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活動太“燒腦”!“雙11”花式營銷還要玩多久

距離一年一度的“雙11”還有一週的時間,但各大電商平臺的優惠促銷活動已經啟動,消費者已提前感受到了各大平臺的花式營銷。

10月21日,2019天貓“雙11”預售正式開啟。11月1日,“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也正式拉開帷幕。同一天,蘇寧易購也啟動了“雙十一全民嘉年華”。據媒體報道,自從各大平臺啟動“雙11”預熱以來,消費者手機裡的廣告信息也多了起來。有消費者甚至表示,幾乎每一家曾購物的網店都發來了促銷短信,加起來一天多達三四十條,不堪其擾。

除了促銷短信之外,令消費者感到糟心的還有“燒腦”的優惠活動。今年的“雙11”促銷規則與去年相比更為複雜。據媒體報道,不僅有預售、定金、購物券、零點秒殺、滿減紅包、津貼、跨店滿減等傳統營銷手法,還衍生出全民開瞄鋪、做任務領紅包、蓋樓大挑戰、拉人贏紅包、邀好友砍價、贏心願大獎等各種新玩法。

有消費者感慨道:以前“雙11”搶貨只需熬夜拼手速,現在則需要拼腦力。還有消費者表示,原本還想利用不同電商平臺進行比價,但現在計算太繞,就像奧數一樣費腦,實在是無力計算,完全只能憑感覺。更有消費者直呼“被套路”:“一頓操作猛如虎,分到紅包兩毛五”。

事實上,早在2015年,工信部發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就明確規定,短信息服務提供者、短信息內容提供者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短信息,違者可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但商家垃圾短信為何仍屢禁不止呢?

據瞭解,垃圾短信可分為企業端口類、點對點類以及偽基站三類。但最主要的還是來自企業端口短信,是通過基礎電信企業、增值電信企業或其他行業端口持有者的短信端口發送。對於這三類垃圾短信,運營商目前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對“點對點”的手機號暫停短信功能,對端口關停、偽基站報送相關部門處理。

有關專家表示,垃圾短信屢禁不止的背後,是廣告主和不法分子巨大的利益訴求。在利益鏈條的推動下,針對運營商及互聯網企業的各種監測、攔截技術,垃圾短信製造者也在不斷升級技術、推陳出新。只有從監管機構、運營商及手機用戶多層面多措並舉,才能遏制這一現象。

而電商平臺的“燒腦”玩法在前兩年就被消費者吐槽,但電商平臺為何仍“樂此不疲”呢?

在專家看來,一方面,當前的市場競爭已很充分,商家的利潤變薄,再像以前那樣大幅度打折促銷已不現實 ,於是就人為地增加優惠規則的複雜性,提高讓利的難度,讓消費者感覺優惠而消費,但事實上消費者可能並未得到多少實惠。另一方面,“雙11”規則越來越複雜,最大的獲利者其實是電商平臺。當前流量紅利見頂,在獲取新用戶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平臺存量用戶就顯得很重要,因此必須建立護城河,想方設法讓消費者在自家平臺儘可能多停留,瀏覽更多的商品。因為每一次瀏覽與點擊,都有下單的可能,更多的規則和遊戲,可以帶來更多的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雙11”已走過11年,其在擴大消費、推動電商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倒逼線下零售改革以及推進快遞行業發展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但其銷售額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保持高增長,消費者的消費也變得更加理性,那些華而不實的花式營銷已令人生厭。這就需要平臺和商家圍繞消費者需求,提供更優質的商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對“快捷”“便利”“多樣”的需求。

其實,消費者的需要很簡單,那就是省時、省力、省錢、省心,如果平臺和商家非常誠信地做到了這一點,消費者對“雙11”還是會捧場的。(楊召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