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過程中如何增加水體的溶解氧含量?

水產養殖過程中如何增加水體的溶解氧含量?

養殖生產中,溶氧管理實質上就是通過採取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增氧措施,既能保證養殖動物處於一個良好的溶氧環境、達到最佳生產效益,又不至於過度增氧導致成本浪費。從整個養殖過程和環節來講,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水產養殖過程中如何增加水體的溶解氧含量?

加強池底清淤消毒,合理安排放養密度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在每兩茬養殖生產之間乾塘清淤,用生石灰對池底進行消毒並翻耕暴曬。這樣既可殺滅病原生物,降低養殖過程中感染病害的風險,又可氧化底泥中的有機物,除去池底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減少養殖過程中的底泥耗氧,起到間接增氧作用;

同時還可以提高水體的硬度和鹼度,增加水體緩衝能力,有助於保持養殖過程中水質的穩定性。在投放苗種時應根據養殖種類、水體條件、進排水能力、設備配置、管理水平以及期望的產量和規格等合理安排放養密度。過高的密度將會導致動物個體之間的“爭氧”,降低了生產率,經濟效益反而有可能下降,同時還會增加管理難度和風險。
選擇優質全價飼料,採用科學投飼技術
一般情況下,糞便和殘餌是精養池塘中有機汙染的最大來源,有機物降解過程會消耗大量氧氣。
而優質全價飼料的消化吸收率高,糞便等廢物排量少,從而間接增加水體溶氧。科學的投飼技術同樣重要,應根據天氣、水質、動物的攝食和生長等情況嚴格控制並隨時調整投飼量,宜少量多次,避免過量投餵產生殘餌。在養魚池塘使用投餌機以及投餵膨化浮性顆粒飼料也有助於減少殘餌。


控制藻類生長繁殖,提高天然增氧效果
浮游植物光合放氧是池塘水體溶氧的重要來源,很多情況下甚至是最主要的來源,但過盛繁殖的藻類夜間會因旺盛的呼吸作用而大量消耗水體溶氧,產生嚴重後果。因此,應採取生物和化學等多種調控措施保持水中合適的藻類密度,到達理想的增氧效果。
實際生產中藻類密度具體測定並不方便,根據水色和透明度來直觀判斷比較有效。不同的池塘條件和不同的養殖對象及養殖階段,對水色和透明度的要求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說,保持嫩綠或淺褐水色以及25~40 cm的透明度是比較合適的。
掌握水中溶氧動態,靈活進行人工增氧
在高密度池塘養殖中,人工增氧是養殖成功的必備條件,但通常也是養殖成本中除飼料以外的最大部分。出於對電耗成本的考慮,以及對低氧潛在危害的認識不足,很多養殖者對增氧機的配置和使用並不合理,很多時候把人工增氧當作一種“救命”措施。
科學的做法是在瞭解養殖動物溶氧需求和水中實際溶氧水平的基礎上,靈活啟用人工增氧,既保證了水體中合適的溶氧水平,又避免了因不必要的過度增氧而造成的成本浪費。


機械增氧是人工增氧的最主要方式,其核心部分是增氧機,主要有攪拌式(如水車式增氧機、葉輪式增氧機等)和充氣式(如射流式、氣石式)兩類,各有優點,應根據不同養殖條件分別選用或混合使用。
開動增氧機可促進水體流動和水質均勻化,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散發水中的有毒氣體。開機時間長短也應根據水體特別是底層水體的溶氧水平而定。在用電不方便的地方或應急情況下,化學增氧劑的使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清除野雜魚蝦,適時進水排汙
池塘中非養殖動物(如野魚雜蝦、螺類等)不可避免地與養殖動物在營養和水體環境方面產生競爭,從而造成營養流失、環境惡化等危害,包括降低水體溶氧。應儘可能在放養前殺滅池塘及水源帶來的野雜魚蝦,並在養殖過程中進行清除。如果條件具備,應經常補充新水,同時進行排汙。
注入新水可以及時而有效地改善水體溶氧,但需要注意的是注入的水應是沒有汙染、溶氧高,溫度和鹽度等與現有池水接近的新鮮水,否則會引進新的汙染或造成動物的脅迫效應。
及時明察環境變化,預防突發溶氧事故
水產養殖中,一方面天氣變化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控制性,水環境本身也在時刻發生變化,同時天氣又對水環境產生重要影響;另一方面水體溫度、鹽度、pH值等環境因子短時間內的劇烈變化又會對養殖動物產生脅迫效應。


實際生產中這種變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在養殖過程中加強管理,及時明察,尤其是高溫悶熱和暴雨、強風天氣應做好應急措施(機械和化學增氧),預防和處理突發的溶氧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