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明月何時照我還”的“還”字怎麼賞析?

還,huán、hái,從辵從瞏。復返也;仍舊、依然也。“還”是一個語義豐富的漢字,多音字,表示回到原處或恢復原狀、回報別人對自己的行動、償付等意。

“明月何時照我還”自然是取其huán的讀音,取復返,回來的意思。也正因為huán的讀音,所以和“間”、“山”同屬平水韻“十五刪”部,保證了這首七絕的合律。

至於為什麼要在這裡使用這個“還”字來表達王安石的歸來之意,這是在整個大的時代背景下的感嘆。王安石作為一個政治家,對詩詞的態度一向是持“末技”的態度。他的詩作水平雖然高,但在退隱之前的作品無不緊跟時事,貼合自身仕途起伏,抒發自己的思想和志向,“因事而作”,隨時表現出來的都是參與社會大事件的高昂情緒。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這首詩的時候,王安石已經位列宰相,併成功發動變法。但是因為政策太猛,推行太急,受到很大的反彈,於是被罷相。中國歷史朝堂上大的幾起幾落,王安石算得上一個。他曾多次罷相,又多次啟復,源於保守勢力強大,而政治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只是在浪頭上反覆衝殺而已。

“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而官場上的以退為進,也是一種策略,王安石罷相回家休養,他扶植起來的新黨接過他的旗幟,繼續改革,如呂惠卿、蔡確等大批新黨門生依舊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朝中的形勢水深火熱,來去相煎。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想不到的事情。

當時朝廷中的新黨一把手呂惠卿開始構陷王安石,估摸著把王安石一擼到底,沒有再起復的可能,他就可以穩穩地把握朝政。而王安石雖然在朝中樹敵無數,提拔他上來的歐陽修,還有蘇軾、司馬光這些大才都是他的政敵,但是皇帝是站在他這一邊的,這才是王安石能夠多次起復的真正原因。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堅定支持者也不少。

所以這個事情一發端,王安石就收到了消息,馬上上書皇帝,並且立刻得到啟用。因為皇帝知道,真正的變法關鍵人物,還得王安石,呂惠卿不行。雖然最後王安石也沒成事,但那是因為皇帝沒了。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王安石從家鄉趕往京城,在瓜州寫了這首詩。

“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京口瓜洲一水間”,京口,江蘇鎮江古城,在長江南岸。瓜州,長江北岸、揚州南郊的古鎮。王安石離開南京,到了鎮江京口,遙望北岸的瓜州。起句就是平常口氣,看,這兩個地方啊,只有一水之隔。

“鐘山只隔數重山”,鐘山是哪裡呢?南京的一座山,在這裡是借指他的家鄉。這裡就發議論,我的老家南京啊,已經被層巒疊嶂隔絕,看不到了。

這兩句看似寫景,平淡至極。實際上王安石變法的前途並不明朗,雖然皇帝是站在他這邊的,但是舊黨反對力量實在太大,讓人對未來產生迷茫。

你看,我要回京城,多麼容易,一江之隔而已,這裡並沒有炫耀之情,卻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慨,這一去,前途茫茫,回望故鄉,也是山水相隔,不知何方了。

但是有沒有希望呢?肯定是有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次起復,如春風再興,我的政治理想好像又能實現了。那麼,是不是值得高興呢?並沒有。

“明月何時照我還”,不知道變法什麼時候能成功,能不能成功,我能不能功成身退,自行回家養老啊。

“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還”字怎麼賞析?你得結合全詩來。全詩怎麼賞析?你得讀史、讀詩人生平,找出作品的關鍵時間點,感受詩人心中的真實想法。

大部分人不瞭解背景,僅僅是將這首作品當作一首寫景的小詩來欣賞罷了。語言直白,意境清淺,不知道為什麼能這樣橫亙千年?

其實,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句小詩,將王安石彼時決心中帶有迷茫,朝廷中政治風雲詭譎的氛圍描寫得形象到位了。

是不是有重新認識這首詩的感覺?

王安石的詩,因為他本人的原因,是最帶有他個人色彩、政治情懷的,而每個時間段的感情和描寫都不一樣,直到最後半山體成就宋詩的頂峰。其實按他本人年輕時期的詩詞觀,半山體都是入不了他的眼的。

“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我們都知道王安石年輕的時候歷任各處地方官,官聲和政治資本一直在增長,卻多次放棄入職中央的機會,所謂官聲滿九州,偏不入京華。為什麼他會這麼做?

因為他是一個有大抱負的人,在地方歷練,瞭解了很多民間疾苦和政策落實的實際情況,也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改革措施。

而且王安石清楚知道過早進入中央的問題,就算在地方上官聲再響,一旦進入中央,就屁都不是了。京城裡的大佬太多了。所以他在等一個機會。

他在地方官任職的時候,前途一片光明,內心充滿了改革的希望,熱情高漲,年輕無懼。我們看他年輕時候的作品《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字裡行間不難看出他血氣方剛,志氣高昂的理想主義熱情。“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極似政敵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個人的詩,都是在寫現實的不易,或者是身在高位,或者是深陷其中。在哲思上非常有高度,也有禪機。

“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還”字析透王安石風雲變幻的一生

等到范仲淹去世,司馬光年邁,歐陽修在四處尋找接班人的時候,王安石知道機會來了,他自請入朝,直接面聖,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政治改革。

時過境遷,王安石的政治理想,遭受到嚴重了打擊,同時還被同黨背叛,處於挫折迷茫之中。

所以《泊船瓜洲》和他前期大氣磅礴、視野遼闊的作品還是有一些些不同,但是和他完全隱退後的半山體也還是不同,這其中的意味,大概只有對王荊公的心理琢磨通透才能體會得到。

王安石主流的詩,真正體現宋人的氣魄、宋詩的腔調。他在詩方面的成就,在宋朝堪稱第一。

宋詩其實是中國古詩史上三大高峰之一,而王安石就是頂峰。宋詩雖然在格式上沒有超出唐詩,但是在風格方面和唐詩迥異,也算是別有特色,只是過於理性、高冷,被蓬勃發展的詞牌掩蓋了光輝。

我們賞析詩歌作品,特別是這種千古留名的作品,不要想著從一個字,一句詩,甚至一首詩來看待。

要讀史、要思考,才會有大局觀。這就是所謂的文史哲不分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