

我們所看到的明朝大都殘暴不仁,荒淫無度致使國破家亡的皇帝,很多來自後來降清的東林黨,士紳,太監等人所編撰的野史。

編一部《明史》目的在於將滿人入關時所做的“豐功偉績”掩蓋掉。至於入關之前的皇帝好與不好對於他們來講並沒有太大關係,只要抄一抄《明實錄》(方孝孺被株十族就是源於此)就可以了。

明朝到現在依然飽受爭議,很多人都被“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骨氣折服,也有很多人因“重文輕武”的制度而厭棄。

都說張居正如果再多活10年,大明就能再延續200年國祚,其實也未必能這麼久,一個時代有自己的氣數和命運。

明朝的衰落不僅僅只是天災,還有內耗,這並不能歸結某一任皇帝,而應該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歷史結果。

喜歡歷史的朋友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