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一、老子孤獨嗎?

老子孤獨嗎?問這樣一個問題,大家一定會感覺很奇怪。老子是聖人,怎麼可能會孤獨?但是,從上面所引用的《老子》第七十章的文字來看,我們應當能強烈感受到他那份孤獨的心情。

我所講的道理,非常容易理解,非常容易實行。可是,天下卻沒有人能理解,能實行。結論有基礎,說理有根據。可是,由於人們不能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也不能瞭解我欲拯救世事的良苦用心。理解我的人很稀少,法則於我的人就更加稀有可貴。聖人都是身著粗布衣衫而懷裡卻揣著美玉。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如果大家對老子的孤獨仍舊沒有感受的話,我推薦大家讀一讀經文第二十章的文字,我認為這一章的文字很可能就是作者的自白。讀讀它,更能體會他的孤獨。經文內容如下: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直接讀原文大家可能會感覺有困難,我把它用我們都能理解的現代語言複述一遍,閱讀後,希望大家想一下自己究竟獲得了怎樣的感受。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讚美與批評,相差有多少?美好與可憎,區別在哪裡?世人都喜愛讚美而厭惡批評,喜好美好而畏避可憎。是別人喜愛的所以我也要去喜愛,是別人厭惡的所以我也要去厭惡。這個似是而非的常識常理,源遠流長,牢不可破。只有我能識破此謬,獨善己身!

眾人皆擁擁攘攘,歡喜和樂,就好像要去參加盛大的宴會,又好似春日裡聚眾登山遊春。只有我淡泊恬靜,對眾人的熙擁和樂無動於衷,就像嬰兒尚在母腹而對外界環境毫無知覺一般。我形隻影單,就像不知道歸屬一樣。眾人都富足有餘,只有我一無所有。難道我是傻子嗎?

世人都精明幹練,愛憎分明,只有我昏昏昧昧,不計得失;世人都勤勉有為,只有我無為好靜。世人都能圓滑處事,屈伸自如,只有我愚頑固執,好似不暗世故一般。我之所以能獨異於人,不是因為我是傻子,而是因為我知道天道無為之性,能合同於天道無為之德。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老子不隨波逐流,獨自選擇與眾人相反的志向與作為,但卻懷著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他以拯救亂世為志向,誓要消滅天下的爭鬥,使百姓樂享大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智者孤獨是有一定必然的。

老子也感慨世人不能理解他,也痛心天下不服道,但通過文字,我們也能體會到他堅定的自信心,他相信自己已經找到了平息世事紛亂,使天下歸於清靜太平的最佳方案。只是眾人不能理解而不能法則,所以他著述《道德經》,向世人宣講他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他的方案與眾人的志趣正相反。誰人不追求富貴?誰人不喜愛財貨?誰人不愛慕虛榮?誰人不追逐名利?但是老子的結論卻是:只有當人們放棄了對權力、知識、財貨,以及奢靡淫逸、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時,人類社會才有可能獲得太平清靜,實現社會大治的目標。這樣,就更難有人理解他,再別說法則於他了。所以他慨嘆:“知我者稀,則我者貴矣!”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二、老子認無為是治學、修身、齊家、治國的最根本法則

老子講: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是以取天下。(經文第四十八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經文第四十七章)

他認為無為才是治學、修身、齊家、治國的最根本法則。老子所講到的聖人,不是德智雙馨者,而是指最理想統治者。他所講的主要還是治平天下的帝王術。老子講:“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天下。”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三、聖人修身的具體內容

老子認為統治者最應具備的品質是什麼呢?是無爭、無私、善予。

老子講,天地生養萬物而不自生,道衣養萬物而不為主,水利萬物而善下,都是再要論證無爭、無私的道理。

經文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這是道過天地私萬物而不利,來論證聖人無私無慾的道理。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經文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通過水利萬物而下流來論證聖人無爭的道理。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經文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這是通過道衣養萬物而不為主來論證聖人無爭無私的道理。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 什麼是無爭?它的具體包含哪些內容?

經文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經文第四十二章中講: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這樣看來身輕天下,稱孤道寡,為王為主,高居萬民之上,是謂爭。爭是失根、失君的表現,不爭就是守根、守居的表現。有帝王之功,不居帝王之位,功成身退就是不爭。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 為什麼要少欲?

老子在第十二章中說: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在第四十四章中也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這樣看來聲色犬馬、奢靡淫樂皆於人身心有害。財貨再多,卻難以守藏。功名利祿,寵辱若驚,或得或皆有害於人心。執者失之,為者敗之,人人都知道做皇帝好,所以皇位都是輪流坐。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拼除私慾,功而不爭才是正途。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 再講善予。什麼是善與?就善給予,讓利於民。

經文第七十九章中講: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 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調合了大怨,必然遺留小怨,這怎麼可以說是善呢?所以聖人執債契卻不向民催要。有德的人掌契,無德的人才向民催討。天對萬物沒有遠近厚薄之分,常給善予,衣養萬物。天道無親,是說天於萬物沒有獨親獨愛。常與善人不應當理解為常給予善人,而是常給予善他人,無私奉獻。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經文第二十七章中講: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經文第四十九章中講: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這些都是描繪聖人無親,可以看作對天道無親的進一步說明。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經文第八十一章中講: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可以看常與善人的進一步說明。

聖人少私寡慾,常與善人,生而不有,功成而不處,如果用現代的語音說明,那就是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才是聖人無為的根本內容,而不是無所作為。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經文第九章概括了功遂身退的道理,它講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堅持著欲實現某一意志或慾望的最大限度的圓滿,不如馬上就停止。為什麼呢?我們舉例說明。

先拿磨刀來說,我們將刀磨得足夠鋒利是為了便於使用。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功”。經驗告訴我們,為了達到省力又省時的砍取柴禾這樣一個目標,柴刀一定要被磨到足夠的鋒利,刀刃如果不夠鋒利,砍取柴禾時不僅費力,也會費時。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但是,柴刀也絕不是磨的越鋒利越好。這是因為刀刃在變鋒利的同時,刀體也會越來越薄。這樣柴刀在使用時反而會變得更容易損壞。比如,出現崩刃、捲刃,甚至折刀的現象,柴刀反而不耐用了。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使用柴刀砍柴時,我們需要將刀刃磨到足夠鋒利。但也不是越鋒利越好。追求刀刃鋒利的意志,必須適時而止。當達到了目的就要中止這個欲求。否則的話,只是為鋒利而鋒利,追求刀刃鋒利的意志不知中止。刀刃磨的越鋒利,刀體也會越來越薄。柴刀反而由於太過脆弱而不能經久耐用。這就是“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再舉一個例子,為了實現美好生活的願望,我們需要積累一定的財富,但是既使是積累財富這樣一種意志,也必須要做到適時而止。生活的美好感實現了,就要中止這一意志。。否則的話,追求財富意志不知休止,為了賺錢而賺錢,不顧惜自己的身體。財富雖然越積累越多,身體反越來越糟。這樣的結果是錢雖然是有了,但缺少快樂。另一方面,你積累的財富越多,別人得到必然也就越少。“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越富有就越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和仇恨,他們會偷你搶你,甚至還會為你的財而謀你的命。這叫“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再有,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在創業初期都能夠謹小慎微,保持勤勉上進的品質,而一旦功成名就,就會變得不可一世,剛愎自用。最終導致身敗名裂。這就是“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所以,追求聲名固然無可厚非,但一定不要為聲名所累,也要做到適可而止。

通過以上舉證,意志或慾望不可無休無止,一旦實現了目標,就要中止該意志或慾望,這就是“功遂身退”。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經文六十六章,通過江海以善下而成百谷王的現象來論證聖人不爭的必然道理: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眾溪谷之王,是因為它們總是向下流,甘居眾溪谷之下。百川歸海,只因善下。所以為政治民就要效法江海,以下於民而王之。這講的是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大海

老子孤獨嗎?試論老子修身之道

五、結論

老子學說的主要講的是帝王術,目標佐人主治天下,但老子的理想是要使天下得清淨太平,從而使社會步入大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統治者需要修德行,這一德行主要內容包括:無為、不爭、善下、常與。如果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那就是:但求奉獻,不求索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以概括為大眾無私。

【參考文獻】

《老子譯註》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註譯

《老子思想初探》 李紅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