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壇一哥濟南“把子肉”出道記:一年可賣出30多億塊,身價漲了2元

大家好,我是把子肉!

近幾日,我的身價有所上升,原因是 “豬老闆”的價格漲了,所以我的出場費從原來的6塊錢升到現在的8塊錢。其實,我一點都不意外,畢竟我也算得上是“當紅辣子雞”。濟南人對我的追捧可不一般,基本上一天必須得見我三遍,否則格外思念。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一家生意興隆的把子肉店,大概一天能賣百餘斤甚至幾百斤把子肉。據官方顯示,濟南把子肉一年可賣出30多億塊,“連起來可以把地球包起來”。以每塊把子肉50g計算,一年30億塊也就是3億8千斤,相當於150萬頭豬豬的重量。

對於很多不喜歡吃肥肉的人來說,我把子哥絕對是你開啟新世界大門的絕佳選擇,保證入股不虧。而對於不喜歡吃瘦肉的人來說,當然我也不能強行“安利”你,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可以不愛我,但不能詆譭我。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以草繩捆之,以醬油燉之,入口即化,香而不膩”這是我的應援口號。

紅色是我的應援色,先開始我覺得紅色太過鮮豔,不太符合我平時低調的風格,但是我的粉絲們態度十分強硬,說什麼紅色是最能勾人食慾的顏色,哥哥用這應援色那是理所應當,當之無愧。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我把子哥從東漢末年起就開始出道了,帶我出道的經紀人有三位,他們仨是兄弟,大哥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性寬和,寡言語;二哥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眉臥蠶,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三弟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生若巨雷,勢如奔馬。

我的故事從他們遇見開始講起,這三人初次見面彼此惺惺相惜,決定拜把子,但是這三人十分注重儀式感,總覺得需要什麼東西來見證這番盛舉。巧了,剛好三弟是屠夫,主要屠豬。哥幾個拜也拜完了,就把豬肉萱花豆腐,弄在一個鍋裡煮。這便是我的由來。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在我漫長的“生涯”中,我發現我的形象過分粗糙,觀眾很難有記憶點,於是我決定轉型。

經濟公司從魯地請來專門的“造型師”,為我改造形象:精選帶皮豬肉,放入罈子燉,靠秘製醬油調味。

大改之後的我肥不膩、瘦不柴,色澤鮮亮,入口醇香,Q彈爽滑,深受食客喜愛,一下就火了,成為食壇常青樹。

這,就是我的出道史!

在食壇上,以“肉”為發展方向比較出名的除了我把子肉,還有東坡肉、甏肉和咕嚕肉。外界一直謠傳我們幾個彼此不合,“明爭暗鬥”,對此我有話說。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東坡肉,又名“滾肉”,圈內人稱:滾哥。北宋時期開始出道,經紀人是蘇東波,主要活躍在四川、江蘇、浙江這一帶。樓外樓每300克12塊8,五芳齋每200克25塊錢。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而甏肉,山東濟寧地區傳統名吃,出道時間是元朝,當時江浙客商來北方做生意,吃不慣北方菜,臨行前,總愛攜帶一些臘肉,同時燜煮一大壇滷肉,放入南方的豆製品再混上米飯,別有一番風味。在今天,甏肉米飯仍然被極多數濟寧及山東人所喜愛。身價倒跟我相差不多。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咕嚕肉,又名“古老肉”,圈內人稱“老哥”。出道時間是清代,當時在廣州市的許多外國人都非常喜歡食用中國菜。

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它的兩個傳說,一是由於這道菜以甜酸汁烹調,上菜時香氣四溢,令人禁不住“咕嚕咕嚕”地吞口水,因而得名;二是這道菜歷史悠久,故稱為“古老肉”,後諧音轉化成”咕嚕肉”。

雖然我與東坡肉、甏肉以及咕嚕肉的製作方式不同、發展區域不同,但我們各有千秋,都是“地方一霸”,咳。

後記:據《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42716億元,同比增長9.5%。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在各省區餐飲收入排行榜中,2018年,山東以3995億元的餐飲收入,成為中國餐飲第一大省,同比增長10.9%,佔到全國餐飲總收入的近10%,我想這其中我的功勞也是必不可少的。

閃電新聞記者 吳麗蘭 馮振弘 濟南報道

食坛一哥济南“把子肉”出道记:一年可卖出30多亿块,身价涨了2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