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珙縣陳德慶:能文能武的礦區音樂教師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而這一天,在威遠煤礦的一個家庭裡,一個男嬰也呱呱落地,他叫陳德慶。他說,這命運的巧合,讓他感到特別自豪。

作為礦區子弟,陳德慶長大後,下鄉當了知青。後來,威遠煤礦招人,他又響應“充實井下第一線”的號召,回到了威遠煤礦,成為了一名井下煤礦工人,1975年調到了宜賓珙縣芙蓉礦區杉木樹工作。

宜宾市珙县陈德庆:能文能武的矿区音乐教师

陳德慶長期工作在礦區第一線,做過採煤工、運輸隊跟車員、鉗工等工作。無論哪個崗位,陳德慶都兢兢業業,工作上遇到技術難題,他也肯動腦筋,去思考鑽研,如何去解決。

“我親眼見證了礦區的巨大變化,比如說採煤,以前是手工採煤,再到爆破落煤,後來就完全是機械化操作了。這些技術上的革新與進步,也是我們祖國日益強大的一個縮影。”陳德慶說道。

工作上表現出色的陳德慶,在礦上還是一位積極文藝分子,可謂“能文能武”。“那時候,礦上的匯演,我都要參加。”陳德慶高興地說道。

更沒料到的是,當了大半輩子的煤礦工人陳德慶,後來還成為了礦區子弟校的一名音樂教師,給礦區帶來了更多美妙的音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