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劉裕的北伐,消滅了南燕和後秦,對當時北方各自割據的鮮卑、胡、羌等各政權統治者予以沉重的打擊,關中以及黃河以南的地區失而復得,劉裕建立的劉宋更是南朝當中疆域最廣的政權,原本該是漢人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可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胡亂折騰,最終亡國。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宋魏對峙形勢地圖

從草根到皇帝的逆襲之王劉裕

劉裕的人生,簡直是一部逆襲教科書,從草根到皇帝,猶如開掛。

劉裕,字德輿,小名又叫寄奴,他祖上原籍徐州彭城縣綏輿里人。劉裕和劉備一樣,打出的招牌往上追溯都是漢室之後, 根據《宋書•卷一本紀第一武帝上》記載,劉裕是漢高祖異母弟楚王劉交之後,到劉裕這一代已經整整二十世了。

在劉裕曾祖劉混的時候,時值五胡亂華,於是劉混追隨晉室南渡,僑居在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擔任過縣令的職務。到了劉裕祖父劉靖這一輩,劉靖發奮圖強官居東安太守一職,可到了劉裕父親劉翹的時候,只混到郡功曹這類低級官職。

從史書上看,劉裕祖上大多是擔任州郡縣一級的官職,劉裕家族屬於當時的中下士族階層,如果按照這樣發展,劉裕進入官場之後,終其一生大概最多也只能混到太守一類的官職。可惜,到了劉裕父親劉翹的時候,劉家已經家道中落,劉裕更是在貧寒當中長大。

等劉裕成年之後,因為家境貧寒,他只好靠砍砍柴、種種地、織鞋販鞋為生,不過劉裕雖然貧窮,卻胸懷大志,為人豁達,富有才智,而且以孝聞名,在當時也算是一名“網紅”人物。後來,他感到按照正途做官無望,為了謀生,他索性加入了當時的北府軍,並在冠軍將軍孫無終帳下擔任司馬一職。

加入北府軍,成為劉裕人生的轉折點。劉裕在北府軍中他憑藉戰功不斷升遷,並在北府軍的中下級軍官當中極富威望。

公元403年,東晉的大權臣桓玄廢除東晉的安帝司馬德宗,自立為帝建立偽“楚”政權,北府軍在劉裕、劉毅、何無忌、諸葛長民等將領的率領之下,隨後發動了討伐桓玄的戰爭,並迅速取得了勝利,隨著桓玄的倒臺,劉裕也從此崛起。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劉裕畫像

劉裕的北伐和東晉的滅亡

北府軍在擊敗了桓玄之後,為了爭權奪利,很快也陷入到了內鬥當中。劉裕在陸續剪除了劉毅、諸葛長民等異己之後,東晉大權終於落入到了劉裕手中。

劉裕出身低微,要想取代腐朽的晉室,出身是指意不上了,所以“建立武功”才是硬道理。

桓玄敗亡之後,東晉政權仍然是危機四伏,版圖更是急劇縮小,劉裕此時平滅了國內混亂之後,眼光開始放在西面和北面兩個方向。

眼光敏銳的劉裕,其實發現了絕好的北伐時機。北方自從淝水之戰後,前秦灰飛煙滅,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當中,劉裕當時面對的北方局面極為有利。當時在北方,有後秦、北魏、胡夏、南燕等政權,而其中要數南燕實力最弱。

公元409年,劉裕決定先拿盤據著今山東地區的南燕政權開刀,劉裕率領著大軍北伐南燕,一路勢如破竹,並在公元410年攻破南燕首都廣固,俘虜南燕君臣3000多人。

公元412年,劉裕派兵攻打割據著今天的四川一帶的譙縱,一舉收復脫離朝廷數年的益州。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劉裕北伐形勢地圖

公元416年,劉裕決定趁著後秦陷入內鬥,胡夏又牽制了後秦大軍的時機,於是分四路大軍、水路並進大舉北伐,並在公元417年滅後秦,重新收復河南和關中地區,取得了晉室南渡以來最大的勝利。

此時的北方廣大漢族百姓,在晉室南渡、北方失陷百年之後,終於迎來了晉室重新收復中原的曙光,王師所到,中原百姓無不簞食壺漿,紛紛自發為王師籌措軍糧支持北伐。

可惜,此時的劉裕認為已經取得了足夠的政治資本,當即停下了繼續進軍北伐的腳步。北伐一停,關中和河南很快就丟失了,雖然北伐因為劉裕私利半途而廢,可劉裕畢竟將東晉的北方疆界推到了黃河南岸,從此奠定了南北朝的疆域格局。

公元418年劉裕回到朝廷被封為相國、宋公,當年年底,他派人縊死了東晉安帝司馬德宗,另立安帝的弟弟司馬德文為帝,史稱恭帝。

公元420年,見時機已經成熟,劉裕稱帝,建宋代晉,建立了擁有60年國運的劉宋政權,開創了南朝170年的歷史。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劉宋皇帝世系表

劉宋建國初期

世祖武皇帝劉裕

公元420年,58歲的劉裕登基稱帝,到了422年的時候,劉裕就一病不起,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雖然劉裕做皇帝的時間不長,但是在東晉的時候就已經執掌朝政多年,在政治和經濟上進行了多項改革,鼓勵生產、發展經濟,劉宋建國後繼續延續他的政策。劉裕出身貧寒,瞭解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在治國上提倡節儉,並且以身作則。

劉裕登基之後年事已高,而他的諸子還非常年幼,為了保證江山的穩固,索性殺了前朝廢帝以杜絕晉室的復興。同時,他又分封諸子到各地,並且配備了精兵,同時讓他們掌握各地的管理大權,希望以此來穩固劉家的政權。殊不知,這一政策為後面的國家內亂埋下了伏筆。

少帝劉義符

公元422年,劉裕死後,十八歲的劉義符繼位。劉裕建國不到兩年就撒手人寰,這對當時劉宋政權的穩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劉義符年少繼位,正逢北方的北魏興起,劉裕在時還能嚇阻北魏,劉裕一死,北魏立即南下攻打劉宋,好在劉宋建國初期實力強勁,很快就擊退了北魏的進攻。

才剛剛解決外患,天性好玩的劉義符,自以為天下太平,完全不理國家大事,沒日沒夜的尋歡作樂,還在宮中搭設商鋪,親自進行叫賣。輔政大臣徐羨之和傅亮於是發動兵變,廢除了劉義符,轉而擁立鎮守荊州的宜都王劉義隆為帝。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辛棄疾

太祖文皇帝劉義隆

公元424年,劉義隆繼位,他繼位之後,面對著把持朝政的徐羨之和傅亮迅速產生了矛盾。劉義隆在爭取到大臣王弘和大將檀道濟的支持後,很快就將徐羨之和傅亮處死,剪除了這夥權臣。

劉義隆掌握權力之後,又在父親劉裕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推動系列改革,推動經濟發展,鼓勵社會生產,他極為注意選拔人才,積極整肅吏治,開創了“元嘉之治”。

公元430年,靠著“元嘉之治”,劉宋國力達到鼎盛,劉義隆於是決定繼續他父親劉裕未竟的事業——北伐中原。

可惜,由於劉義隆的自負,北伐的主將他寧可任用心腹彥之,也不使用名將檀道濟,初期宋軍取得了較大戰果,可後來北魏開始反擊的時候,結果彥之畏敵怯戰,狼狽南逃,河南一帶得而復失,僅僅剩下滑臺還在堅守。

這一來,嚇得劉義隆趕緊重新啟用檀道濟北上營救滑臺,檀道濟不負眾望果然順利營救並全軍而返。劉義隆的第一次北伐,終究無功而返,同時,軍事上北強南弱的局面也日趨浮現,過去南軍吊打北軍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公元450年,北魏南侵,劉義隆決定繼續北伐,鑑於第一次北伐的失利情況,群臣都勸諫劉義隆先避其鋒芒暫時避免北伐,可劉義隆卻在徐湛之、江湛和王玄謨三人的支持下,堅持北伐。而且,劉義隆還飄飄然萌生了“封狼居胥”的念頭,貿然發動第二次北伐。結果,劉義隆所用非人,再一次遭受失敗。

劉宋和北魏的這場大戰,對雙方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可以說是兩敗俱傷,可因為戰場大多數都在劉宋疆域之內,劉宋因此造成的損失遠比北魏大得多,耗費大量財力人力的兩次北伐,因為劉義隆的用人不當,又自毀長城殺了檀道濟,終於將“元嘉之治”的成果耗費一空,落得一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的局面,搞得國家民困財乏,更為後來的動亂埋下了隱患。

公元453年,因為北伐分歧而造成的矛盾,太子劉劭發動政變殺害了父親劉義隆,由此產生的各種內鬥從此層出不窮,劉宋開始走向衰敗。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前廢帝劉子業劇照

自相殘殺折騰到亡國的暴發戶皇帝

世祖孝武皇帝劉駿

公元453年,太子劉劭殺了文帝劉義隆,劉義隆的第三子劉駿於是起兵討伐劉劭,劉劭最終兵敗被殺,劉駿取得勝利奪取了政權。

劉駿是靠討伐兄長劉劭奪取帝位的,當時一起起兵討伐劉劭的宗室還有好幾個王,特別是叔叔劉義宣坐鎮荊州,實力非常強大,劉義宣也想得到帝位,於是雙方立即爆發起了大戰,最終還是劉駿取得了勝利坐穩了皇帝寶座。

鑑於此,劉駿對宗室諸位極為猜忌,在位12年,相繼殺死了他的四弟劉鑠、六弟六誕、十弟劉渾、十四弟劉休茂等,宗室諸王人人自危。

劉駿從藩王到皇帝,頓時陷入到了一種暴發戶似的瘋狂病態當中,他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又喜宴飲、賞賜無度,在他的帶頭下,整個朝廷上下也陷入到了奢靡的生活當中。

不過劉駿在位期間總體還是維持著劉宋的強勢,他重用寒族、打壓士族,首開“寒人掌機要”的局面,在位期間還多次擊敗了北魏的南侵。

前廢帝劉子業

公元464年,劉駿長子劉子業繼位,劉子業驕奢淫逸的程度遠超父親劉駿。而且私生活非常混亂,他喜歡自己的姑母新蔡公主,於是根本不顧及人倫,直接納為嬪妃。他覺得做太子的時候沒得到父親劉駿的寵愛,於是就要挖開父親的陵墓報復,結果被臣下勸阻之後,又把糞便倒在父親的陵墓上進行羞辱。

劉子業的姐姐山陰公主也是一個奇葩,私生活同樣混亂,有一次她還和劉子業抱怨說:弟弟你那麼多後宮嬪妃,而我卻只有駙馬一人,實在太不公平了。劉子業無奈,只好送給山陰公主三十名美男子供給山陰公主享用。

劉子業對待宗室諸王,要比他父親還狠,他屠戮起同胞兄弟、叔伯弟兄起來毫不手軟,又把湘東王劉彧、建安王劉休仁、山陽王劉休祐分別封為“豬王”、“殺王”和“賊王”極盡羞辱。

結果,劉子業的暴虐很快就引來了殺身之禍,不久死於劉彧製造的陰謀當中。

劉宋:收復中原的最後希望,卻被一群自相殘殺的暴發皇帝折騰亡國

“豬王”劉彧

太宗明皇帝劉彧

公元465年,劉彧殺侄繼位不久,劉宋又陷入到了一場爭奪帝位的大戰當中,幾經折騰,劉彧才坐穩帝位。因為劉宋的內亂,北魏趁機奪取了淮北之地並且繼續南侵,就在劉宋岌岌可危之時,劉彧啟用大將蕭道成等,終於將北魏擋在了淮河以北,雖然抵擋住了北魏,可南朝的疆域也從此大大縮水。

劉彧也不是善茬,為了保住帝位,劉彧繼續走著前幾代皇帝的老路——殺害宗室,而且平素暴虐無度、喪心病狂,劉宋在他手裡已經步入衰敗,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後廢帝(蒼梧王)劉昱

公元472年,少年皇帝劉昱繼位,他天生頑劣,而且殘忍好殺。他父親劉彧要殺人,都要找些藉口安些罪名,可劉昱殺人完全無所顧忌,看不順眼就殺,不喜歡也殺,殺人如麻。

皇帝無道,被明帝劉彧重用的大將蕭道成,趁勢崛起,在一場政變之後,劉宋政權徹底落入到了蕭道成手裡。

順皇帝劉準

劉準公元477年被蕭道成擁立為帝,併成為蕭道成的傀儡,公元479年又被蕭道成所廢,隨後蕭道成自立為帝,建立南齊,南朝進入南齊的時代。

劉宋傳八帝,歷六十年曆史,皇帝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劉裕是萬萬沒有想到,他當時的初衷卻造成了宗室彼此互相殘殺的局面,最終使得劉宋大權旁亂導致亡國。

也許,當劉裕想著將地方大權交給宗室之後,就能拱衛國家永葆劉家萬世基業的時候,劉宋就已經註定不會長久。

本文為原創作品,我是善發,愛發歷史說,原創不易,請支持的朋友們關注我的頭條號@善發歷史說,喜歡的話趕緊點贊、轉發收藏吧,並歡迎朋友們評論指正,感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