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提及反腐,歷來都是各個國家最為傷腦筋的重大問題。那麼,古代的反腐如何?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

乾隆盛世之下的第一反貪大案,對於該案件,乾隆皇帝的評價是:“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這到底是一宗怎樣的貪腐案呢?

第一,乾隆皇帝選定王亶望

乾隆39年,西北大省甘肅糧食欠收,糧倉儲備嚴重不足,為此陝甘總督勒爾謹給乾隆皇帝獻上一計:捐納監生。這個辦法簡稱為“捐監”,什麼意思呢?就是呼籲富裕人家的子弟積極捐糧,充實地方的糧食儲備,緩解經濟困難。而朝廷作為回報,給予捐助者“監生”的身份。何謂“監生”?就是最高學府國子監的學生,可以直接參加較高級別的進士考試,或者直接當官。所以,其中油水之大,複雜之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對於這種現象,清朝文人陸隴其在他的《魚堂外集》記錄了這樣一段話:這些目不識丁的傢伙,靠捐納當上了官,他們唯一的心思就是,想方設法地把本錢撈回來,心裡怎麼會有皇上和百姓呢?

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一代聖君”,他能不知道其中的貓膩嗎?答案是肯定知道的。那麼,明明知道這個“捐監”有弊端,為何還實施執行了呢?作為當時全球最富有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乾隆皇帝並沒有因為自己年歲的增加而無視財富的追求,相反他一聯想到每年要花費150萬兩購買糧食充實甘肅的糧倉,便不免地心疼了起來。

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所以,乾隆皇帝思前想後,看在金錢的面子上,一跺腳一咬牙,就同意了“捐監”政策。但是,乾隆皇帝並不糊塗,他是知道如何規範或者預防貪汙現象發生的。他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只能捐“本色”,不能捐“折色”;這裡面的“本色”就是指糧食,小麥大豆等;而“折色”就是指銀兩。乾隆皇帝認為,只交糧食,而不收銀兩,貪官就無計可施,無從貪汙。

第二,給陝甘總督勒爾謹派一個靠得住的甘肅布政使,布政使也叫藩司,是掌握一省的財政大權的官員。對此,乾隆皇帝要求,此人一定要有財務能力,而且還要有甘肅的工作經歷,最為重要的是此人一定要清廉務實。乾隆皇帝思考了許久後,最終選定了一個叫王亶望的官員。

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王亶望,山西臨汾人,舉人出身,按照乾隆皇帝的要求,一有財務能力,現任浙江布政使;二有甘肅工作經歷,做過甘肅的知府;三要求清廉,王亶望的父親王師曾經做過江蘇巡撫,為官一生,兩袖清風,正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所以乾隆皇帝認定王亶望一定是清廉的官員。

但是就是這個王亶望,讓乾隆皇帝的判斷出錯了,因為乾隆皇帝忘記了王亶望的官是花錢捐來的,並不是憑藉真才實學考來的。

第二,全省官員貪汙

也許是花錢捐來的官,對金錢有著很特殊的價值觀,所以,王亶望一來到甘肅,便馬上與陝甘總督勒爾謹密謀,私自改政策,只能收“本色”為只收“折色”,光明正大地收起了銀兩。按照清政府的規定,一位捐生要想當監生,每一個人要捐43石,就是3噸多糧食,而王亶望直接改收銀兩55兩,如此膽大妄為,居然敢把乾隆皇帝的聖旨當成空文,王亶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讓人意料不到的,更為大膽的是,還在後面呢。

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王亶望八月到達甘肅,三個月後,在例行的彙報工作中,他就向乾隆皇帝描述了“捐監”的戰果。因為沒有收糧食,所以數字只能亂造,他把所收的銀子進行了簡單的換算,然後就這樣寫到:共收監生兩萬名,糧八十餘萬石。乾隆皇帝看到王亶望的奏摺後,很是高興。

不過,冷靜一下後,乾隆皇帝又起了疑心,因為甘肅一年的糧食都沒有80萬石,這麼短的時間裡,依靠“捐監”,怎麼可能一下子捐糧80萬石?再說商人重利,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小小的監生學位,不辭辛苦地運糧到達甘肅,要明白,其中的車馬人工運費也是大出血啊?

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所以,乾隆皇帝馬上派出了欽差大臣去甘肅調查,結果一無所獲,根本沒有發現任何破綻。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乾隆40年開春,蘭州官倉燈火通明,貴客駕到,若干一二品官員走走看看,比比劃劃,領頭的官員是欽差大臣刑部尚書袁守侗。他的調查極為仔細,也極為苛刻,但結果依舊是一無所獲。只見眼前的糧倉個個飽滿,處處冒尖,一片豐收景象。袁守侗一看,只能讚不絕口:“好,好啊!”

明明只收了銀兩,沒有收糧食,怎麼會如此豐收景象呢?原來,玄機就在這些糧倉的器皿之中,外面上一層是糧食,裡面卻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清朝第一反貪大案是什麼?“捐監”是什麼意思?為何全省官員貪汙

調查風波過去後,王亶望馬上開始了第二步的行動“冒賑”,因為這些錢需要洗白,如果直接貪汙,那就是自尋死路了。為此,他想出了一個辦法,拉屬下官員們下水,發展為“群貪群利”,首先,在甘肅的災害統計上做手腳,慫恿下屬謊報災情,侵貪賑災款,這就是“冒賑”。其次是如果哪個下屬自命清高,不積極參加,就不給他所管轄的地區撥款,最後慢慢地發展成為誰會來事,給王亶望的錢多,他所管轄的地區撥款就多。如此一來,甘肅全省的官員都成為了貪官,如果不貪,你便無法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