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或許你沒有聽過一折完整的崑曲,但你對那句“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一定毫不陌生。

這句話是崑曲《牡丹亭》中的經典唱詞,同時也高度凝結了蘇州的兩大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園林與崑曲。尋找崑曲的腳步,要從中張家巷14號的崑曲博物館開始。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穿過熙來攘往的平江路,中張家巷在邊上的分支小巷中,現在的崑曲博物館的前身是蘇州全晉會館,它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光緒五年,是由當時在蘇州做生意的山西商人集資共建的。

全晉會館建築構造精良,是蘇州歷史上眾多會館、公所中現存最完整、並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群。由於全晉會館作為大運河蘇州段的重要古蹟之一,入選為58個遺產點之一,因此崑曲博物館又是一個少見的“雙遺產”博物館。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一進博物館的儀門,便能看到崑曲曲聖魏良輔的雕像。今天我們將崑曲稱為水磨腔,就是魏良輔對當時的崑曲唱腔進行了改革,他將崑曲唱腔結合了南曲和北曲的精華,改良為了一種格律嚴謹,形式完備,聲腔音樂婉轉悅耳柔媚悠長的演唱藝術。

在魏良輔的雕像的兩邊,是崑曲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八位劇作家的畫像:沈璟、湯顯祖、徐渭、梁辰魚、洪昇、孔尚任、李漁和李玉,他們創作的《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一大批經典鉅作傳唱至今。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從崑曲史話展區到晚清民國崑曲展區,再到新中國崑曲展區,崑曲雖是百戲之祖,但幾經興衰。

從1956年“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到2001年崑曲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稱號,古老的崑曲又一次顯現了新的生命力,薪火傳承,蜚聲海外。

在昆博,除了瞭解崑曲的歷史,還有兩樣寶貝是你不得不看的。首先是堪稱鎮館之寶的寶和堂堂名燈擔。這件清末明初的寶貝,是我國目前僅存的一件“堂名擔”。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它的外形看起來像是一個稍大些的轎身,且裝飾的精美名貴。原來,堂名擔真正的用途是一個微型戲臺。

為什麼叫堂名擔呢?原來是因為“堂名”是崑曲藝人在普及崑曲中形成的一種坐唱演出形式,由音樂演奏和崑曲清唱組成,演員身兼多職,既要唱又要演奏。

從前蘇州大戶人家若有婚慶做壽等喜事,常請堂名班子到家裡來唱堂會,班主便將堂名唱臺拆卸後,用箱子挑到主人家,再將它安裝在主人的客廳裡,因此稱作為“堂名擔”。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演出時,堂名六七人三面圍坐在堂名擔裡的長桌旁,吹拉彈唱,以清唱崑曲戲文為主。 “寶和堂”堂名擔採用名貴的紫檀木、黃楊木鏤雕製成,雕刻異常繁複精美。白玉欄杆,鑲嵌了象牙珊瑚寶石等物。頂端懸掛的玻璃蓮花彩燈,更顯得富麗堂皇。

除了堂名擔, 在中國崑曲博物館內還有蘇州地區最精美的古戲臺。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古戲臺是戲臺區整個古建築群的精華所在,特別是戲臺上的穹窿一藻井項,大紅底色,鑲黑泳金,頂壁花板雕刻精巧,18條324只黑編媽淺雕相間著18條306顆金黃色舌頭圓雕,盤旋向上凝聚在穹窿藻井頂端銅鏡片上,使之能產生餘音繞樑音響效果的絕妙構思。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這座構造精美的古戲臺深得貝聿銘讚譽,也是昆博的一個主要文物和主要展演場所。它的後臺是按照《揚州畫舫錄》所記載,恢復了崑曲古戲臺後臺的佈置原貌,每週日這裡照例都會有崑曲表演。

比起現在在會所茶館裡去聽曲兒,你不如來這裡尋真正的傳統水墨腔,感受這份蘇式柔情。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崑曲博物館,到平江路深處一探崑曲的前世今生

不管你是否能聽懂崑曲的唱詞,似乎只是一些聽不清楚的咿咿呀呀聲。但無論是崑曲優雅的身段動作還是別有韻味的曲詞,都值得你好好花上半天時間消磨在這其中,體會真正的蘇式慢生活,從賞一曲崑曲開始。

每到黃昏伊始,望著這座古戲臺總讓人恍若隔世,令人不得不相信崑曲是有靈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