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是最强的存在感!美国不给签证,中国院士照样拿宇航大奖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戚发轫院士荣获了本年度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名人堂”(Hall of Fame)奖项。“名人堂”是IAF的常设性荣誉,每年获奖者人数最多10人。获得该荣誉的科学家的照片、资料等将被永久陈列在IAF网站。

实力是最强的存在感!美国不给签证,中国院士照样拿宇航大奖

该奖项花落中国科学家,再次印证中国宇航当下的国际地位:你请我或者不请我,我就在这里。

纵观近些年,中国先后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并发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

2022年前后,中国将建成自己的第一个空间站,而随着2024年现在的国际空间站退役坠入太平洋,届时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全球唯一大型在轨空间站。

中国宇航扎扎实实的发展,已为自己赢得了普遍的认可。

即便美国百般阻挠拒发签证又如何,宇航大会开幕当天的一场全会活动上,1000余名现场听众集体发问:“我想念一个重要的航天局。中国(航天局)去哪儿了”;

即便不能到现场又如何,推动空间科学技术有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们,无论在哪儿都有强大的“存在感”。

实力是最强的存在感!美国不给签证,中国院士照样拿宇航大奖

如此现实,愈发显出某些国家的狭隘与小气。

国际宇航大会,是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以及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联合举办的航天领域大会,每年至少有几千名来自世界各国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参会。

但美国却大言不惭地祭出“(美国要与)志同道合的热爱自由的国家合作”,拿捏着大会主办地的“特权”使绊子,太失大国风范,暴露的除了傲慢和无礼,更有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和怯懦。

奈何这样的“小伎俩”,美国政客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把签证问题“武器化”,面对中国的学者、学生、企业界人士和科技人员赴美普遍采取了拒签、拖延签证申请、吊销赴美长期签证甚至盘查骚扰等措施,一再藐视国际责任和义务,阻碍正常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据粗略统计,仅去年一年,就有30名中国学者遭遇“签证封锁”。

但最终效果如何?除了重复如文中开头那样的“中国虽缺席却存在”的尴尬,还屡屡遭遇学术界和舆论界的挞伐,可谓“面子尽失、里子也无”。

实力是最强的存在感!美国不给签证,中国院士照样拿宇航大奖


“危机感”,大概是这位世界老大面对“后起之秀”难解的心结。但不得不说,以围追堵截、封锁拒签等方式予以抗拒,实在是昏招,完全不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亦不懂得中国人的性格。

犹记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敌对势力立即实施全面封锁打压,但我们硬是勒紧裤腰带,自主研发出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国之重器;

犹记港珠澳大桥设计施工之初,我们提出3亿元换取海底隧道段沉管施工技术被无情拒绝,但历经数年攻坚,如今中国一跃成为世界领先的隧道技术强国;

犹记那年,中国进行军事演习时美国却关掉了GPS,导致数枚导弹打偏,但如今“北斗”组网已正式从区域走向全球。

……

“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伟人曾经的底气,亦是今天国人的骨气。

无数的事实已经说明,在中国这里,某些人意图靠封锁赢得竞争的尝试从没成功过。而关起门来的傲慢,终究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脸。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长安观察出品,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