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分三类!这类岗位易被取代,退出事业单位范围

事业单位有三种给付方式:全额拨款、差额拨款、收支自取这三种方式。这三种给付方式的区别就是:

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全部由国家财政预算进行拨款,这种管理形式主要是针对没有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的单位,如学校、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指单位职工的费用由国家支出,而其他部分则自筹。涉及到的单位如医院、话剧院、科技馆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则是指所在单位依据政府,或物价价部门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项行政性收费,然后按当地财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资金用于本单位的日常开支及工资发放。包括车管所、设计院等等。

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分三类!这类岗位易被取代,退出事业单位范围

以上的事业单位名称即是事业单位改革之前的名称,而事业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团队的饱和程度,将会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这三类:承担行政职能一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为一类、从事公益服务的为一类。

不管是在事业单位或是在国企、民营企业中,承担的行政职能的岗位都很容易就被取代。这个规则在事业单位中也是适用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或许会从承担行政职能中的岗位划分为行政机构、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岗位的,也会和国企一样,逐步转变为现代企业、对于从事公益服务活动的单位,将会继续保留其属性,并强化其公益的属性。

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做为行政职能部分的岗位,将会失去事业编制,退出事业单位的范围里面。当然,改革总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项改革也会有最后期限,在这里,小编给各位参加考试的同学提醒一下,在报考岗位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你所报考的岗位属于什么样的性=性质,避免改革之后自己无法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