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的慶曆新政改革為何會慘遭失敗?

哦呀嘛


慶曆新政,是指中國北宋宋仁宗在慶曆(1041年—1048年)年間進行的改革。

宋仁宗時期,官僚隊伍龐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遼和西夏威脅著北方和西北邊疆,社會危機日益嚴重。

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韓琦、杜衍同時執政,歐陽修、蔡襄、王素、餘靖同為諫官。

北宋王朝一共進行過兩次改革,也就是新政,仁宗朝的慶曆新政以及神宗朝的王安石變法,也叫熙寧變法。慶曆新政雖然時間短,取得的成效不及後來的王安石變法,但他的影響,他千百年來得到的關注則在王安石變法之上。

仁宗一朝可以說是個群星璀璨的時期,北宋頂級的文豪,政治家等都雲集與開封朝堂之上,他們志同道合,互為知己,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就是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一起參與的。范仲淹,歐陽修等人意識到了朝廷的痺症,故此他們致力於改革,去除痺症,讓趨於頹勢的朝廷煥新顏。

這場改革由范仲淹牽頭,慶曆三年九月,范仲淹給宋仁宗上呈《答手詔條陳十事》,即《上十事疏》,也就是慶曆新政的大綱。

十事依次是: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這十條綱領,除了修武備一項未施行外,其他諸項均以詔書的形式頒行全國。而慶曆新政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歐陽修在之後也向仁宗皇帝上疏。

歐陽修上疏的內容主要是“通漕運,盡地利,榷商賈(即取消專賣)”等建議;在軍事上也希望政府能不拘泥於出身,而以才能選拔將官。同時參與變法的韓琦、餘靖、富弼等人也紛紛提出改革方案,推動了新法的展開。范仲淹、富弼成為變法的核心,從慶曆三年十月到四年五月,北宋全國上下出現了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即慶曆新政。

歐陽修上疏的內容主要是“通漕運,盡地利,榷商賈(即取消專賣)”等建議;在軍事上也希望政府能不拘泥於出身,而以才能選拔將官。同時參與變法的韓琦、餘靖、富弼等人也紛紛提出改革方案,推動了新法的展開。范仲淹、富弼成為變法的核心,從慶曆三年十月到四年五月,北宋全國上下出現了一場政治改革運動,即慶曆新政。

慶曆新政讓北宋王朝煥發了生機和活力,然而慶曆新政和歷朝歷代的變法一樣必然會損害某些人的利益,慶曆新政雖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因為動了某些人的利益,得到了巨大的阻力,以夏竦頑固派開始對范仲淹等新政大臣不擇手段的陷害,他們給范仲淹,歐陽修等扣上了朋黨的大帽子,一時間朋黨論成為北宋朝堂的熱詞,仁宗皇帝和其他皇帝一樣最忌諱大臣們結為黨羽,在夏竦等人的不斷努力下最終慶曆新政夭折,范仲淹,歐陽修等人陸續被趕出朝廷,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就此畫上了不完整的句號。

范仲淹的改革之所以失敗,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皇帝有始無終,對改革的推動和支持不徹底;二是改革觸犯了當時以士大夫為代表的大地主階層的利益,遭到最強有力的反對,改革最終功敗垂成。

其實,改革的最初推動者就是當時的皇帝宋仁宗。宋仁宗趙禎也算得上一位期望成就一番偉業的皇帝。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藩屬党項族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第二年,西夏以正式文書行告宋廷,宋仁宗聞之大怒,隨即下詔削去元昊官爵,並懸賞捉拿。從此,宋與西夏的戰爭全面爆發,一打就是三年多。隨著戰爭的推進,北宋微薄的國力財力難以為繼,加上久戰不勝,朝廷的壓力越來越大。宋仁宗清醒地意識到,強內才能安外,固本才能邦寧,於是,慶曆三年(1043)四月,他火速調任范仲淹為樞密副使,不久又任范仲淹為副宰相,開天章閣,命范仲淹條對時政,徵求改革弊政的措施。

范仲淹從小就苦讀詩書,胸懷大志。當年,他在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求學時,有一次,皇帝幸臨應天府,應天府萬人空巷,應天書院師生也傾巢而出,爭睹聖顏,只有范仲淹巋然不動,繼續讀書。回來後,同窗問他為什麼不去一睹皇帝風采,范仲淹說:“將來晉見也不晚。”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個註定要幹大事的讀書種子。

所以,范仲淹出任副宰相,接受任務之後,立即根據自己多年的基層經驗和對朝政的思考,向宋仁宗上書《答手詔條陳十事》,他指出:“我國家革五代之亂,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綱紀制度,日削月侵,官壅於下,民困於外,夷狄驕盛,寇盜橫熾,不可不更張以救之。然則欲正其末,必端其本;欲清其流,必澄其源”。

確實,宋朝到了宋仁宗一代,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承平日久,積弊叢生,機構臃腫,財力薄弱,百姓困苦,外敵洶洶,國家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於是,范仲淹以提高財稅收入、增強軍備力量、刷新吏治、提升效能等為目的,提出了“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等十項新政綱領、改革舉措,宋仁宗將這些舉措在全國推行,改革全面鋪開,史稱“慶曆新政”。

這些改革措施中,除“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三項外,其餘都為刷新“吏治”,即通過“精兵簡政”的手段,來減輕國家重負,提高行政效率,最終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然而,當“擇官長”“明黜陟”“抑僥倖”等措施實行後,卻影響了許多官員的既得利益,士大夫群起而攻之,加上宋仁宗有始無終,朝廷股肱大臣瞻前顧後,利益集團頑固阻撓,這十項改革措施只實行了六項就半途夭折,1045年,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改革派相繼被貶出朝廷,各項改革隨即廢止,“慶曆新政”以失敗告終。

第一個原因就與仁宗皇帝有關。從新政開始實施,到落魄收場。不但後世這麼認為,連當時的人都持這種觀點,修撰《宋史》的元代丞相脫脫也不例外,。

實際上,不管既得利益集團多麼猖狂,攻擊多麼狠,只要仁宗皇帝堅決支持改革,成功的幾率是很高的。而仁宗皇帝在變法期間自始至終採取虛以委蛇的態度,行事風格特別不正常。先是倉促提議改革,不給范仲淹等人充分的準備時間,在新政推行過程中,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新政實行了沒幾個月,仁宗憑著一些捕風捉影的朋黨指控,就陸續罷免了幾乎所有的改革派。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仁宗的行為,他根本就沒有改革的意願。

第二個原因就是新政改革觸及了北宋王朝的政治制度。改革派們還沒學會游泳,就一個猛子扎進了深水區,不出事才怪呢!選官和蔭官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是這是北宋王朝得以正常運轉的根基,龐大的利益集團已經形成,除非有壯士斷腕的決絕,徹底更新既有的政治制度,才有可能解決這些痼疾,否則只是痴心妄想。而在當時那個條件下,改革派們也沒那麼大的覺悟,根本無法辦到,遭到反對者口誅筆伐,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個原因,新政上馬極為倉促,沒有長遠規劃,沒有分步實施措施,很多還停留在概念層面,執行起來非常困難。並且對於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估計不足,對於後續承接沒有可行的方案。比如,擇官長這個措施很不錯,淘汰了一大批庸官和蠢官,但是,這些人淘汰之後怎麼安排?直接把人家趕回家?讓人家從天堂掉進地獄,家族老小几十口上街要飯?這明顯不可行,也不人性化。

第四個原因,才是那些既得利益集團瘋狂反撲、撕咬改革派,觸及到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問題!











青史流煙


慶曆新政之所以草草收場,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祖宗之法”的束縛,造成宋朝因循守舊的政治氛圍

宋朝有著極強的“本朝觀”,通過不斷修國史、實錄,將歷代尤其是前三朝皇帝的規章制度修成“聖訓”,本意是為後代施政提供借鑑,但實際上變成了後代不敢逾越的紅線。

由此北宋形成了對“祖宗之法”的推崇,這些祖宗之法其實也是士大夫集團不斷美化的結果,後世若與祖宗之法相悖,這些士大夫便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二、士大夫集團既得利益者勢力強大

宋代因循守舊,除了帝王之外,整個士大夫集團是最重要的推動者。

宋代奉行“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對士大夫大加優待,一大批士大夫成為宋代各項制度受益者,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現行制度最大的擁護者。

雖然有一些士大夫想要革新政治,但是更多人的人是反對,因為任何改變都會損害到這些人的利益。

士大夫已經將自己牢牢地和皇帝捆綁在一起,皇帝雖然由此加強了統治基礎,但是這些士大夫也成為皇帝前進的巨大障礙。

三、仁宗的軟弱,意志不堅

宋仁宗的“仁”可謂是文人給與的最高的榮譽。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仁宗的“仁”也代表著軟弱,有學者甚至說他是“婦人之仁”。

仁宗的“仁”使得他是見不得保守派的眼淚,這使得他自己對新政都沒有必須要進行到底的決心,搖擺不定。

簡單說,仁宗不是一個有魄力的皇帝。

四、黨爭惡化了政治環境

黨爭本是士大夫集團內部出現的分歧,但是黨爭常影響朝政。

而且黨爭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國事而是夾雜了個人恩怨,為了反對而反對。

如夏竦為打擊石介,捏造石介詐死叛國,要對石介開棺。他甚至還派人模仿石介筆跡,捏造石介為富弼起草廢立詔書,欲扳倒富弼。

黨爭的惡化,這已經超出了保守派和改革派政見不同的範疇,無所不用其極,更汙染了政治環境。


微史春秋


慶曆新政,是指宋仁宗慶曆年間,統治者為緩和統治危機而進行的一場改革。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這場最初得到皇帝支持,有名臣范仲淹坐鎮實行的改革僅僅歷時一年零四個月就以失敗告終,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宋仁宗改革意志不堅定

作為最高統治者,宋仁宗的態度對改革能否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初,宋軍在西北邊疆屢次敗於西夏軍之手,簽訂澶淵之盟後的遼國仍然不安分地向北宋索要好處。加之國內“三冗”(冗官、冗費、冗兵)問題加劇,社會矛盾日漸尖銳,宋仁宗下定決心改革,並催促范仲淹等人拿出改革方案,這就是范仲淹的《答手詔條陳十事疏》的來歷。

(宋仁宗趙禎)

因此,面對統治危機,北宋的統治危機是慶曆新政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則是宋仁宗的危機意識和改革決心。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仁宗的決心很快就被新政帶來的副作用抵消了。

新政中有相當多的觸犯既得利益團體的措施,例如嚴格官員進仕門檻、科舉考試重心向闡述經義傾斜、實行官員政績考核制等,不但得罪了已經進入官府混日子的官員,還把受到這些官員照顧又沒有真才實學的士人擋在了門外,一時間引起大量守舊派官員反對,統治階級內部矛盾迅速暴露出來,為了不得罪大多數人的利益,仁宗必須衡量是否要繼續支持少數改革派。

最終,改革失去了仁宗的支持。對最高統治者而言,籠絡大多數人為自己賣命,顯然比改革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北宋這樣一個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王朝,大多數官員的支持更是尤為重要。

二.改革派力量較弱,守舊派實力強大

冗官問題嚴重,意味著更多沒有才學或沒有底線的人會在其中多多受益,上至朝廷大員下至九品芝麻官和普通地主,一張密集的利益網包含了大量官員。

(北宋官員形象)

而觸犯他們利益的改革派,核心成員僅有范仲淹、富弼等人,而仁宗也逐漸放棄了對黨爭中不佔實力優勢的改革派的支持。在中央和地方守舊官員的聯合打擊和抵抗下,改革派的失敗在所難免。

三.傳統思想作祟

這裡的傳統思想,是指趙宋立國以來的諸多治國指導思想,其中一點就是重文輕武。

慶曆新政主要涉及吏治、經濟、軍事、法律、教育五個方面,其中軍事方面的改革是針對北宋軍隊多而不強的“冗兵”問題,然而范仲淹修武備的提議剛剛提出,就遭到眾多大臣的反對,不得不將其取消。而這正是趙匡胤時代流傳下來的重文輕武思想的影響,因此從邏輯上看,我們可以猜測,宋仁宗大概率是不會同意的。


司文郎中


北宋慶曆新政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宋仁宗對新政和范仲淹等人的態度搖擺不定

宋仁宗是一國之君,他的態度決定了大方向。

宋仁宗是一個四平八穩的人,不想冒稍微大一點的風險。

西夏的李元昊把宋仁宗打得頭破血流,但在遼國準備入侵西夏前,西夏連忙要和北宋講和。宋仁宗一聽只要花銀子,就可以不用再和西夏打仗了,就滿口答應。

宋仁宗是個怕事的主。

他手下有120萬禁軍,卻打不過小小的李元昊,肚子裡憋的氣有多大可想而知。

宋仁宗也想動一動,但動靜不能太大,怕嚇到自己。

慶曆三年,宋仁宗起用范仲淹、韓琦、富弼等少壯派,要“興致太平”。

范仲淹等人提出了十條新政綱領: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僥倖;三曰精貢舉;四曰擇長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農桑;七曰修武備;八曰減徭役;九曰推恩信;十曰重命令。

慶曆新政以政治改革為主,前四條和後兩條與政治、行政有關。

范仲淹等人大力抨擊不稱職的官僚,勾掉一個一個不稱職的官員。

(范仲淹)

范仲淹發狠話:一家人哭,強於一路人哭。(一路相當於現在的一省)

既得利益集團不幹了,就說范仲淹等人的壞話,說他們結黨謀權。

宋仁宗耳根不但容易紅,還容易軟,還真害怕范仲淹等人把自己架空了。

宋仁宗對范仲淹說:“自昔小人多為朋黨,亦有君子之黨乎?”

黨尚黑,宋仁宗很反感。

范仲淹則振振有詞地說:朝廷也分正邪兩黨,如果朋黨是善的,對國家有什麼壞處?

最終,宋仁宗被朋黨之論動搖了,就罷免了范仲淹等人,慶曆新政夭折。

二、保守既得利益集團的大官僚瘋狂反撲

夏竦是保守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他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接任呂夷簡的宰相位子,但在新政者歐陽修和石介的批評下,沒當上宰相,連樞密使的位子也丟了。

夏竦惱羞成怒,全力開火,攻擊范仲淹等人是朋黨。

夏竦是政治老手,抓住了宋仁宗內心最陰暗的一面。

宰相章得象,則對新政一言不發,冷眼旁觀,等著這幫小孩子亂蹦亂跳,頭撞南牆。

火候一到。

章得象也露出一絲鋒芒,對宋仁宗說范仲淹有朋黨嫌疑。

三、范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石介等新政集團經驗不足

范仲淹從政治改革入手,直接觸犯了保守集團的既得利益。

相當於直接把腦袋砸到硬釘子上了。

焉能不敗。

後來的王安石則接受了范仲淹等人的經驗教訓,先避開政治改革,以經濟改革為先導。

(王安石)

王安石變法時,富弼、韓琦時過境遷,已經從熱血青年變成了保守派。

他們則還是站在慶曆新政的思路上,批評王安石重利輕義,是小人之黨。

朋黨之爭又翻了一個個。


沂藍書院趙月光


慶曆新政‘’是北宋仁宗時期,由范仲淹、富弻等人,在宋仁宗支持下發起的一場改革運動,改革主要針對‘’冗官、冗兵、冗費‘’,劍鋒直指官僚士大夫的利益,但改革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以至於在最後匆匆收場。


公元1043年(慶曆三年),范仲淹、富弼以及歐陽修、蔡襄、王素等人執掌朝政,范仲淹等人上書宋仁宗《答手詔條陳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10項改革主張,宋仁宗積極支持,改革得以實施,史稱‘’慶曆新政‘’。

改革的雷聲轟隆隆,觸犯了封建貴族的根本利益,反對之聲四起,困難重重,一向以仁德著稱的宋仁宗優柔寡斷,1045年,在強大的反對聲中,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被排擠出朝廷,改革廢止,歷時一年多的改革以失敗告終。

北宋自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了宰相及諸侯的權力,相互監督體系形成,增設不少官職,推行恩蔭制度,一人為官,世代世襲,“冗員”數字龐大。


為防止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侵,實行“養兵”政策,致使軍隊數量劇增,到了宋仁宗時期,軍隊人數達到140多萬,軍費開支佔到全部賦稅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國家負擔沉重,由於抑武重文,將領積極性不高,軍隊戰鬥力不強,“冗兵”嚴重。

更加可怕的是,北宋採用主和的政策,常以金錢的付出,來換取契丹和西夏等少數民族邊境的安寧,加上統治階層大興土木,浪費大量的財力,“冗費”現象日趨嚴重,北宋表面上經濟繁榮,實際上財政困難,社會矛盾越演越烈。土地兼併現象加劇,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為安撫西夏,北宋破財消災,拿錢拿物,西夏之火剛剛熄滅,簽訂了《澶淵之盟》的契丹又來了,嫌以前給的東西太少,北宋又增加了給契丹的歲貢,真是按到了葫蘆泛起瓢,管得了這頭,管不了那頭。‘’冗官、冗兵、冗費‘’已嚴重影響到北宋的統治根基。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宋仁宗也深感憂慮,再不改變北宋滅亡為期不遠,於是在范仲淹等有志之士的建議下,宋仁宗接受改革,改革主要表現在:

1、明黜陟,對官員進行考政績考核,破格提拔優秀官員,撤換不作為的官員。

2、抑僥倖,防止權貴子弟佔著茅坑不拉屎,不做事,拿空餉。

3、精貢舉,選拔有真才實學的人為官。

4、擇長官,對地方官員認真考察任用。

5、均公田,讓官員自食其力,防止貪贓枉法。

6厚農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讓老百姓有日子過。

7、減徭役,減輕人民負擔。,使得人民安定,不作亂起義。

8、 嚴正法令,不朝令夕改,嚴格執行。


…… 從改革的內容上來說,‘’慶曆新政‘’有積極的歷史意義,也表達了有志之士的心聲,雖說改革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涉及根本,但我覺得慶曆新政為歷史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貢獻。最終的失敗也有很多原因的,我個人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體制 慶曆新政是在封建體制下的變革,“恩蔭”制度就是官僚的福利,動了他們的奶酪,勢必遭到反對,空餉吃習慣了,突然沒了,放在誰身上也受不了。

2、 動機 范仲淹的目的是振興北宋,想通過變革,使北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人民安定。宋仁宗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通過改革,解決財政危機和軍事危機,理念和目標不在同一線上,沒有達到真正的默契。

3、擇優選仕 擇優就意味著選擇面很小,這樣就會觸及很多官僚的實際利益,甚至連普通的讀書人都感覺迷茫,因此不僅世襲者反對,讀書人也不贊成。

4、 矛盾激化 變革激化了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形成了朋黨之爭,朋黨之說簡單的理解就是君子與小人的較量,也就是不講原則和倫理道德的對立,誰會認為自己是小人呢?

5、準備不足 慶曆新政沒有經過充分的醞釀,沒有詳細的計劃和風險管理機制,動靜大,沒有落到實處,空談多於實際,所以效果並不明顯。

說到底‘’慶曆新政‘’的失敗,是勢力和利益的較量,宋仁宗作為封建社會利益的最高獲取者,並沒有真正的想造福人民,所以慶曆新政失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史道驛站x


根本上說,慶曆新政損害了大多數貴族的利益,遭到了利益階層的反對和阻撓,到最後只能失敗告終。

北宋年間,官員結構複雜,人員冗雜,給當時的朝廷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個新政主要是以整治吏政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辦法。

但是在古代,是以貴族管理為核心的時代,本次改革徹徹底底的觸動了這些人的根本利益,遭到貴族官僚的一致反對。

為什麼會反對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新政有這麼一條,就是貴族中的各家各戶除了長子以外,剩下的都必須經過考試才能上崗。你想想,當時的達官貴族,有幾個願意好好讀書的,還不是一個個紈絝子弟。這些個貴族們一看不行,這樣下去,我的家族就慢慢的式微了,不行,得反抗。這樣,在貴族官僚的“齊心合力”之下,阻撓了這此改革。

最終因為新政損失了貴族官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這個階層的阻撓。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這幾個人相繼被貴族官僚排斥出朝廷,正在進行的改革也被迫廢止。


請勿重佔


《宋史·范仲淹傳》認為:“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裁削幸濫,考覆官吏,日夜謀慮興致太平。然更張無漸,規模闊大。論者以為不可行。”所以導致新政失敗。


不著名理論家


其實黨爭一直存在,而且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保守勢力怎麼會輕易低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