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再也吃不出小時候,蘋果皮居然比蘋果好吃?

為什麼再也吃不出小時候,蘋果皮居然比蘋果好吃?

今天看到這篇文章,讓自己感慨萬千,自己不是第一次讀這篇文章了。尤其是自己有過一些人生經歷之後,再讀這篇文章,別有其他的一番風味。

為什麼再也吃不出小時候,蘋果皮居然比蘋果好吃?

文中說到,由於小時候是第一次見到蘋果,所以,只得“眼巴巴”的看著,母親為了讓孩子們吃到蘋果,把削剩下的蘋果皮留了了孩子們,即使如此,蘋果的香味也填滿了真個口腔,填滿了童年的回憶。孩子很懂事,也成功的騙到了自己的母親,母親也許也是第一次是蘋果,準確的說是吃蘋果皮。

現在來看,蘋果是很普通的一種水果了。我們還也可以吃到一些熱帶或者跨國的水果,但是卻不會再有小時候的那樣的香甜,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再也吃不出小時候,蘋果皮居然比蘋果好吃?

說到了這裡,讓我想到了《社戲》中的偷羅漢豆的情節,“一直到現在,我從沒有吃過那夜似的好豆”,是的,在童年的世界裡,或許喜歡的不是都本身,而是那晚的氣氛,那晚的心情,那晚的童年記憶的香味。

雖說現在,我們可以吃到各種的美味,但若吃的有意義,還是需要一些氣氛的。或者是一種特殊的心情,或者是有紀念意義的事情,或者是與別人的一種分享,或者是一次難忘的經歷。

為什麼再也吃不出小時候,蘋果皮居然比蘋果好吃?

​當平常的事物被賦予不同的或者不同的含義,意義也就不一樣了。或許曾經的那種感覺不會再有,或許已經物是人非,蘋果那是那個樣子,但是小時候的家庭幸福感卻十分的珍貴,現在還有羅漢豆可吃,但是卻吃不出小夥伴玩耍時的味道。或許人就是這樣,人總是在懷念過去的美好,總是生活在回憶中,生活在昨天,喜歡昨天的感覺,因為昨天回不去,所以特別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