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唐伯虎本名唐寅,明朝人,著名書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博學多才,吟詩作畫樣樣精通,人稱江南第一才子。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我們印象中,唐伯虎是妻妾成群,家財萬貫的風流少年。唐伯虎點秋香這樣美麗的傳說,可說是家喻戶曉。尤其是周星馳的電影更是大名鼎鼎,反正我是看了不下百遍。那麼真實的唐伯虎是不是影視劇中展現的那樣呢?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真實的唐伯虎可能讓大家大跌眼鏡,唐伯虎的確有才,但並不是民間傳說的那麼風流瀟灑,到處留情。

他出身貧寒之家,自幼聰明好學。唐伯虎的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在其20歲的時候,父母妹妹相繼去世,家境從此衰敗,幸得好友資助才得以完成學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唐伯虎29歲的時候參加鄉試,以優異的成績考中是第一名解元,這一下唐伯虎有了名聲,據說唐解元就此而來。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30歲的時候,唐伯虎赴京參加會試,誰知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老唐在趕考途中遇到了一位富商的兒子,兩人相識並一同高調進京趕考。意外之事就這樣發生了,這位富商的兒子,在會試中作弊,並被人所舉報,結果連同無辜的唐寅一同關進了大牢。這位富商的兒子有錢,打通關係提前出了獄。而老唐因為一無所有,只能獨自蹲大獄,備受煎熬。

一年後,官府實在找不到唐伯虎和作弊有什麼關聯,便也把他放了出來。老唐本來對科考志在必得,大家也都看好他,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作為一個愛面子的文人,他也沒有顏面回到家鄉,就開始了一個人到處流浪的生活,畢竟丟失了前程,還有詩和遠方。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但是,老唐最後還是沒有頂住生活的壓力,回到了家鄉。

就在老唐人生失意的時候,他的結髮妻子卻給了他迎頭一擊。他的妻子是個勢利之徒,眼見唐伯虎前程無望,對老唐沒有好氣,並提出離婚,夫妻從此各自分飛。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就在唐伯虎最絕望的時候,蘇州名妓沈九娘出現了,她長相端莊文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藝過人。沈九娘雖然身處煙花之地,但她渴望得到真愛,也仰慕唐伯虎的才氣,二人相見恨晚。九娘很敬重這位才子,為了使唐伯虎有個繪畫的良好環境,她把自己的閨房收拾得乾乾淨淨,唐伯虎作畫時,九娘總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伯虎有了這個好伴侶,畫藝越來越精湛。他畫的美人,大都是從九娘身上得到的靈感。九娘見唐伯虎不把她當作妓女看待,就益發愛戴他了。有情人終成眷屬,兩人結成了夫婦。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但是天不隨人願,九娘也因為操勞過度病倒了,而且病得很嚴重。九娘去世前,緊緊握著唐伯虎的手,說道:“承你不棄,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盡我心力理好家務,讓你專心於詩畫,成為大家。但我無福,無壽,又無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聽了這番話,唐伯虎哭成了淚人兒。

那麼,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又是怎麼來的呢?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最早出自明代王同軌的小說《耳談》,而故事的主角並不是唐伯虎,而是蘇州才子陳元超。此人性格放蕩不羈,風流灑脫,無意中與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對陳元超嫣然一笑,所以暗生情愫,就產生了陳元超點秋香的故事。

但是到了馮夢龍的手裡,就成了我們熟知的唐伯虎點秋香了。故事主角兒的變化,其實是有深刻的社會背景。眾所周知,唐伯虎生活在明朝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當時的中下層知識分子有著強烈的叛逆思想,他們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解放,更需要一個在精神上能給予他們嚮導的人,而唐伯虎本身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各種文藝作品把一些不拘禮節、放蕩不羈的形象演繹在了唐伯虎的身上。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我們再來說說秋香,歷史上確有秋香,其人也生活在明朝中期,但是她的年齡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歲,這兩個人要發生風流之事,那是不可能的。秋香實名林奴兒,是金陵的名妓,也是個“吳中女才子”,這一點和老唐的妻子沈九娘倒是很像。當時的一些文學作品為了吸引眼球,愣是把唐伯虎和秋香安在一起。你想,風流才子俏佳人,這麼一組合,形成的社會爆炸力可想而知!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不管是王同軌筆下的陳元超,還是馮夢龍的唐伯虎一笑姻緣,都是人們希望通過唐伯虎這樣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年,來傳遞中下層知識分子渴望自由,追求個性解放,警示人們要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的理想,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這只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罷了。其實唐伯虎一生為了生計奔忙,哪裡還有心思和資本去風流快活呢!

別傻了,唐伯虎根本不認識秋香,這個女人才是他一生摯愛

和秋香比起來,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唐伯虎的妻子沈九娘,是她給了唐伯虎精神上的慰藉,給了他短暫的快樂生活,使唐伯虎淒涼的一生有了一抹亮色。

唐伯虎和九娘生育了一個女兒,名叫桃笙,這個名字正是來自於老唐的那首《桃花庵歌》,“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