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乙肝表面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的風險

【據《J.Hepatol》2019年9月報道】題: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後乙肝表面抗原發生血清學轉換的風險(作者:Grace Lai-Hung Wong等)

目的: 系統性性應用激素可能導致乙肝病毒(HBV)重新激活,但是對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的影響尚不明確。該研究的目標是研究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發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清學轉換和肝炎再激活的風險。

方法: 研究納入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激素治療的HBsAg陰性的患者。記錄包括 所有當地可獲得的激素(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甲強龍、強的松、氫化潑尼松、潑尼松龍) 的使用劑量和持續時間。乙肝表面抗體(HBsAb)陽性和/或乙肝核心抗體(HBcAb)呈陽性的患者被定義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為一年內乙肝表面抗原出現血清轉換,次要終點為肝炎再激活(即丙氨酸氨基轉移酶>80 IU/L)。

結果: 共有12997名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其中僅乙肝表面抗體陽性有10561例,僅乙肝核心抗體陽性有970例,乙肝表面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同時陽性的有830例,乙肝表面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同時陰性的有636例,其中有165例患者HBsAg出現血清學轉換。按照每日使用潑尼松的等效劑量(<20mg,20-40mg,>40mg;)和持續時間(<7天,7-28天,>28天)進行分層,只有乙肝核心抗體陽性的患者比乙肝表面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同時陰性的患者(0%; p=0.014) 有較高的HBsAg血清轉換風險(一年發病率1.8%)。

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受試者和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發生肝衰竭的風險都比較低(1.1% vs. 0.9%)。即使療程少於7天,接受激素每日最高劑量20-40mg(aHR 2.19,p=0.048)或>40mg(aHR 2.11,p=0.015)等效劑量潑尼松龍的患者發生肝炎再激活的風險增加,7-28天和>28天肝炎再激活風險均增加(aHR 2.02-3.85;p<0.001-0.012)。

結論: 僅HBcAb陽性的HBsAg陰性的患者,激素治療後HBsAg的血清學換率為1.8%。乙肝病毒暴露和未暴露個體肝衰竭發生率都較低(1.1%:0.9%),均無死於肝衰竭或需要肝移植。

總結:1.在開始皮質類固醇治療之前,瞭解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狀態非常重要。2.已治癒的乙肝表面抗體陰性的乙肝患者,即HBsAg和HBsAb都陰性,但HBcAb陽性,在經過皮質類固醇治療後,將增加HBsAg血清學轉換的風險。. 研究發現,不論持續時間長短,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的患者,激素每日峰值>40mg等效潑尼松龍可增加肝炎再激活的風險,但不會增加血清HBsAg血清轉換的風險。4. 對既往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間斷進行肝臟生物化學的監測,對於早期發現肝炎暴發至關重要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病中心 肝病科 張霞 羅利婷 牛俊奇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