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為開國:忙碌的領袖們

為了解放全中國和籌建新中國,毛澤東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戰友,只爭朝夕地忘我工作。他們嘔心瀝血、辛苦操勞的情景,烙刻在身邊工作人員或親人記憶中,留下許多感人的珍貴片段。

中共中央由西柏坡移駐北平時,王稼祥、朱仲麗夫婦與毛澤東等領導人一路同行。3月25日凌晨在涿縣登上專列後,保健醫生朱仲麗到車廂詢問工作人員毛澤東休息了沒有,工作人員說還在看文件。聽到毛澤東咳嗽,她走進車廂說:主席,我來是請您早些休息的。毛澤東風趣地答道:看來我是永遠不會聽你們醫生的,我們工作越來越多,倒希望自己長兩個腦袋交換使用,但天生的只有一個。

宵衣旰食為開國:忙碌的領袖們

▲渡江戰役打響後,毛澤東3天只坐在沙發上睡了兩個多小時,吃了3次飯。接到佔領南京消息後,毛澤東心情愉快,睡了一個香甜的覺,一睡就是5個多小時。圖為毛澤東閱讀解放軍佔領南京的報紙

進駐香山後的一天,王稼祥提醒朱仲麗,毛澤東和其他領導同志工作如此繁忙,應該主動關心他們的健康。她拿著血壓表和聽診器,來到雙清別墅,詢問毛澤東的身體狀況。毛澤東說:我身體感覺很好,就是睡得不夠,想事情。朱仲麗藉機勸他把休息和吃飯老不按時的習慣改一改。毛澤東說:一天只吃兩頓飯,晚上不睡覺是改不了的習慣。中國的南方還在響著槍炮,反動派不叫我安枕無憂。建設新中國,鞏固人民政權,也是一場大斗爭……朱仲麗擔心主席過度操勞影響身體健康,建議他多活動活動促進睡眠。以後長時間辦公累了,毛澤東就到院子裡活動一下關節,偶爾也到山路上散散步,可惜這種難得的閒暇還是太少了。

中共中央進駐香山不久,李家驥調到毛澤東身邊當衛士。他印象最深的,是這期間毛澤東經常日夜不停連軸轉地工作。1949年4月20日,渡江作戰蓄勢待發。李家驥這天一早接班,得知毛澤東幾天幾夜都沒好好休息,更沒好好吃飯。他幾次請示,毛澤東都說不餓或等一會兒。直到下午3點,周恩來到雙清別墅議事,聽到李家驥彙報,快步走入毛澤東辦公室。李家驥趁機上前說:周副主席來了,是否搞點飯吃?周恩來默契地接過話頭:對,快去,正好我沒吃。這樣才讓毛澤東停下來吃了一頓飯。渡江戰役打響後,毛澤東密切關注著戰局的發展。一直到4月23日上午,衛士們總結他這幾天的食宿情況:3天只坐在沙發上睡了兩個多小時,吃了3次飯。接到佔領南京、戰局進展順利的消息後,毛澤東心情愉快,睡了一個香甜的覺,一睡就是5個多小時。


周恩來到香山後住在來青軒,但他真正在這裡住的時間很短,忙著組織國共和談、籌備新政協,還兼任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解放戰爭。衛士成元功記得,到香山第二天,周恩來就進城拜會民主人士。他每天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白天在城裡工作奔忙,或到民主人士住的北京飯店,或到國民黨談判代表住的六國飯店,再就是到中南海勤政殿進行國共談判和會見客人。晚上回到香山,還要到毛澤東住處研究軍事問題。身邊工作人員記得,這時期工作緊張,周恩來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二十幾歲的警衛人員都跟不上他。坐在汽車上的時候也不休息,總是在看文件、看材料,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他是在爭取一分一秒的時間,為黨為人民多做工作。

宵衣旰食為開國:忙碌的領袖們

▲周恩來白天進城忙著組織國共和談、拜會民主人士、籌備新政協,晚上回到香山,還要到毛澤東住處研究軍事問題,協助毛澤東指揮全國解放戰爭,每天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周恩來走起路來健步如飛,二十幾歲的警衛人員都跟不上他。圖為國共和談會場上的周恩來

國共和談臨近結束,國民黨和談代表黃紹竑等人要回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示和平協議簽字問題。周恩來有事要交代,從香山打電話到六國飯店,由於通信條件有限,打了很長時間要不通。事關緊要,周恩來決定親自乘汽車趕到西苑機場,同他們面談。路上他幾次催促司機快一點,一定要在飛機起飛前趕到。當時道路崎嶇不平很不好走,司機鍾步雲不熟悉路線,硬著頭皮加速向機場飛馳。到達時,剛好趕上黃紹竑一行正在登機,周恩來把他們攔下來,在飛機旁與他們談了話。還有一次,周恩來工作結束準備回香山時已是深夜,車子行至西直門,城門早已關閉。經交涉後打開城門,他們才回到香山。考慮這種情況,約4月底5月初,警衛人員在中南海找了一間房子,供周恩來休息,這才緩解了他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外每天路途上的奔波勞累。

王光美出生、成長在北平,父母親人都在這裡。她隨同劉少奇從西柏坡進北平,心情很激動。但來了之後工作非常繁忙,過了十來天,劉少奇才和她一起到家裡探望慰問了父母。她日記裡記著,中央書記處幾乎每天晚上都在雙清別墅開會,交流情況,討論問題,散會時大多已過半夜。這時,北平、天津剛解放不久,著手城市建設、恢復和發展生產的任務迫在眉睫。從住進香山第二天起,劉少奇便投入各項工作中,開會、座談、聽取彙報、專題討論。他住處的會客廳裡,每天都有同志來,大家熱烈討論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宵衣旰食為開國:忙碌的領袖們

▲在香山期間,劉少奇女兒平平出生,劉少奇忙著開會、聽彙報、作報告、天津調研、訪蘇等一大堆事,只在夫人王光美住院的兩週裡,才去醫院匆匆看過兩次

到香山半個月後,劉少奇受中央委派赴天津調研。在天津28天,他調查了十幾個行業、聽取了20多次彙報、做了10多次講話。結束天津調研後,又馬不停蹄輾轉塘沽、唐山視察。5月10日,突然接到毛澤東要他速回北平的通知,急召他回來研究秘密訪蘇事宜。這期間,女兒平平出生。劉少奇忙著出席各種會議、作報告、著手準備赴蘇,在王光美住院的兩週裡,他僅去醫院匆匆看過兩次。6月19日,王光美在孃家坐完月子回到香山,第二天劉少奇便飛往大連轉赴莫斯科了。

宵衣旰食為開國:忙碌的領袖們

▲1949年4月,朱德與毛澤東一起,在香山接見青少年代表

同住來青軒的還有朱德和任弼時。任弼時帶病來到香山,不顧中央要他休息的安排,支撐著病弱的身軀頑強工作,直至病倒在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講臺上,才到玉泉山治療休養。朱德在香山的日子相對較長。秘書何均時常跟隨他視察工廠、農村,找人座談,根據調研的問題形成書面意見,反饋有關單位或中央。不少單位請他做報告,朱德幾乎每次都到,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在朱德身邊,何均強烈感受到這位老革命家此時對建設新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的殷切期望。他戎馬一生,浴血奮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廣大勞動人民翻身得解放,為了千千萬萬中國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為了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新的社會制度早日實現。

宵衣旰食為開國:忙碌的領袖們

▲任弼時抱病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講話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在香山工作、生活的這些場景,折射了他們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國建設事業夙夜在公、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為後人留下了永遠值得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來源:《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