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重慶已經夠火了!重慶的小面、火鍋和特色的立體地形,隨便一出手就是“網紅”。外地人來重慶,最想體驗的就是真正的重慶:巷子深處的小面,正宗的牛油火鍋,燙菜也一定要是傳統的毛肚、鴨腸,每桌點2份是基本。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毛肚鴨腸,早已深入人心,在火鍋界的地位無可匹敵,什麼老肉片、蝦餃、嫩牛肉,都只能作為陪襯,更不用說那些不起眼的蔬菜了。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但在我這個重慶土著看來,所有的火鍋燙菜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不能被其他菜品掩蓋。

在這個世界上,萬物皆可火鍋。

帶皮五花肉

大多數人都是“肉食動物”,有的人甚至到了無肉不歡的地步,吃火鍋也不例外。常見的葷菜都說膩了,帶皮五花肉,你吃過嗎?

帶皮五花肉也就是重慶話說的“三線肉”,肥瘦相間,中間看起來有三條線而得名。切得足夠的薄,提前碼上調料醃製,經過高溫燙煮,讓肉質更緊實,咬下去之後,肉汁爆出,麻辣鹹香。同類型的帶皮牛肉也很不錯哦!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鮑魚

更奢華的還有鮑魚,普通菜品都是用竹籤穿起來,而鮑魚是鐵籤子,這就是價格的差距呀!雖說營養豐富,但煮在火鍋裡也沒什麼特別的口感,好奇的小夥伴可以試試哦!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一般人吃火鍋都會先點上一溜的葷菜,而我常常會先點上幾個素菜,年糕、幹貢菜、苕粉、黑豆腐……

年糕

年糕在我這個重慶崽兒的心裡,地位不高,但卻不能少。吃燒烤來兩張年糕,穿著吃、剪碎吃都行,吃炸串也是必點菜品之一,吃火鍋怎麼能少得了它呢?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年糕也必須是燙著吃,放下去之後浮起來就算熟了,花不了1分鐘;如果不撈起來可能會粘鍋,糟蹋了一鍋底料。年糕的質地比餈粑更細膩,吸收了麻辣的湯汁,加上軟糯的口感,根本無法拒絕。

幹貢菜

說起幹貢菜,你可能從來沒聽說,它是苔幹曬乾之後的產物,屬於萵苣類,和萵筍類似。幹貢菜在鍋裡燙煮10分鐘即可,吸收了湯汁之後更為飽滿,吃起來清脆爽口。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黑豆腐

在我印象裡,黑豆腐是一個新興菜品,小時候好像吃火鍋的時候沒見過,近幾年才在重慶的火鍋店裡普遍出現。黑豆腐是比較老的豆腐,使用黑豆做成的,煮熟之後會浮起來,越煮越入味。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煮得久一點的,入口即化。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油豆腐

油豆腐是我上了大學以後才接觸到的,北方稱之為豆腐泡,也有的地方叫豆泡。它本來就是經過油炸而製成的,所以吃火鍋的時候,很容易燙熟。

因為油豆腐的內部接近網狀,有大量的空隙,所以能夠吸收很多湯汁,為了不要造成“爆汁”事故,吃之前可以先把它分成兩半。就算這樣做,油豆腐鬆軟的質地還是貯存了許多湯汁,連我這個重慶人都覺得有點辣,比在火鍋裡面燙的白菜葉子還要辣。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雖說重慶有人對火鍋有自己的底線:紅湯牛油、大蒜油碟、毛肚鴨腸,必須面面俱到,但好吃才是硬道理。

這些“新鮮”的菜品你們都吃過嗎?沒吃過的,不妨下次吃火鍋的時候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