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準備買房,可是每個人都說再等等,說房子要降價了會實行沒有公攤,真的會這樣嗎,你怎麼看?

好好14255475


您好,很高興為你分享下個人的觀點。


對於想要房價降價這個想法,對於真正的有購房需求的人來說,都會有這個想法。畢竟房屋降價大多數沒有買房的人才有更多機會買到房屋。

近幾年全國的房價走勢大致是這樣的:

16-18年全國各地這波漲價潮,由一線城市蔓延至二、三四線城市,目前是全國的城市基本房屋價格都漲了,之前辛辛苦苦攢錢準備買房的人,看著一路飆升的價格苦不堪言,中國房地產行情也給大多數人上了一課,原來之前沒重視的房屋還帶有價格成倍增長的屬性,所以本來想等等以後再買的人,因此成了全民都在想辦法買房的時代。

但有的人對於市場沒有自我判斷力,剛沒買多久,大漲行情到頭,房市進入了第二個週期,高位橫盤,交易量下降,量價齊跌。但有的人踩在了高點,有人買房就有人賣房,賣房的人房屋價格賣得好,自然就開心。買在房價高點的人,看著房屋的價格下降,心如刀割。

到了目前全國行情,大多數城市都處於下跌後的橫盤週期,在一定的價格範圍內,上下浮動。

城市存在差異性,有的城市還在微幅上漲,有的城市一直在降。所以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需要根據自己城市的情況來判斷。


下面就個人的一些認識分享給你,就是我們到底怎樣去判斷目前自己所在城市的真實房地產情況。

1,新房

你可以看看你所在城市新房的銷售情況,如果銷售還是很火熱,新房去化率很高,基本這個城市整個城市的市場需求量還在,那麼大概率這個城市的房價整體都比較堅挺。

房屋交易的本質也是商品交易,需要看供需關係。當需求量很高的時候,比如16-18年的時候,房價就不可能降。

因此你可以看看本地的一些網站對於新房銷售的一些市場報道,這些網上都是有很多數據的。


2,政策調控

我們知道,16-18年全國各地陸陸續續發佈了很多限購政策,每個城市的政策都有差異性,有的嚴有的松。國家提出因城施策方針,確實是為了全局考量。

到現在部分城市開始變相的放鬆了政策,除了吸引人才落戶的目的,還有另外潛在的一面就是這類城市的房價基本是處於下降狀態,市場趨冷。

所以這類城市買房就需要謹慎,而我們也可以從下面的一個緯度來綜合判斷。

3,人口流入與流出

城市的發展存在階梯性,所以全國會分一、二、三線等城市。每個階梯城市的經濟實力,就業機會,人口數量都不同。所以對應的房價水平都不一樣。相應的房價的上漲下跌趨勢也不一樣。

這個中間真正決定城市發展水平的是人口。一個城市人口多代表的現在以及未來發展都是比較好的,不然人們待著那裡做什麼?

在一個城市工作就會考慮安家,因此帶來需求。這個也是為什麼各個城市進行搶人才措施的目的。人口能帶動生產力,帶動經濟增長,消費。

所以你可以看看你所在城市的長住人口是淨流入還是淨流出。淨留出城市基本都是三線以下城市居多,那麼人口減少太多未來拿什麼支撐房價,因此在這類城市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需要在價格降下來穩定的時候購買,因為這波房價上漲,3-4線城市會有滯後性,其他1-2線城市在下降的時候,可能他們還在上漲。


買房就怕自己買到最高點,畢竟是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所以需要自己謹慎一點。


以上幾點是大致的幾個要點,影響房價還有整體的貨幣政策,國內國外經濟發展趨勢等因素,這些你需要去看專家的分析,我也不懂,所以也說不出什麼。

回到上面的問題,朋友的給我們提建議初心是好的,也是希望你不花冤枉錢。我們可以聽,但是要有自己的判斷。

買房剛需自住的,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房價漲上去容易下降難,只要不在高點,能早買就早買,畢竟我們作為普通人,賺錢很辛苦,而這些城市需求量還在也一直在,不要等到全款變首付的時候。

在三四線城市,個人覺得就不要慌張,即使房屋在現目前行情下,是很困難的,畢竟國家經濟在轉型,投入房產的資金在被打壓。要想撬動現在的房價水平,需要之前成倍的資金。

至於說到的去公攤,你要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算不過開發商的,畢竟他們拿地貴了,自然一樣轉嫁到房價上面,不管有沒有公攤,對於他們來說只是一個產權證上面的一個數字大小而已,但是價格還是一樣會加在房價裡面。這個和房價降價沒有一點正相關關係,反而只會讓房屋單價提高。

個人的一些看法,喜歡的朋友麻煩點贊關注一下,謝謝!


小白Building


堅持自己的看法,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看法發展趨勢。好房子會漲,差房子會掉。本人8.25在哈爾濱松北新區買一套房子8600一米,期房第一次開盤優惠比較大,開盤當天4棟樓一套不剩。10.20二次開盤,同戶型同樓層10000一米,開盤當天4棟樓一套不剩。還剩2棟樓王沒開呢,預測10500以上。這就是投資成功了唄,說明一點我自己畢業三年,家外地的,哈爾濱沒房產。這套房也是剛需也是半投資半住。前期看房,選位置,瞭解政策,花了小半年,選的這套。結果跟預期一樣。


用戶75488344


我想說肯定有大部分像我這樣的:在一二線工作打拼,但買不起一二線的房子

老家的房子付首付買得起,但是買了卻還是常年在外地,買的房子又住不了

我現在就是這樣也不算剛需,但是有一兒一女,在老家四合院,長大了肯定需要住房,也能買得起,就是眼下三五年住不上,所以一直在猶豫


王者中華人


最近準備買房,可是每個人都說再等等,說房子要降價了會實行沒有公攤,真的會這樣嗎,你怎麼看?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需要就買,沒需要就不要買,很簡單的一件事,幹嘛搞的那麼複雜呢?具體來說下原因吧:

第一、降價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我看來,降價是有可能,但是要降到你的心裡底線,我個人覺得很難,為什麼這樣說呢?你想想,不是說你啊,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我原先也曾這樣想過,結局就是我的朋友買了,我沒買,一直等著降價,可是結果是房子價格越漲越高,如果那個時候我不要聽別人的,怎麼說我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吧。那個時候我所在的城市我看好了房子價格是四千多,我就是下不了決心,以為肯定會降,可是等了一年多,漲到了一萬二,沒辦法為了孩子上學,還是買了。唉,所以呢,我個人意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果斷點,不要猶豫不決。因為現在雖然房價不是那麼一直漲,但是我覺得也不可能一直往下跌吧。



因為:1.成本高。為什麼這樣說呢?地價好像一直沒降吧。2.物價居高不下。你也應該看出來了,好多的材料只會往上漲,就是不往下降。3.炒房者。這樣的人介入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投資賺錢。 所以:這些原因的分析,房價真的會降價嗎?我心裡一直再打問號。


第二、公攤的問題。哈哈哈,這個問題我也是。。。。。。你知道嗎?我買的房子也就是不到一百個平方九十幾,可是使用面積才七十幾個,也就是說,差不多有二十個平方都是白掏錢了,自己根本沒有用到。那麼至於你說的有可能取消公攤面積,好吧,就算我相信了,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開發商不可能不會不想到這些問題吧,在我想來,他只要提高房價,把公攤面積的錢加到你的單價裡,不就解決了嗎?也許你會不相信,再說個我知道的,你應該知道現在好多城市的房價有限購的吧,如果限購了那就是說利潤少了,可是你知道開發商是怎麼做的嗎?現在好多的房子都不準毛坯交樓了,他就把裝修價提高了,你真的以為一平方的裝修費真的有三四千嗎?唉,記住一句話:買家永遠沒有賣家精。


說了這麼多我不是說為了讓你買房子才這樣說的,我只是想表明一個觀點:不要人云亦云,好多事情不是看表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好不好看別人知道,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純屬個人淺見,歡迎留言討論。


打不死的小強aaa


👍👍房價將進入長期下跌通道,房地產徹底打入冷宮!👍👍👍👍👍👍

首先,住房不炒將成為一項長期執行的國策,住房的價格終將趨向合理。

其次,房價即使下跌50%,也不會引起金融風險。因為在高位成交的住房佔比很少,絕大多數住房成交均價都低於當前住房均價格的50%。房價即使下跌一半,也只是在高位成交的部分住房存在風險,所以次級貸危機不可能在國內發生。

再次,目前的房價,已經讓絕大多數剛需湊齊首付都很困難,所以他們已經放棄購房;而有能力購買住房的人多數都不缺房子,如果不讓炒房,他們也沒了購房的意願。

最後,就以當前房價而論,如果北上廣深有10%的住房逃頂,也根本沒有資金來接盤,所以,對90%以上的人而言,最後階段上漲的房價跟他們沒任何關係。而且今後國家強調要均衡發展,一體化發展,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優勢逐漸被稀釋,人口總量也被控制,房價只會下跌。

總之,當前我們國家住房總量已經足夠解決人們的居住問題,存在的問題就是分配不均,空置率高。當今大量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們,失去了拼搏的動力,貪圖安逸,國家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人大量存在。時間會證明一切!


保障民生


【慎入!良心回答!】

你是希望少花錢買房嗎?如果沒有公攤的時候,萬一你買不起房了,“每個人”會賠你一套房子嗎?

1、取消公攤的進度:已經實行的城市:重慶。早幾年就已經按套內面積賣了。近一兩年,總有人說會取消公攤,其實落地執行的我還沒有聽過。不排除真正執行,可能你已經換了幾套房子了。

2、如果取消公攤,開發商會怎麼定價:公攤跟房價只有相關關係,沒有因果關係。房價由地價、土建成本、稅費和利潤構成。這五項不變,房價就不會變。如果取消了公攤,開發商大概率會折算回去。給大家算一下:建築面積100㎡的房子,20㎡的公攤,單價1萬/㎡總價100萬。如果取消公攤,那就是套內面積80㎡,單價就會變成1萬÷0.8=1.25萬,總價還是100萬。明白了吧。

3、房價降不降:負責任的說:全中國不超過10個人能說的清房價到底是漲還是跌。你要等到什麼時候去?那些說降價或是漲價的人,我覺得是挺不負責任的。

4、那房子還買不買:我的建議是,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你手上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今天100元可以買5斤豬肉,明天可能只能買3斤了。我不說炒房什麼的了,只是保護好自己的錢,別貶值太多就行了。我可能不是高手,我想不到除了買房,還有什麼渠道能保值增值的,也請大神指點。


神圖鎮樓!!



地產讀書郎


你這個有3個訴求點;第一:房價降,第二:什麼時候該買房?第三:無公攤銷售。其實這兩個問題不管是現實和網上,天天都有人討論。

一、首選先說說房價

我不是看漲的人,也不是看衰的人,只是以房產經紀人的角度來說說。大家都知道蓋房子需要各種各樣的成本(土地、建安、配套、管理、小區內部硬化綠化),當所有的成本加上開發商的利潤後,最終體現出房價的高低(針對新房)。可以說一開始新房的銷售價格的水分是最少。但當蓋房子時其中的一項成本增加(尤其是建安和管理費用,不可確定因素多),相對應的。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尤其是人員工資和建築材料的上漲,房價也會上漲。

二、什麼時候該買房

這個看個人自身情況。房子買上是自己住,又不是別人住。其他人只是給個參考意見,至於房價的漲跌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其他人又不承擔。所以要自己考慮清楚其中的利弊。自己決定需要買房,就沉下心來好好考慮一下,覺得自身的資金能夠買,就考慮入手。如果我身邊的朋友要買房的時候,我都說碰見自己合適的房子就買吧。我覺得房子該買的時候還要買,就算是降價,有沒有考慮過降到多少自己能入手?

三、無公攤銷售

房價的上漲和下跌和實行無公攤銷售還是帶公攤銷售沒有,之間沒有多大關係。房子蓋起來肯定會有公攤面積,至於公攤面積不再銷售,對於開發商來說沒有多大影響,反而開發商將公攤這個難題交給房地產相關的其他行業。比如後期的物業費、採暖費等等,按面積收費的一些生活服務的收費項目。因為房屋成本是有總賬可算。比如一套房屋建築面積是100平米,套內面積是85㎡,公攤面積15㎡,1萬元/㎡,售價100萬。如果後期實行無公攤銷售,就會按85㎡銷售,但開發商核算成本和利潤之後,還是按照100萬總價銷售,那麼算下來單價是11765元/㎡,單價反而會變高。所以無公攤銷售只會讓房屋的銷售單價增加。

總得來說,不管房價的漲跌,如果是剛需還是儘量早入手。至於無公攤銷售還是有公攤銷售,我覺得按照目前的房地產經濟劃分,就算取消掉公攤面積。房屋單價反而上漲,除非制定嚴格限價措施。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如有不對,還請斧正。祝大家買到心儀的房子,如果房屋買賣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關注我諮詢!


小平的VLOG


如果是剛需,還是別等了,兒子十一在杭州剛買了一套,東西都漲成什麼樣了,房子怎麼可能跌,說杭州庫存超十萬,可是一套4-5百萬的房子跌一平跌一兩仟算什麼?兒子從三四月份就搖號,到十一才搖到,到銷售部看看買房的人多不多,只有頭條天天講跌價。


一對呆頭鵝


如果你是三四線,等等,問題會從安置房蔓延至老房,最終可以在二手房裡面淘寶


沙皮狗的憂傷233165515


我是做投資型房產的,首先肯定的說你的朋友告訴你的消息未必是真,還有,住宅的價格會不會降沒有人能給你準確答案,還有,不要聽信什麼房產普遍怎樣怎樣的話,因為就算是政策,也是分區域的,住宅產品有升有降,穩定的有價值的區域不會出現特別大的浮動,有些當地政策針對不一樣的項目也會不一樣的。勸你多看多問多找,還有,找個靠譜的銷售,能把利弊給你分析清楚了最好!一定要帶著銷售看項目,不要自己衝進售樓處!選到基本比較滿意的快速拿下,沒有十全十美的項目,就是有,也輪不到你。記得,不管旁邊多少人和你說什麼,自己分析利弊,自己分析利弊,自己分析利弊,出錢的是你,需要的人是你,買與不買都在你。經常說的一句話:腦子是個好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