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好膝關節?看看這6點

根據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我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 2.49 億,佔總人口的 17.9%;65 歲及以上人口約 1.67 億,佔總人口的 11.9%。老年人整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近 1.8 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約 4000 萬。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好膝關節?看看這6點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以上的人大約有60%左右較容易患骨關節炎,75歲以上的人大約有70%較易患骨關節炎。

隨著年齡增加、機體老化,關節發生變形,關節軟骨磨損加劇,滑液的分泌量也開始減少,加上韌帶鬆弛、關節不穩、肌力減弱、受力不均等,都易引發骨關節炎。

俗話說,人老腿老,腿老膝蓋老。膝蓋是最經常使用的關節,而且最薄弱,也最應該受保護,因為它承受著我們一整個人的身體的重量,而且由於膝蓋的活動範圍大,使得膝關節更加脆弱。比起治療,預防永遠是最簡單的。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好膝關節?看看這6點

如何保護好膝關節?

1、多做有益關節的運動

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廣場舞等都可以增加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此外,直腿抬高、小幅度靠牆靜蹲、扎馬步等也是老年人鍛鍊膝關節周圍肌群比較簡單有效的動作。另外,老年人還應避免過多增加膝關節負擔的運動,比如爬樓梯、爬山、蹲、跪等,平時生活中膝蓋也儘量別受涼、別受累。

2、運動前做好充足的熱身準備

熱身準備活動不足,是造成膝關節損傷損傷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年齡越大,鍛鍊前的準備活動越重要。做好充足的熱身準備活動,可以使肌肉、關節、韌帶處於興奮狀態,可以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從而減少關節損傷的幾率。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好膝關節?看看這6點

3、選擇安全合適的運動場所

老年人在運動時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儘量避免在太堅硬或者凹凸不平的場地上運動,減小摔倒的幾率,從而可以減小運動損傷的風險性。

4、補充關節營養

有專家表示,氨糖可以催生關節滑液,並刺激軟骨細胞合成人體中的膠原蛋白和透明質酸鈉,可作為內源性關節軟骨營養物質的替代物。硫痠軟骨素(CS)是目前醫學證明的富含粘性物質的主要代表。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硫痠軟骨素可有效補充軟骨要素蛋白多糖,吸收和保持軟骨的水分、潤滑關節,清除關節腔內的炎性物質、修復關節軟骨,減輕關節疼痛、腫脹僵硬,被稱為"關節軟黃金"、"關節液體磁石"。

市面上也有很多補充膳食,選擇性價比相對較高的英之貝天然葡萄糖胺軟骨素片,含有氨糖和軟骨素,可催生關節滑液,有效的修護已經被磨損的關節軟骨,長期補充能夠調理彈性及抗壓性等正常的運動生理機能,保護層得到修護,關節活動時能夠減輕骨頭間的硬性摩擦,使疼痛、腫脹自然消散。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好膝關節?看看這6點

5、合理飲食

在飲食上多吃富含蛋白質、鈣質的食物,如奶及奶製品、豆及豆製品、魚蝦、海帶等,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營養軟骨及關節,也可以幫助減輕關節炎的症狀。

6、重視防寒溼和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由於膝關節是"皮包骨頭",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護,得不到充足的熱量供應,因而溫度比身體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暖很重要。關節不好的人平時可以做做熱敷,但要避開急性炎症發作階段。熱敷可以使用熱水袋、熱毛巾、鹽袋等,溫度控制在40℃-42℃,熱敷一次20分鐘即可,老年人對溫度不敏感,注意避免燙傷。避免膝關節受寒受潮,必要時可戴一個"護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