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波祕密寫作《林海雪原》

1946年4月,牡丹江軍區剿匪小分隊的部分官兵在海林火車站外合影,《林海雪原》就是在這支小分隊剿匪故事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

曲波的《林海雪原》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引起全國轟動的長篇小說之一,它講述20世紀40年代我軍特戰小分隊在東北穿行茫茫林海、飛越皚皚雪原,剿匪戰鬥的歷史往事。書中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故事和人物形象為廣大讀者津津樂道,一時洛陽紙貴。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剿匪經歷】1945年10月25日,膠東半島北部的龍口海面上,一支神秘而特殊的八路軍部隊乘大帆船悄然出海,前往遼東半島南側的莊河集結,北上參戰。其中有一名青年軍官名叫曲波。

曲波原名曲清濤,1923年2月出生於武術之鄉山東黃縣(今龍口市)棗林莊,11歲跟隨本村的武師學習拳術、棍術、刀術等,前後有5年之久。

渡海北上的這一年,曲波剛22歲。一年前,駐守劉公島的汪偽海軍在鄭道濟的領導下宣佈起義,中共膠東區黨委為了更好地從政治、組織、思想、軍事上徹底改造這支部隊,特別抽調了機關上有文化的黨員支委、膠東公學(今魯東大學前身)的100餘名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加入這支部隊,曲波也是在這時加入這支海軍部隊的,並擔任四中隊政委。在海軍部隊,曲波和楊子榮、高波、劉蘊蒼等戰士結下了深厚情誼。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經過三個晝夜的航行,這支膠東海軍平安抵達莊河,更改番號為“東北人民自衛軍遼東軍區三縱隊二支隊”(後改為牡丹江軍區二支隊),下轄兩個團,曲波擔任二團副政委,由於當時二團團長和政委空缺,曲波實際上是該團的最高指揮員。

雖然是海軍,這支部隊卻承擔了陸戰任務,開始了在東北一整個冬天剿匪的傳奇遠征。這段經歷成為日後曲波創作《林海雪原》的素材。

【裝訂粗糙的稿件】1955年2月,在遼瀋戰役中受傷的曲波轉業到工業戰線。然而,戰友們的英雄事蹟一直珍藏在他的內心:“我曾經無數遍地講過他們的故事,也曾經無數遍地講林海雪原的戰鬥故事,並且從中獲得了力量。”講來講去,他便有了一個想法,把林海雪原的鬥爭故事寫成一本書。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曲波由此開始了業餘創作。曲波的夫人劉波回憶道:“1955年初,曲波和我奉命來到北京。他擔任一機部第一設計院副院長。他接著寫下去,還是保持著秘密狀態,一下班就躲在屋子裡寫作。那時家中寫字桌中間的抽屜一直是半開著,一聽一機部鄰居、同事來找,曲波就立即把稿件塞進抽屜。他這個人的缺點是愛面子,自尊心強,怕寫不好鬧得滿城風雨。”

從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經過一年半的秘密創作,《林海雪原蕩匪記》終於基本成型。

作為文學作品,《林海雪原蕩匪記》沒有呈現小部隊在牡丹江地區冬天剿匪的全過程,而是集中選取了剿匪的幾個重頭戲——“奇襲奶頭山,消滅了許大馬棒”“智取威虎山,活捉了座山雕”“巧上四方臺,殲滅了匪首侯謝馬(侯殿魁、謝文東、馬希山)”。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情節組織上,曲波特別突出了“奇”“智”“巧”的作戰智謀的運用,這也是其多年的軍事生活中“鑽研兵法”的結果。而在人物塑造上,作家沒有讓楊子榮犧牲在戰場上,他濃墨重彩地突出了楊子榮的英雄氣概及精神氣度:通過“楊子榮智識小爐匠”“楊子榮獻禮”“楊子榮盛布酒肉兵”“逢險敵,舌戰小爐匠”等場景,將楊子榮置於異難奇險的矛盾尖銳的風口浪尖上,在與陰險狡猾的敵人一次次驚心動魄的較量中體現出革命者的大無畏和戰鬥智慧。

初稿寫畢,曲波和劉波一人拎著一包稿件,先去了他們家斜對面《中國文學》編輯部,但被告知該社只出版翻譯圖書,建議曲波去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牌)試試。到達作家出版社,曲波對接待的人說自己不是作家,如不採用,一定要打電話到家裡,他自己來把稿件取回去,不要打電話去工作單位。曲波再三叮囑,是怕走漏了風聲。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當時,出版社收到的長篇小說稿件堆積如山,編輯人手少,難以及時審閱每一部來稿。年輕編輯龍世輝從稿件登記處領走了厚厚一大摞《林海雪原蕩匪記》,稿紙不夠精緻,有大有小,每一疊都被劉波用各種不同的碎布條拴著,參差不齊。

龍世輝最初沒有對這個裝訂粗糙的稿件抱有多大希望,但當他一頁頁地翻下去,完全被小說中驚險傳奇的戰鬥故事所吸引。尤其是讀完“奇襲奶頭山”和“智取威虎山”,楊子榮和少劍波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他。

讀罷原稿,龍世輝馬上向出版社副社長樓適夷作了彙報,總體上肯定這是一部優秀的長篇新稿,但在語言藝術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修改。龍世輝打電話到曲波家裡,建議在一群男人的戰鬥中增加一些詩性與愛情文字。曲波立即修改了一遍,感覺力有不逮,便委託龍世輝全權處理修改事宜。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出版後引起轟動】在小說初版出版前,《人民文學》副主編秦兆陽連夜趕讀,“看到困得一個字也看不了了,才睡”。於是在《人民文學》雜誌選發了小說的第三到第八章,命名為《奇襲虎狼窩》,並在《編者按》中熱情推介,認為《林海雪原》的出版“將是我國文學創作上的一個可喜的收穫”。

1957年9月,《林海雪原》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轟動。到20世紀60年代初,《林海雪原》印數就已經超過100萬冊,成為那個時代閱讀量最大的作品之一。

小說出版後以各種藝術形式被廣泛傳播。1958年,中國京劇院根據小說前8章改編成現代京劇《林海雪原》;同年,上海京劇院創作了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林海雪原》從此便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曲波秘密寫作《林海雪原》

1963年5月,為迎接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上海京劇院對京劇《智取威虎山》進行再次加工,突出了正面英雄楊子榮、少劍波的戲份。

毛澤東對京劇《智取威虎山》也情有獨鍾,還將“打虎上山”一段中“迎來春天換人間”唱詞改成“迎來春色換人間”。1967年5月,京劇《智取威虎山》開始成為排在8個革命樣板戲之首的代表作品,其顯赫聲名甚至一度超越了原作《林海雪原》。

時至今日,有關《林海雪原》的電影、電視連續劇、動漫、郵票、年畫、屏風、雕塑等各種藝術形式仍是層出不窮,《林海雪原》成為一種永恆的紅色記憶。( 據《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