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書法都不“熟”,怎麼可能寫得好?

書法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想要學好書法肯定要了解、熟知相關的知識,比如書法史、書法理論、文字學等。明代書法家、理論家趙宧光在《寒山帚談》中講到:

不熟則不成字,熟一家則無生氣。熟在內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你跟書法都不“熟”,怎麼可能寫得好?

米芾《值雨帖》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用筆不精熟則不能成字,只精熟一家風格則沒有生機活力。精熟是內在的而不是表面的,精熟在法度技巧而不在外在的形貌。

趙宧光此論雖只寥寥數語,卻道出書法的精義,發前人所未發。沒有熟練的技巧和對前代書法經典的瞭解,其書法創作肯定是走不遠、飛不高的。

你跟書法都不“熟”,怎麼可能寫得好?

趙子昂《酒德頌》

“熟”是進行書法創作的前提條件之一。但何謂“熟”?臨摹某一家、追從某種風格,以至惟妙惟肖,此可謂熟矣,但卻不是真正的“熟”。如吳琚之學米芾、俞和之步趨趙孟,他們俱學至精熟過人、直可亂真之境,然終是優孟衣冠,欠缺己意生機,故在書法史上沒有很高的地位。

你跟書法都不“熟”,怎麼可能寫得好?

元·俞和書法

對書法生、熟的看法,明代書畫家董其昌在比較自己與趙孟的書法時發表了高見:

行間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趙;若臨仿歷代,趙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趙書因熟得俗態,吾書因生得秀色。趙書無弗作意,吾書往往率意。

你跟書法都不“熟”,怎麼可能寫得好?

宋·吳琚《壽父帖》

此語可與趙宧光的言論相參酌。趙宧光“熟在內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的論述,堪稱對“熟”的經典闡釋。

“熟”是內在的,是對用筆的基本原則、方法技巧、肌理效果、毛筆性能、心手筆紙墨的相生相發等的瞭解與把握,而不是對某一書家、某一作品、某種風格外在形態的描摹。

你跟書法都不“熟”,怎麼可能寫得好?

明·趙宧光書法

有了對法的熟練把握,才能不為法所囿,乘興揮灑,我手寫我心,筆下才能生機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