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老天赏饭吃”是对一个人天赋的最大认可。

张爱玲12岁发表了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亦舒14岁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暑假过去了》,琼瑶9岁发表了短文《小青》,她们在文学上的天赋早在少年时里已经显现。

此后,他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像开了挂似的写出了大量的作品,高产又金句频出,自然有大把粉丝追捧,可这三位文学奇女子,却各有令人诟病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爱的方式,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卑微的爱

张爱玲的成长经历极其痛苦,她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感情不和,母亲为了逃避父亲长年在外。父母离异后年少的张爱玲与弟弟跟父亲生活在一起。

之后,父亲再婚,张爱玲与继母不和离家出走投靠母亲,她极其渴望从母亲那里寻找家庭的温暖,可她的到来对母亲而言只是负担。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张爱玲

明明是至亲的人,可张爱玲却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母亲将别人馈赠给张爱玲的学费输光,对张爱玲打击巨大,至此她对母亲的爱意消失殆尽了。

因为现实生活的窘迫,张爱玲对成名的渴望格外强烈。

她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亲情故事,每个墓碑下都有埋藏着一部残酷长篇。

当亲人不那么温暖的时候,只有在爱情里寻找温度。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张爱玲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渣男胡兰成是张爱玲的情劫。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为汉奸胡兰成做尽了傻事,背了半世的骂名,甚至明知胡兰成另结新欢,她仍然给胡兰成寄去自己的稿费来维持胡的生活,在很多人眼里这是匪夷所思的,可她执着地想用钱来为感情做个了断。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张爱玲与胡兰成

没有了爱情,她失去了创作的欲望。她远顿异国,离开了熟悉的土壤,沉浸在情伤里不可自拔,张爱玲很久都写不出动人的文字,一代才女的创作源泉就这样枯萎了。

没有了爱情,张爱玲变得更冷漠了。

张爱玲瞧不起平庸而又性格懦弱的弟弟张子静,拒绝给弟弟提供任何帮助,甚至因情伤离开中国时也没有通知弟弟,唯一一次与弟弟的通信还是委婉地拒绝弟弟经济上的求助,最后更是将所有的遗产留给了朋友宋淇夫妇。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她的内心深处是怨恨的,也许在张爱玲眼里,她所有的不幸都来自于原生家庭,断绝与过去的所有联系,才能减轻她的痛苦。

后来,张爱玲完成了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却一直纠结着是否该出版,直到她去世多年后,这本书才得以问世,书中女主人公九莉恰似张爱玲本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爱玲一辈子都纠结于过去的感情中,她的爱太卑微了。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决绝的爱

如果说张爱玲的爱的方式是原生家庭分崩离析造成的,那么亦舒(原名倪亦舒)看来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其实不然。

亦舒年少家贫,兄弟姐妹众多,父母能保证子女吃饱穿暖已属不易,要想获得更多的爱,除了竞争别无选择。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亦舒

可热爱文字的人往往更感性,亦舒经常抱怨父母不够爱她。

甚至在小说里也说:“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我要很多很多的钱”。

亦舒从小骄傲好强,她的好胜心已经到了不容任何人质疑的地步。

上学时回答不出老师提问被罚站,她不服气,回家后就把所有课文都背下来。

有人持靓行凶,有人恃才傲物。

亦舒和哥哥倪匡、金庸同时享誉香江,倪匡夸妹妹是“大文豪”,说自己的文字没有亦舒好,这并不算自谦,倪匡把科幻小说写到了极致,可他不会写言情,而亦舒就敢在言情小说里加入科幻的桥段,而且写得丝丝入扣。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倪匡

当时有“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的说法,可亦舒并不认同,认为琼瑶的书是给小女生看的,不值一提。

她的傲气涵盖了方方面面,对待感情亦是如此。

她的爱热烈而又执着,她用倒追的方式征服了清贫的画家蔡浩泉,顶着全家人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嫁给他,可蔡浩泉给不起十八岁的亦舒梦想中的生活,于是她早婚生子,又很快离异,结束了失败的婚姻。

亦舒说:“我赤手空拳地来到社会,假如我不踩死人,人家就踩死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情愿他死,好过我亡。”

这种人生观下,亦舒对待亲友也是极端自私的。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亦舒前夫岳华

第二段恋情里,她使手段抢了闺蜜郑佩佩的男朋友岳华,可对此她没有丝毫内疚,她听不得任何人提及郑岳两人的旧事,甚至因吃醋剪坏岳华的西服,把郑佩佩和岳华的书信刊登到报上,闹得尽人皆知,还把刀插在岳华床上心脏的位置,最终岳华也受不了她作妖,哪怕她跪地恳求,两人还是以离婚收场。

两段失败的婚姻,并没有影响到亦舒,在她的世界里,她永远正确

侄子倪震在公开场合抱怨自己的父亲倪匡,亦舒为哥哥抱不平,说了些讽刺侄子的话,可倪震也不甘示弱,把姑姑的隐私抖得一干二净。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妹妹,倪匡选择了沉默,可决绝的亦舒至此与哥哥老死不相往来。

不久,旅居德国的艺术家蔡边村一部名叫《母亲节》的作品入选欧洲各大影展,他隔空喊话寻找母亲亦舒。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亦舒之子蔡边村

众人哗然,认为亦舒三十年不认亲子太狠了,可亦舒自有解释:

“你父亲已经浪费了我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我的后半生?”

骄傲的人,往往用骄傲来掩饰自己的卑怯。

亦舒迁居加拿大后,断绝了与旧日亲朋好友的一切联系,她太骄傲了,甚至骄傲得不能面对自己过去的错误。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自恋的爱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影响,对琼瑶也不例外。

她的自传体小说《窗外》里可以看出,父母对她的爱也是缺失的,多子女的家庭往往都有这类问题,父母有偏爱在所难免。

琼瑶是家里的老大,她的青春时代,一直活在优秀小妹的阴影里,直到她写作的天赋广为人知,母亲才渐渐认可了她的能力。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琼瑶

并不是所有的血缘关系,都叫亲情。

对此琼瑶深有感触,她曾经这样说:

“被敌人伤害不稀奇,被亲人伤害才最痛心。

青春的岁月对琼瑶来说是痛苦的,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又渴望被人关注,她就从学校国文老师的身上汲取温暖。

不伦的师生恋被母亲发现后,母亲大闹学校,老师被解雇,琼瑶甚至闹起自杀。

之后,为了逃离父母的控制,她很快嫁给了台北大学外文系的英语老师庆筠。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琼瑶自传体小说《窗外》

可两个有相同爱好的人却没能因爱好一致而白头到老,尤其当琼瑶自传体小说《窗外》问世后,两人感情更加恶化,只能离婚告终。

失败的恋情,失败的婚姻,让琼瑶的人生观,爱情观偏离得更远。

琼瑶说:“这就是人生,当你成功的时候,你的敌人也会怕你,也会来敷衍你了。如果你失败了,他们会践踏在你背上,对你吐口水。”

之后,琼瑶因工作原因结识了皇冠出版社创始人平鑫涛,她小三上位,被人戏称是“小三鼻祖”,虽然婚姻修成了正果,可为人始终让人看低。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琼瑶和平鑫涛

她在自己书中拼命地为自己的行为洗白,发表了各种奇葩的言论,比如:

“一个妻子没有办法把丈夫拴大身边,那是做女人的失败。

”一个失败的婚姻,就是一场悲剧;结束一场悲剧,等于开始一场喜剧。”

琼瑶一辈子想为自己设立真爱至死不渝的人设,在她的书里,大妇总是粗鄙的,而小三和男主爱得死去活来,是真正的情投意合,小三更是各个善体人意,贤良淑德。

卑微的爱,决绝的爱,自恋的爱,不伤害他人才是值得的爱

可平鑫涛死后,琼瑶的人设彻底崩塌了。

继子女跟她闹得不可开交,说平鑫涛本来能多活几年,可琼瑶拒绝让平鑫涛用鼻伺导致了平鑫涛提早死亡。

平鑫涛的前妻林婉珍更是出书对琼瑶口诛笔伐,说她曾提出两女侍一夫的荒唐言论,第三者插足的行为,给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永远只爱自己,可能是才女们的通病吧,骄傲而又聪明的人,是不会喜欢弱者的。

可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负责那一刻的开心,负责随之而来的无边无际的后悔和难过。

当然也许这几位从没有为此后悔过。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