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她住著上千萬的房子,卻不敢生孩子

生活在三線城市的巧巧,二胎出生後,家裡一下就亂了,大寶還未上幼兒園,巧巧白天要上班,奶奶兼顧不了兩個,因此只能把大寶送回孃家,讓外婆幫忙帶著。兩公婆一個月各自拿四千塊左右的工資,兩千元的房貸、奶粉尿布和其他零散的開支,家裡每個月能結餘一兩千塊,壓力不算太大,讓巧巧感到心累的是,每個月要跑一趟孃家看望大寶,對於這個無奈的選擇,巧巧感到對不起大寶,自己沒有能力把孩子都留在身邊。

巧巧在想,真羨慕自己的哥哥嫂子,在鄉下有自己的農村別墅,還經營著一個農莊,自給自足,日子過得很滋潤。


30歲的她住著上千萬的房子,卻不敢生孩子

生活在二線城市的啊容,最近在考慮要不要二胎的問題,但是心裡也很糾結,兩公婆在國企,工資不高,但是比較穩定,一個月加起來能有接近1萬5左右的收入,房貸和車貸每月要還7千,其他開支加起來,基本是收支平衡的狀態,如果再生二胎,老公就要辭去工作出去闖蕩獲取更高薪,但是現在經濟環境不太好,不甘心放棄這份這麼穩定的工作,但是如果二寶出生,錢不夠花,家裡90平的三房也不夠用了……

啊容在想,要是自己剛畢業那會兒,選擇在三線城市的老家考個公務員就好了,穩定、消費又相對較低,生活壓力會沒那麼大。


啊容的同學小潔在一線城市深圳,老公是華為的IT工程師,級別很高了,自己今年在讀博士後,夫妻兩家合力在深圳買了一套上千萬的房子,月供四萬,小潔搞科研,壓力非常大,想歇個一兩年把孩子生了,但自己一停工,老公還房貸的壓力就很大了,而且,實驗還未出成果,博士後出站後還面臨找工作的問題,自己對口的選擇並不多,這麼想想,生孩子的事情還是先放放吧。

前段時間同學聚會,有個同學說,羨慕小潔,拿著那麼高薪,自己也想去一線城市闖闖,那裡機會多,工資高。而小潔看著在二三線城市住著大房子的同學們,也是羨慕不已。


30歲的她住著上千萬的房子,卻不敢生孩子

人都是這樣,我羨慕你功成名就,你羨慕我自由自在,背後的不容易要麼被刻意隱藏,要麼被選擇性忽視。

我們習慣性用自己不好的地方,去比別人好的地方,然後看著自己的生活,顯得一地雞毛。

在剛畢業那會兒,同學群、朋友圈裡,看到最多的消息是,誰誰又結婚了,收到的都是紅色炸彈,同學聚會大家聊得最多的是,今年又去了哪裡旅遊。

現在,人到中年了,明顯聽得更多的是,誰家哪位很不幸的生了什麼重病了。

去年,一位同事得腸癌走了,所有人感到惋惜,曾經,大家都羨慕她衣食無憂,家庭幸福。


今年,一個朋友的爸爸得了胃癌,把大半個胃都切了,家裡人沒敢告訴老人家,只說長了些瘤子,要做手術清掉,所幸家裡兄弟姐妹多,輪流照顧老人。大家都說她家裡出了這樣的事情還能拿著全勤獎,可誰又知道她為此獨自承擔了老人接近20萬的醫療費呢?


前幾天,一位同事在上著班,接到家裡的電話,患有腦血栓的家公走丟了,他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別人的話,一連找了兩天,家裡人心急如焚,最後在醫院見到了家公,因為被人撞倒,路人報警後被送去了醫院。當同事雲淡風輕地跟大家講著家長裡短時,大家都笑著說,你平時那麼樂觀、那麼能幹,真想不到你也挺不容易的。


自從孩子出生後,我和先生已經好多年沒有出去旅遊了,旅遊的支出,似乎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計劃賬本里。

去年發了年終獎後,我給一家三口買了重疾險,保險生效的那天,心裡鬆了一口氣,對著自己說了一聲:我不那麼害怕生病了。

10月是單位的體檢月,前兩天拿到體檢報告,膽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偏高,還是每年的標配,和先生的脂肪肝不同的是,我還有個乳腺增生。

30歲的她住著上千萬的房子,卻不敢生孩子

我們終於動起來鍛鍊身體了,每天都要強迫自己出一身汗,畢竟,我們病不起。

生活的不易和工作壓力大是常態;

孩子教育的支出、父母從中年正式邁向老年後大大小小的疾病開支算也算不清;

一夜之間感覺自己不再像年輕時那麼能熬夜,身體也開始出現一些毛病了。

這個年紀的我們,看起來挺苦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別人無法體會。

但是,作為家裡的頂樑柱,我們能影響的,是家裡的三代人。

據調查,中年人是患抑鬱症的又一高發人群。

一位前輩分享了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孩子五六歲那會兒,自己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肩上的擔子很重,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到了下班那會兒,自己拖著疲憊的身軀和不太好看的臉色進家門,可他發現每次一進屋子,兒子都會很高興地過來擁抱爸爸,想辦法讓爸爸開心。後來,兒子長大了,跟爸爸在茶餘飯後聊起這件事情,才恍然大悟。

原來,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為了讓兒子在學校聽話,那位前輩曾經說,你在幼兒園要乖乖聽話哦,爸爸有個超級望遠鏡,可以看到你在幼兒園的表現哦。孩子信以為真,每天看到爸爸回來覺得爸爸不開心,肯定是通過望遠鏡看到自己今天在幼兒園又調皮了,於是想盡辦法哄爸爸開心。

原來,我們的情緒是真的會感染到身邊人;原來,一個幼小的孩子也會懂得想方設法地哄爸爸媽媽開心。

30歲的她住著上千萬的房子,卻不敢生孩子

所謂幸福來自恰當的比較,靜觀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最舒適的狀態,合適自己的就最好。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如果你覺得別人完美,那是因為你離得太遠,如果你對自己不滿,那是因為你離得太近;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糟糕,別人也沒你想要的那麼好。

本文不是散播焦慮,而是想告訴朋友們:不完美,才美

學會與自己和解,把最好的狀態留給家人、留給孩子。

我們可以努力去改變,但不要焦慮自己無法觸及的一些事情和能力,有時候,要放下所謂的奮鬥目標,感受生活的多樣化的美好。

無論多麼糟糕的事情,都會過去的。多年後回首,那都是命運的恩賜,都是人生進入另外一個階段的開始或者轉機。

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用,歡迎分享給您關心的人,也歡迎您關注本號,一起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