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FM搶先IPO,喜馬拉雅“老大地位”恐不保

荔枝FM搶先IPO,喜馬拉雅“老大地位”恐不保

如果荔枝FM IPO搶跑成功,那麼留給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公司的時間可能並不多了。

借用美團王興的一段話,“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裡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考慮到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已基本見頂,對於部分互聯網公司而言,能否在近兩年內成功搶跑IPO,恐將成為活下來的關鍵。

參照荔枝招股書內容,可以發現作為國內在線音頻平臺頭部玩家之一,喜馬拉雅的未來充滿了多重不確定性和疑問。

疑問一:現有資金還夠燒幾年

近兩年,隨著一級資本市場的投融資環境持續降溫,導致許多公司開始將融資渠道轉向二級市場。雖然媒體多次曝出喜馬拉雅計劃IPO的傳聞,但如果此次被荔枝搶先IPO截胡成功,那麼對於喜馬拉雅而言最大的直接挑戰將是公司的資金鍊還能燒多久?

畢竟荔枝搶先IPO成功之後,將獲得二級市場融資的便利性,獲得了一定的資金勢必加大馬力展開更強更大的攻勢,並與喜馬拉雅拉開距離。這恐怕將是喜馬拉雅並不想看見的結果。

根據IT桔子網站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喜馬拉雅已經完成6輪融資,其中最後一輪也就是E輪融資金額為4.6億美元,投資方包含騰訊、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資和高盛集團(中國)等。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單就虧損金額來看的話,參照荔枝招股書披露的虧錢速度計算,2017年,歸屬於荔枝股東淨虧損為4.45億元,2018年則為2.25億元。2019年虧損同比擴大,今年上半年荔枝歸屬於股東淨虧損為2.61億元,全年預計將達到5億元。由於喜馬拉雅的體量要比荔枝大的多,所以按照一年約8億的虧錢速度計算,喜馬拉雅新一輪融資4.6億美元還可以虧損3~4年,也就是最多到2021年,公司資金鍊將再次吃緊。

對於喜馬拉雅而言,現在擺在眼前的融資方式只有IPO,而目前來看的話,想要搶跑在線音頻第一股恐已無機會。明年,喜馬拉雅上市成敗,可能將直接關乎到公司的命運。

疑問二:董事會的耐心

近幾年,隨著短視頻、直播的興盛,為在線音頻市場帶來了大量的關注,也吸引了大量了玩家進場,除了喜馬拉雅、荔枝、蜻蜓這幾家之外,還有諸如考拉FM、企鵝FM、夜聽、酷我聽書等一大批玩家。說到底,喜馬拉雅、荔枝和蜻蜓這三家之所以能夠突圍的關鍵在於成功的拿到了投資人的錢。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荔枝共計完成4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達到約6億人民幣。蜻蜓共計完成5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超過11億人民幣。喜馬拉雅完成6輪融資,累計融資超過32億人民幣,是行業融資最多玩家。

由於上述三家的市場定位均不同,喜馬拉雅依靠“大而全”的優勢,在移動音頻和知識付費領域均佔據頭部。蜻蜓FM與荔枝則分別選擇了輔助音頻智能設備行業和音頻直播兩個主要方向發力。綜合來看,“大而全”既是喜馬拉雅的優勢,也是其短板。當公司尚未建立起強大的市場競爭優勢時,戰線拉得太長,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再加上在線音頻這個賽道雖然發展了10多年,但是並未真正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整個市場仍然充滿太多的變數。基於此,此前喜馬拉雅就曾被媒體曝出“十多名董事退出”的新聞。

根據天眼查顯示,此前5月份,喜馬拉雅的組織架構也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公司註冊資本減少314萬餘元,縮減5.22%。此外,包括小米副總裁洪峰在內的12名董事退出,僅剩喜馬拉雅FM CEO餘建軍一人。

值得玩味的是,雖然小米副總裁洪峰在內的12名董事退出了喜馬拉雅,但是在荔枝公開的招股書投資人名單中,小米和順為資本赫然在列。從這一點來看,是否能夠看出董事會的耐心不得而知,但至少表明董事會成員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想法。

疑問三:“UGC+PGC+版權”的商業模式能夠走多遠?

對於不管是喜馬拉雅,亦或者是蜻蜓和荔枝,這些年來雖然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商業模型,蜻蜓偏向於PGC,荔枝則偏向於UGC,而喜馬拉雅則採取了大而全的“UGC+PGC+版權”模式。

該模式相對於其他兩種,既能快速解決平臺內容數量問題,又能帶來大量的平臺活躍度。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內容質量管理以及版權糾紛開始大量湧現。

對於喜馬拉雅來說,自2013年上線在線音頻以來,版權官司實際上從未間斷。

早在2014年,喜馬拉雅就曾因未經授權在自身平臺上發佈由小說《斗羅大陸》改編的有聲讀物,被判賠付版權方玄霆娛樂15萬元。此後,喜馬拉雅又因侵權《左耳》、《甄嬛傳》等知名IP被推上風口浪尖。

去年3月,在曾鵬宇首次爆料喜馬拉雅侵權的微博下,作家蔡春豬、唐小飯、編劇張瑤等紛紛留言表示遭遇類似。這一事件後續發酵成了多名作家的聯合維權事件,最終以喜馬拉雅方面承認侵權、公開道歉並承諾整改告終。

在天眼查收錄的案件中,截至目前喜馬拉雅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高達519起;其中“侵害其他著作財產權糾紛”和“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共計122起。

如果說版權問題將是整個行業的攔路虎,那麼對於喜馬拉雅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UGC+PGC+版權”的商業故事如何繼續講下去。

受限於整個行業的侷限性,未來,無論是喜馬拉雅,還是荔枝和蜻蜓要想最大做強,“UGC+PGC+版權”將是必然選擇。通過“UGC+PGC+版權”不僅可以搭建完成一套完整的音頻生態鏈,還能在整個產業鏈條中創造新的機會空間,譬如說為內容供應商建立一整套集挖掘、培養、孵化、商業化的支撐服務。

事實上,當下,放眼整個在線音頻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有盈利模式的不明朗以及產品的用戶體驗依然很差。從解決方案看,隨著PGC內容和版權內容成為行業趨勢,以及付費模式在年輕用戶群體中的普及,精品內容付費被視作移動電臺潛在的盈利方向之一。同時,各平臺在智能家居、終端硬件、車聯網等音頻場景上的爭奪會進一步加劇。但就現狀來看,整個行業依然不樂觀。

綜合來看,未來整個在線音頻行業的盈利變現之路將是一場殘酷的消耗戰,對於無論是荔枝,還是喜馬拉雅或者蜻蜓FM,誰能更快的找到最有效的盈利表現模式,誰就可能在未來的市場上勝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