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我年十二三時為亡賴賊,逢人則殺。十四五為難當賊,有所不愜則殺人。十七八為佳賊,臨陣乃殺之。二十為大將,用兵以救人死“ ----《資治通鑑》卷二〇一,唐紀十七。

這是李勣對自己的評價,大意為:我十二三歲時是個亡命之徒,逢人便殺,十四五歲時是個難纏的賊,遇到不快就殺人,十七八時是個正常人,交戰陣前才殺人,二十歲時為大將,用兵使人免於死難。

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李勣的名將風範概括為:

勣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李勣何許人也?為何從一個亡命之徒變成了司馬光筆下的名將?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李勣

李勣(jì)(594年-669年),也做李世勣,本名徐世勣,字懋(mào)功,曹州離狐(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出身富庶之家,家裡傭人成群,積糧如山,難得的是他和父親徐蓋一樣,樂善好施,不問親疏,救濟窮人。隋大業末年,朝廷暴政,天下大亂,徐世勣投奔瓦崗起義軍,後隨瓦崗大佬李密歸順李唐,因不慕功勞富貴,志慮忠純,被唐高祖李淵賜皇姓李,自此名為李世勣,後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去掉名字中的“世”字,改名李勣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李勣是唐代政治家,更是出色的軍事家,歷經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倚重。武德二年,被高祖賜皇姓李;貞觀十七年,太宗命閻立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李勣位列其中;高宗時期,再次為李勣畫像,並且高宗親自題寫畫像序文。在唐朝甚至中國的歷史上,李勣都具有傳奇色彩,他出將入相,位列三公,死後百年還被唐肅宗稱為唐史十大名將之一。

忠肝義膽,備受榮寵

1做純臣,得皇姓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瓦崗大佬李密

早在瓦崗起義軍的時候,徐世勣便因過人的膽識和出色的戰術而為李密器重,被授予右武侯大將軍。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密被王世充擊敗,聚集餘眾歸順李唐,原李密所統領的屬地由徐世勣接管,但徐世勣當時沒有歸順李唐,高祖李淵派魏徵去招降。

徐世勣沒有自立的打算,當下就同意了,但他的歸順方式卻與眾不同,他對長史郭孝恪說:這裡的民眾和土地都歸魏公(指李密)所有,如果以我自己的名義獻給唐朝,就等於是利用主公之敗,邀取自己的功勞和富貴,對此我深以為恥。所以,我決定把屬下的郡縣、戶口、軍隊、馬匹的數目開列一張清單,交給魏公,由他自己呈獻。”隨後徐世勣便派遣郭孝恪攜帶這份清單前往長安。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唐高祖李淵

李淵聽說徐世勣的歸降使者已經入朝,卻無奏表呈給朝廷,只有一封信函呈給李密,他大為奇怪,遂召見郭孝恪。郭孝恪將徐世勣的本意做了說明,李淵聽完後大為讚歎,說:“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純臣也!”當即將皇姓李賜予徐世勣,自此成為李世勣, 後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去掉名字中的“世”字,改名李勣。

2龍鬚藥引,絕無僅有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十五年(641年)十二月,時任兵部尚書的李勣突患重病,醫生給開了一服藥方,說必須用“須灰”做藥引才能治病。所謂“須灰”,就是人的鬍鬚研成的粉末。李世民聽說這件事後,立刻前去探視,並剪下自己的鬍鬚賜給李勣做藥引,李勣當即跪謝皇恩“頓首見血,泣以懇謝”。李世民笑回:“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

李世民此舉,定然有帝王的施恩之術在裡面,為了使他所看重的臣子對其感恩戴德,但不妨礙李勣是李世民的得力重臣才有此待遇,換做其他無關緊要的人生病,別說龍鬚湯了,大唐天子李世民都不會聽說。說到底,還是李勣的功勳夠卓著,才得天子青睞。

3“脅迫”天子,陣前討賞

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御駕親征討伐高麗,李勣擔任遼東道行軍大總管,隨軍出征。在攻打白巖城時,白巖城守將孫代音自覺不是唐軍的對手,主動派人向李世民請降,但白巖城的大多數將領堅決反對投降,面對眾人的抵制,孫代音被迫改變了主意。當李世民率領唐軍兵臨城下準備受降時,看到的是嚴陣以待的高麗軍隊。李世民大怒,下令:攻下白巖城後,城中男女以及所有財務全部賞賜給攻城將士。唐軍將士大受鼓舞,個個摩拳擦掌,志在取勝。

唐軍對白巖城發起了長達三天的猛烈攻擊,挫敗了白巖城及高麗援軍的頑強反抗,意志本就不堅定的孫代音徹底崩潰,再次向李世民請降,同時向李世民表達了部將們不肯降的難處,李世民為其支招,孫部將們乖乖投降。

在李世民準備進城受降時,臉色陰沉的李勣突然帶了幾十名軍官攔在了馬前,代表將士們前來討要攻城的戰利品。因為受降後,“城中男女及所有財物”便不翼而飛了,會令將士寒心。所以,李勣來是代表將士們“脅迫”天子兌現承諾了。

最終,陣前討賞以李世民用府庫中的錢兌現攻城的戰利品為交換結束。

陣前討賞的事兒說小不算大,是激勵將士們忠心耿耿、浴血奮戰的有效策略,說大也不算小,萬一處理不當,就可能動搖軍心,引發兵變,作為高級將領,李勣沙場征戰多年,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為了麾下將士們的利益,他還是挑戰了天子的威嚴,哪怕把自己陷於危險之中也在所不惜,不得不說,膽量過人,令人欽佩,這樣的將領,哪個官兵不喜歡?哪個官兵不追隨?

平叛四方,功勳卓著

1唐高祖時期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勣隨秦王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同年,隨秦王討伐王世充。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勣參與生擒竇建德,降服王世充。七月,唐軍回朝,高祖論功行賞,李世民為上將,李世勣為下將,與李世民等二十六人一同身穿金甲、乘著兵車去太廟報捷。

武德五年(622年),李世勣在洺水之戰中擊敗劉黑闥部將高雅賢,之後,率軍平定兗州之亂。

2唐太宗時期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即位,被李世民拜為幷州大都督(為避李世民之諱,去除名字中的"世”,改名為李勣),自此,在幷州任職16年,軍紀嚴明,令行禁止,頗受李世民賞識。李世民曾曰過:

煬帝不擇人守邊,勞中國築長城以備虜,今我用勣守並,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新唐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十八·二李勣》

意思是:隋煬帝不能選賢安民,只知道修築長城來防備突厥,對世情認識如此不清,朕現在委任李勣在幷州,就使突厥畏懼他的威名而逃走,邊塞安定和平,難道不是遠遠勝過築長城嗎?

至此,李勣已經達到了其自評中的“用兵以救人死”的階段。

貞觀四年(630年),與太宗時期眾將滅為禍唐朝邊關數年的東突厥,

3唐高宗時期:老驥伏櫪,志在滅高句麗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唐高宗李治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少數民族扶余人於西漢末期建立起來的一個地方政權,雖然是個地方政權,但其存在卻令隋唐的四個皇帝為征服它付出了大量心血:

隋文帝楊堅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曾“驅逼靺鞨,固禁契丹”,出兵進犯遼西,並暗中聯絡東突厥,企圖共同對抗隋朝,隋文帝立即徵調水陸三十萬大軍討伐高麗,不料行至中途,陸軍便遭遇洪水和瘟疫,水軍也在海上遭遇風暴,船隻大量沉沒,大軍被迫班師回朝,回到長安時,傷亡過半;隋煬帝楊廣三次御駕親征徵高麗而不得,最終耗盡國力,引發了隋末大規模的叛亂,最終葬送了隋朝江山;唐太宗李世民作為傑出的軍事家,其戰績用無往而不勝來形容,但征討高句麗卻成了他輝煌的軍事生涯中難得的敗筆,御駕親征高句麗竟然取得了和隋煬帝一樣的結果,這個事情李世民不能忍,所以李世民深刻總結了失敗的教訓,決加強海軍力量的建設,這為高宗時期滅掉高句麗奠定了堅實的後勤補給工作。

唐高宗時期,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死後,其長子淵男生接任高句麗首輔之職,另外兩個兒子淵男建和淵男產不服,高句麗內訌。高宗認為這是征服高句麗的天賜良機,於是於十二月十八日,任命七十三歲的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以郝處俊、契苾何力、龐同善為副大總管,率高侃、薛仁貴、郭待封等人,分海陸兩路大舉進擊高句麗。

乾封二年(667年)九月,李勣首先攻拔為“高麗西邊要害”的新城,並趁勢揮軍進擊,連陷十六座城。淵男建派兵襲擊尚在新城的龐同善、高侃,被左武衛將軍薛仁貴擊敗。高侃進軍至金山,交戰不利,高句麗趁勝進攻,薛仁貴引兵迎擊,大破高句麗軍,斬首五萬餘級,攻陷南蘇、木底、蒼巖三城。總章元年(668年)二月,薛仁貴攻陷高句麗重鎮扶余城,扶余平原上四十餘城陸續投降;李勣率唐軍進至鴨綠柵,奮力擊破高句麗軍,追擊二百里,攻陷辰夷城。高句麗各城都驚駭不安,許多人離城逃走,前來向唐朝投降的人絡繹不絕。契苾何力率先抵達平壤城下,李勣隨即領兵來到,對平壤形成合圍之勢。經過一個多月等戰鬥,高句麗王高藏派淵男產等人持白幡投降,李勣以禮相待,而淵男建仍閉門抵抗。不久後,僧人信誠開門接納唐軍,李勣趁勢進攻,一舉攻陷平壤,擒獲淵男建。至此,高句麗滅亡。

誠然,高句麗的滅亡不是李勣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唐將士上下一心、浴血奮戰的結果,是太宗創建的海軍發揮的作用的結果,但一場戰爭的勝利,最關鍵的是當事將領的指揮調度,對此,身為行軍大總管的李勣功不可沒,而討伐高句麗戰爭的勝利,也為李勣輝煌的軍事生涯添上了最後也最顯赫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勣:從逢人就殺的亡命之徒,到為皇帝倚為長城的一代名將

李勣2

高句麗滅亡的次年,即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李勣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終年七十六歲。高宗李治聞訊後為之悲哭,下令輟七日,冊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又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昭陵,併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命皇太子李弘和文武百官為其送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