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如何種植才能實現高產?選地整地有哪些技巧?

木偶懶貓


你好,我是晴格格,青梅是一種非常開胃的水果,下面就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青梅是一種綠色健康的水果,青梅的功效很強大可以健脾開胃,可以飯後解膩,還可以製作青梅酒和改善胃腸道消化食物的能力,有健胃消食功效。在古代人們就非常喜歡食用青梅的,更是有《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所以青梅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水果。

青梅的種植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選地整地:青梅喜歡生長在陽光下,而且青梅的耐寒性非常的強,所以需要選擇陽光和肥力比較充足的鬆軟土壤來進行種植。這樣水體的流動和空氣都不會被汙染,同時也要注意把排水和通透性,在土地選擇好以後,需要把地進行深翻一下,並挖好青梅的種植穴,在種穴中撒上比較充足的肥料,在撒完以後要用細土把上面一層鋪平,就可以進行種植了。

2. 適合栽種:通常青梅生長的溫度都是在12-23攝氏度左右,每年春季的2-3月份相對適合青梅的種植,但在秋季的9月份和10月份也是適合種植青梅。在夏季7-8月份雨季相對比較多,這個時候就要對青梅進行保護了。

3. 合理密植:青梅長成以後樹體比較聚到,所以下每畝地只能種植40-55棵,在種植的同時,青梅之間的密度要和行間距離4米左右,每棵樹苗之間的距離只能在3-4米之間,可以依據土壤的肥沃程度和青梅樹的品種來進行選擇,假如以後提升了前期的結果量,接下來就能合理的進行密植了。通常採用行間距離要有4米,每株之間要距離3米的密植度來進行有效的定植。

4. 肥水管理:青梅的樹苗定植以後就到了夏季,雨水量比較大,地裡的溫度比較高且又很溼。在這個時候就要把水排一下了,要使土壤的通暢性達到更高。在春季養育果實的時候,要進行適當的澆水,在這個期間要做好防凍的準備。青梅樹在幼苗的這段時間要依據青梅的生長情況來進行比較科學的施肥,常用的肥料是氮肥。成年的果樹可以在秋季的時候施肥,可以選擇在花期施肥或者在果實比較壯碩的時候進行施肥,可以在冬天下雪前進行施肥。

5. 修枝整形:在幼小的果樹還沒有成形的情況下要不斷的修剪,這樣能讓青梅得到更好的生長,在修剪的時候可以對一些不利於對光線的枝條進行修剪,同時也要把那些乾癟的和雜亂的枝條進行去除,避免影響到樹型的美觀。成年的青梅樹可以把病枝和帶蟲子的枝條和不能結果的枝條進行處理,這樣既能讓青梅有效的得到太陽,同時又能結出新的枝芽,在一定程度上產量也會相對提高。

以上就是青梅的種植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吧!祝大家都能夠種植出健康高產的青梅!


晴格格在東北


青梅最早是在中國的,種植青梅的人也是很多的,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青梅了,青梅的種植方法也是十分成熟的,現在青梅在市場上的銷量也是比較好的,經濟也是比較高的。青梅也有其它的作用,它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可以去除人體的毒素。其實種植青梅的方法是特別簡單的,沒有過多的複雜過程,青梅是一種向陽性的水果植物,還是比較抗寒的。那麼大家知道如何種植青梅的方法嗎?接下來我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青梅的種植方法的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種植條件:青梅適合種植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環境下進行種植,一般的環境下土壤的條件都是特別好的,並且土壤是肥沃的,除此之外,我們在種植青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在澆慣條件方便的地方,這樣的話可以避免旱澇和旱災的情況發生,對於青梅來說,它是一種不耐旱和不耐澇的一種水果,必須要在有溼度的土壤下進行種植,為了以後的高產製造有利的條件。

2.苗木選擇:在選擇青梅果苗的時候,我們選擇好的品種,而且健壯的穗枝和砧木嫁接而成的苗木,需要健壯而且需要嘗試又飽滿的種子,苗木的高度一般是在80釐米以上,根莖粗度在1釐米以上,必須是植株需要完整無病害的,根鬚一定要豐富並且適應環境的能力要比較強大的,要有抗病的能力強的苗木進行栽培的。

3.定植的時間:種植青梅的時間是在3月份左右,也可以在秋天的8月份左右選擇適宜的天氣進行定植,我們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要是比較溫暖的環境下是非常有利於青梅進行生長的,七八月份大概是梅雨的季節,對青梅的果芽的生長也是有利的。

定植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土壤條件調整好之後,我們要採用四米乘四米的距離,然後每畝地我們需要種植42株青梅,要是坡地的話,我們可以選擇採取三米乘四米的距離,每畝我們大概可以種植50株左右,這樣就可以提高產量,增加產值。

4.定植的準備:我們在定植之前要先準備好定植的距離,定植的距離一般都是在80釐米除以80釐米,我們在定製之前,需要先挖一個定植穴,在挖定植穴的時候,我們要先把表面的土和裡面的土分開,然後在準備回填的時候我們要先將表面的土和農家肥25千克混合填回。然後在把裡面的土進行回填。

5.管理:由於青梅的根莖是比較淺的,它的落葉的時間也是比較早的,所以在種植之前我們應該進行中耕的工作。我們需要翻耕,然後把新土滲入土中,然後增加土壤的養分,避免根莖露曬在外面而消耗水分,一般在秋季進行深耕,我們要鬆土之後需要在根莖兩側,需要挖一個施肥的穴進行施肥,在中耕的時候我們要同時把周圍的雜草進行清除乾淨,這樣也可以節約養分流失。

親愛的朋友們,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出發表您的觀點,我們會認真閱讀您的每一條留言,如果大家喜歡我為你們分享的文章,那就麻煩大家給我留一個免費的關注和分享,謝謝大家。





曉春故事63923915


謝謝邀請回答!提到青梅,就讓人想到了“望梅止渴”的典故。青梅營養價值高,即可鮮食、也可以深加工成青梅乾、青梅酵素和青梅酒,還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多食青梅有益於身體健康,所以,它的經濟效益較高。

在青梅規模化種植中,如何獲得高產,提高經濟效益是所有種植戶最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就如何種植青梅才能獲得高產、選地整地有何技巧談一談個人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青梅選地整地有何技巧?

●選地技巧:青梅跟李子樹的生長習性比較相似,它們適合在坡地、緩坡地、平地、荒坡改造地栽培,但前提是土層深厚、方便排灌和採摘後的運輸。它們的適應能力、抗逆性能力強,特別比較抗寒,適合南北方大部分地區栽培。在我們南方地區海拔300~1800米地區生長良好。青梅大約在2~3月開花,開花期在—5℃以下容易受到凍害。因此我們在選地時,要根據青梅的生長習性和抗寒能力,再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發展。否則,難獲得成功。

●整地技巧:對於坡地和荒山改造地來說,要想青梅栽培後獲得高產,前期整地十分重要。首先是荒坡地改造,栽植前一年做好園地規劃,割除雜草和小灌木,用除草劑殺滅惡性雜草和萌發新梢的灌木樹樁,等地表雜草腐爛後進行燒燬。然後每畝撒施腐熟農家肥5000~6000公斤,再深翻一次荒地。深翻的目的一是增加活土層厚度;二是讓有機肥分解在土壤裡和土地完全熟化後成為栽培地。

如果是坡地,需要改造成梯田地,改成梯田地的好處是:增加了青梅根系的著地面積,使樹體形成一個牢實的骨架,同時增加了土層厚度和固水能力。在改造完土地後還要建好儲水池、排水溝和作業道。

二、青梅如果種植才能獲得高產?

●要想青梅種植獲得高產,選好品種是關鍵。目前,青梅比較好的品種有福建詔安、廣東普寧市主栽品種白粉梅,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18克左右;有廣東省普寧市地方良種軟枝大粒梅,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8克左右;有廣東潮安縣傳統優良品種李梅,果實卵圓形,平均單果重19.2克左右。青梅的品種很多,大多以地方優良品種選育而成,所以,我們在選擇品種時,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為宜。

●施肥擴穴:施足底肥,擴大定植穴是青梅定植後獲得高產的基礎。定植穴大、基肥足,定植後的青梅樹後發力強勁,容易獲得強大的樹勢。在青梅樹生長過程中,會得到源源不斷的有機質補充。傳統的植樹方法是:人們往往不注重基肥的施用量,一般都是樹有多大,穴就挖多大,先植樹、後施基肥已經成了習慣。正確的植樹方法是:先挖定植穴,穴的長寬各為80釐米、深60~80釐米,然後每穴施足腐熟農家肥在100斤以上,果樹專用複合肥2.5~3斤。然後覆土,再挖穴定植、澆足定根水。

●種植密度:要想青梅獲得高產,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實行高產密植栽培技術。青梅樹冠比較高大,如果要密植,就要進行矮化栽培。密植栽培也要根據光照強度和地力條件酌情而定,光照條件充足且地力條件好的地塊,可適當密植,每畝定植110棵,行距3米、株距2米;反之,定植密度減小到畝定植83棵,也就是行距4米、株距2米。為了增加光照條件,樹與樹應成T字形錯開栽培。



三、如何做好田間管理,是獲得高產的N個理由。

●生草施肥技術:青梅定植第一年,以培養樹形為主,為了第一年能獲得良好樹形,每月施氮肥一次,勤施薄施,越冬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定要充足,深施,引導根系下扎。為了獲得高品質青梅,青梅栽培地不易噴除草劑除草,而是反其道利用生草技術,提倡生態發展。但幼樹根盤可用防草布覆蓋,以免雜草和幼樹爭奪養分。特別要注意的是:把握好正確的施肥時間、施肥方法和施肥量。青梅幼樹期、豐產期和盛產期它們的施肥量會逐年增加。一年施肥3~4次,一般花前肥一次、壯果肥一次、花芽分化肥一次、秋施基肥一次,秋季施肥後並結合中耕清園。

●培養良好樹形:幼樹定植後,立即進行定幹打頂,定幹高度60~80釐米。春天萌芽後,在幼樹頂端留3~4個不同方向的健壯芽作為自然開心形結果主枝培養,其餘無用芽抹去。當主枝長到50~60釐米時,進行掐頭。每一主枝培養2~3個結果枝組。

高產密植法栽培前期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樹形,就無法科學的利用光照條件。沒有好的光照條件,就無法獲得高產。所以,第一年、第二年、甚至第三年,以培養良好的樹形為主,使它們的結果枝組錯落有致,儘量合理利用土地空間。各個枝組必須做到光照條件和透氣性要好。

四、病蟲害是青梅獲得高產的最大天敵。

做好病蟲害防治,可提高青梅的產量和品質。青梅比較抗病蟲害,它們的主要病害有瘡痂病,青梅炭疽病、青梅灰黴病、青梅膏藥病和蚜蟲,蚧殼蟲,蓑蛾、毛蟲、桃小食心蟲等。

●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方法:為了獲得高品質、原生態的青梅,首先需要做好物理防治措施。方法是:冬季清園時,剪去病蟲枝、清掃果園枯枝落葉,帶出園地燒燬。然後給樹幹塗白、噴灑一次石硫合劑,殺死部分越冬病菌源,減少病蟲害基數;夏季進行修剪控旺,增加園地透光性和透氣性。在施肥方面,多施有機肥,減少氮肥用量,增加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方法:每年春天青梅萌芽前用5波美濃度石硫合劑噴霧一次全樹,每年青梅花後的4月份,是青梅瘡痂病,青梅炭疽病、青梅灰黴病初發期,一直到採摘前,可用代森錳鋅、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噴霧4~5次,有效間隔時間10~15天。如果是蟲害,發生蚜蟲危害時用吡蚜酮或噻蟲嗪噴霧、7~8月是桃小食心蟲高發期,可用滅幼脲或殺蛉脲或辛硫磷乳油噴霧、如果是蚧殼蟲,可用硬毛刷刷掉蚧殼蟲後,在患病部位塗上蚧蟎靈即可,其它害蟲可用高效氯氰菊酯殺滅。

【我是鄂硒農技哥,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加關注,可進入我的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你們的點贊,就是我寫作的動力!本文系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鄂硒農技


青梅屬喜光照植物,需要修剪、整形,有利於形成開心形樹冠和通風透光。選擇光照好,水源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選地較平坦的大山窩或半山腰為基地。

1.選苗:

青梅以嫁接苗最好,嫁接苗有利於縮短開花週期,一般2到3年就能開花給果,有條件的可以自己育苗嫁接。

2.栽苗:

選好優良品種的苗木,目前有桃梅、李梅、白梅、軟枝大粒梅等主要品種,按比例搭配花期相同或相近的優良品種作為授粉樹,如釆用李梅為主栽佔百份至80左右,搭配百份至20的桃梅,一般畝栽苗為30到60株。

苗穴深30到40釐,寬50釐米左右,穴內放入適當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加入一斤過磷酸鈣混合,利於苗樹生根出芽。然後定植填土壓實,澆定根水。

3.管理:

苗期以多次薄施為主,以速效肥為原則。第二年除了施入農家肥,還可以加入半斤複合肥、外環溝施。加強表面鬆土、除草,雨季排澇,乾旱澆水,保證青梅正常生長。

結果樹每年施肥三次,採果後及時施肥,因為掛果期消耗營養成份大。花前施肥一次,以保證營養供應,提高座果率。小果期一次,促進果實增長。在花蕾期和小果期以磷酸二氫鉀或液肥噴肥葉面,提高果粒均勻。青梅花期是冬天,遇霜凍或霧霾天氣時,早晨噴清水洗霧洗霜,防止花雌柱頭乾燥,提高座果率。

肥料以人畜糞、餅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

4.修剪、整形

主枝在60到70公分時剪頂,以促進分枝。結果樹釆果後要進行整枝、剪枝。陰枝,小枝,過長過高的枝要修剪,促進樹冠通風透光,利於養分集中,減少病蟲害。

5.病蟲防治

小果期、春梢萌發期主要防治蚜蟲害,可用克蚜螟500倍,或抗蚜清1500到2000倍噴殺。夏季食葉蟲可用菊脂類農藥噴殺。

花蕾期、小果期各噴1次0.1%-0.2%硼砂,防詒流膠病,新梢期、果實膨大期主要是黑星病,可用氧氯化銅500倍、可殺得800倍、託布津800倍噴霧。





農民老梁


大家好我是農村鳳凰團,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喜歡我請點關注,下面就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青梅也叫做海梅、苦香、油楠等,青梅是一種綠色健康水果,鮮果在人們生活中是比較少見的,通常青梅都是醃製以後食用或者用來泡酒。青梅的利用價值比較高,木材是優良的漁輪材,也可以用來製作木梭、三角架和其它美術工藝品等。所以種植青梅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青梅的種植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選土:由於青梅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所以在選圖方面也要保持這兩種條件。選擇在向南採光好的土地,並且需要具備通風透光、有充足的的水源和及肥沃的土壤等基本環境條件。除了基本的排灌設備,還可以在地裡修建蓄水池和排水溝等。由於青梅在植株的幼年階段,幼苗比較的脆弱,修剪蓄水池和排水溝可以在雨季可以進行良好排灌,避免積水造成幼苗爛根。同時在乾旱季節,青梅缺水嚴重,可以從蓄水池調水來進行澆灌。

2. 施肥:青梅在幼樹階段施肥要以勤施薄施速效肥為原則,結果樹每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採果以後,第二次在開花以前,第三次在謝花以後小果期。在青梅的花蕾期需要追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同時結合施適量石灰,補充鈣質和中和土壤酸鹼度。在青梅的花期還需要提前施足花前肥,以餅肥和農家肥為主。對於沒有結果的果樹,在春季的時候還可以結合除草,淺中耕,促進根部的生長。

3. 修剪:青梅屬於喜光照植物,及時進行修剪、整形,有利於青梅形成自然開心形樹冠和促進樹冠通風透光。青梅的幼年樹應該增加分枝級數,有利於青梅早結果,提高青梅的產量。而青梅成年果樹的修剪是調控生長枝和結果枝的比例,使得青梅的生長和發育相互協調,保持連續結果的能力。

以上就是青梅的種植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祝大家種植的青梅都能夠碩果累累!


農村鳳凰團


青梅是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一種水果。具有用途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等特點,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加工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要想青梅高產,增產必須注意下面幾點。

一、如何高產

1、選擇優質的品種。

優質品種的選擇不僅僅能夠提高我們的產量,而且能夠提高果樹幼苗階段的存活率,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也比較的小。優質品種的青梅抵抗力還比較的強,對於一般的病毒都能夠很好的抵抗,減少幼苗期間患病的幾率。除了這些作用,優質品種的青梅,在後期的生長過程當中,需要種植戶進行的管理工作也不會很多,減少了一定的管理成本,而且還能夠大大的提高授粉率。

2、加強肥料施加的力度。

青梅的幼苗階段對肥料的需求是比較大的,而且是以速效肥為主。但是每一次施加的量不能夠過多,因為果樹的幼苗根部還比較的脆弱,過多的施加會對幼苗的根部造成損傷,影響它後期的發展,甚至還會因為施加過多的肥料,直接造成整株的死亡。

當青梅樹開始結果的時候,肥料的施加是有次數的,每一年施加的次數保持在三次左右就可以。第一次施肥是在果實成熟之後,將要對它進行採摘的時候施加。第二次就是在果樹開花之前進行施加,這個階段施加的肥料可以促進果樹更好的結果,提高果實的數量,這最後一次施加是在花朵凋落之後。肥料的施加和優質品種的選擇,也是促進果實豐產的重要因素。因為肥料的施加能夠滿足果樹對養分的需求,優質品種的選擇,可以提高果樹的成活率,而且還能夠抵禦一定的病蟲害,減少在生長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

3、對枝條進行修剪

在果樹的生長期間,不同階段進行修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提高果實的結果率達到豐產的目的。青梅是屬於一種喜歡太陽光的植物,對它的枝葉及時的進行修剪有利於形成開心型的樹冠,這種形狀的樹冠能夠增強通風的效果,以及能讓青梅最大程度的接受到陽光的照射,讓青梅更好的生長。對青梅樹進行修剪需要從幼苗期開始,這樣能夠讓青梅樹有更大的幾率形成開心型樹形。對於處在結果期的青梅樹,我們要及時修剪它的枯枝病枝,這樣有利於養分的集中和減少病蟲。樹形的修剪可以有助於青梅樹形成自然的樹形,有利於陽光的照射同時能夠增加空氣流通。自然樹形的形成能夠讓果實進行養分的積累,而且能夠讓沒有用的枝條轉變成結果枝條,提高了果實的坐果率。

4、病蟲害防止

青梅的病蟲害主要有瘡痂病,青梅炭疽病、青梅灰黴病、青梅膏藥病和蚜蟲,球堅介殼蟲,蓑蛾、毛蟲等,其中以瘡痂病、蚜蟲危害最重。可在冬季清園,並選用多菌靈、甲基布托津、代森錳鋅等藥劑進行噴施防治。

二、土地選擇和整理

1、建園時,要根據青梅對土壤條件的要求,優先考慮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表土疏鬆、土層深厚的微酸性土壤[5],如果在山坡地建園,則要注意坡度和坡向問題,一般坡度不宜超過25?,坡向最好選擇正南、西南或東南方向。如果建園地的土壤條件不符合要求,最好對其土壤進行改良。由於青梅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因此需要配置授粉樹。為了確保梅樹授粉良好、坐果率高,實現豐產優質的目的,在配置授粉樹時,要選擇與主栽品種親和力高、花粉量大、花期相同或稍早的授粉樹。在配置比例上,一般按照主栽品種佔80%,90%,授粉樹佔10%,20%的比例。梅樹栽植時間為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或早春化凍後,首先挖好規格為60 cm×60 cm×80 cm定植穴,其次是施足基肥,施肥種類為綠肥(雜草堆肥)、過磷酸鈣、

,50、1.0,1.5、0.5 kg/穴,如果是過酸性土壤,需要施石灰1.0,豆餅肥,施用量分別為20

1.5 kg/穴;隨後即可進行栽植,株行距控制在(2,3)m×4 m,栽植密度為840,1 245株/hm2,栽植深度以植穴壓實後根頸與地面相平為宜;最後灌足定根水,並蓋上稻草,為了固定苗木,防止倒伏,要在主幹旁立竿扶縛。

青梅生長習性溫暖,耐寒性強,一般選擇在陽光充足的組委的土壤、水體和空氣不受汙染的地方種植,同時土壤肥力應更充足、排水好、滲透性好的,土壤種植較為溼潤的。在選擇好土地後,應同時挖出種植穴,在各種穴中撒上足夠的肥料,覆蓋一層細土,最後就可以進行種植。

2、合理密植

青梅的樹形比較大,一般每畝只能種四十至五十五株左右,根據土壤肥沃程度和青梅樹品種決定,種植密度在行間距四米左右,株間相距三米到四米左右。如果想要增加早期結果量,可以適當地密植,行間密度四米,株間密度三米進行栽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