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了,平時挺清閒的,最近領導有意向提拔我做副科長,科長才30多歲,我該怎麼辦?

平沙落雁6


雖然你已經是45歲了,但領導還安排你在30多歲的科長下面做副職。我認為:你應該打消一切顧慮,走馬上任。為什麼呢?我的理由是:

在職場上,一般來說,比較聰明的、善於管理的、優秀的領導,他在用人方面都是喜歡採用“三三制”的方式。什麼是“三三制”呢?就是在用人的過程中,三分之一用能人、三分之一用自己身邊人、三分之一用庸人。現在的領導都很聰明,他們知道如果把這三種人用好了、安排好了、領導班子的結構架設好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就會大大提高。

我不知道你在領導的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也不知道你是一個在上述的三個類型中的哪一類人,因此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想法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1、領導只能用三分之一的能人,而你恰恰又是一個單位裡的能人

領導用能人,當然是為了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的智慧創造更多的財富,讓他們帶領其他員工好好工作、提高效率。到了年終寫總結的時候,就有了更多的談資、有了談資就是有了政績、有了政績之後,他在仕途上就會青雲直上。

但在一個單位裡,領導又不能用太多的能人,領導班子中能人多了就不好管理,甚至會出現很大的內耗。如果真的出了內耗,上面的領導是很頭痛的,整天要處理“能人”們之間的關係,就沒有更多時間做別的事情啦。因此,領導只能用三分之一的能人。如果你是單位裡的能人,上任之後就能架空30多歲的科長,全部科員都得聽你的。所以,我認為:你應該打消一切顧慮,走馬上任。

2、領導喜歡用三分之一自己身邊的人,而你恰恰跟領導的關係又是很親密

所謂自己身邊的人,就是指自己信得過的人、與自己關係比較鐵的人、能夠把重要的、私密的任務託付給他的人。雖然他們的能力不一定強,甚至做人也不是很地道。但是,關係鐵了,也就會十分信任了。所以,這些人在提拔使用時,最吃香、最容易被領導看中。尤其是在財務、人事等重要的崗位,一般都是自己身邊的人。如果你是領導身邊的人,那麼你上任之後,很多重要的工作領導都會交給你的,而不是交30多歲的科長。所以,我認為:你應該打消一切顧慮,走馬上任。

3、領導喜歡用三分之一的庸人,而你恰恰又是一個專業技術能力平平的普通人

庸人有庸人的優點,那就是喜歡圍著領導轉、喜歡說領導愛聽的話、喜歡給領導抬轎子。對於大多數的領導來說,都有這樣的偏好,都是喜歡庸人們對他的吹捧、對他的讚美,領導緊張的神經需要靠這些人來調節。領導只有用庸人,他的心裡才能隨時都有暖流、心情才能夠舒暢、工作效率才能高。雖然你是一個專業能力平平的普通人,但是如果上任之後把領導弄爽了,那你就是一個對單位有重大貢獻的人,甚至你的貢獻比30多歲的科長還要大。所以,我認為:你應該打消一切顧慮,走馬上任。

總結一下:

領導願意提拔年齡偏大、平時挺清閒的你,到一個比自己年齡小那麼的科長下面做副職,要麼你是一個單位裡的能人、要麼你是一個領導身邊的人、要麼你是一個專業技術能力平平的普通人。但我覺得前面兩種的可能性不大,否則早就提拔了。最有可能的是最後的一種。領導提拔你,是想搞平衡領導班子成員的結構,有利於自己工作的開展。不管是哪種情況提拔你,我都是認為:你應該打消一切顧慮,走馬上任。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你認同,請點贊、收藏和轉發。如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我是[老廖說職場],歡迎關注我。經常看我的回答,可以讓你在職場上少走彎路,也可以讓你更早成功。


老廖說職場


40多歲去讓你當副科長,有這樣幾個可能。

第一,科長跟領導應該關係不錯,然後看中的是你與世無爭的心態,所以拿你當副科長做個傳聲筒,說白了,為了加強一把手的科長的權威。如果你聰明,在副科長崗位上老老實實做你的傳聲筒幹幾年,之後轉一個正科虛職算是完美到站。

第二,這個位置有領導不喜歡的人想競爭,然後領導不想讓這個人做,所以拿你出來頂對方,如果你坐上副科長這個位置,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招惹了仇家。

第三,領導在為他下面的人鋪路,我想你們應該不止一個副科長,如果有兩個副科長的話,一個是年輕的,然後一個是你這種年齡大的,如果下一步競爭科長的話,那肯定是那個年輕的有優勢,而你只是陪跑。

第四,有人想做你現在需要做的工作,或者是你現在做的工作領導,不太滿意,他需要有更得力的人來接手你現在的工作,而然後把你調到這個副科長這個職務上。

第五,領導可能對科長不是很滿意,換句話說科長不是領導派系的人,所以他需要你來制約科長,或者是盯著科長。

目前為止,我能想到的只有這5種可能,也許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事調動,但是其實領導心裡面考慮的很多很複雜,一定要考慮好,當這個副科長對於你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然後再做決定。


淡定的簡約


你好!45歲了你更應該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2019年6月公務員法改革為你這個問題的答案增加了變數,在決定前你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或許就有答案了。


一問組織是否確實沒有其他選擇。領導有意向提拔你是出於工作的考慮,還是感情的平衡,有沒有其他人選,還是看你年齡大了要照顧一下。總之,組織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卻無人選了,你就坐到位置上去吧。

二問家庭事業的主次。45歲的年紀也是孩子、老人正需要你的時候,你提不提這個副科長對單位不太重要,對於你的家庭影響大些,工作重了,應酬多了。

三問待遇有無變化。公務員法改革後職級並行,提不提副科你的待遇不會有太大變化,也不要指望提了副科就有多少額外收入了,平淡處事,清廉為官,到了這個年紀犯不著去冒險走鋼絲。

不知道以上回答能否滿意。


純手敲,多鼓勵。


矛盾是貓


幹部年輕化,最早是由鄧公提出來的,想當年朱總理在國家發改委提拔任用的時候,都因為年齡問題,被排除在外,最後作為特殊人才提拔起來的。在機關事業單位,處級以下單位年輕幹部是指35歲以下,當然處級、廳級定義又不一樣。如果過了35歲以上,還沒有被提拔任用,基本上前途發展就非常有限了,即使過了35歲被提拔,什麼大器晚成等整合,在機關事業單位非常少見。想成長為更高職務,甚至獨當一面,機會都變得非常少了。

到45歲以後,對於黨政機關的公務員來講,如果沒有被提拔為副科級以上幹部,縣區級以下按“職級並行”,也享受了副科級待遇。縣級以上今年6月份以後也會享受主任科員待遇,要不要提拔,或者能不能提拔,對個人前途影響不是很大,對個人工資收入影響也非常有限。人過中年,能力和業務都在走下坡路,如果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有機會可以擔任實職崗位,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否則的話,從事一些具體的業務性工作,會更為妥當。

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後,領導職數設置十分嚴格,領導職數也越來越少。再加上已經公佈等待6月份正式實施的新《公務員法》,取消了“副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各級黨政機構都遺留了一大批失去了職務的領導幹部,對近幾年職務提拔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有機會,還是要珍惜。


公事吧


怎麼幹?幹啊,40多歲,心態和工作跟一個老漢一樣,我最看不起就是這種混日子的人,三十多歲、四十多歲,擺資歷,跟老佛爺一樣,整天混日子,過的窩囊頹廢,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我如今四張,也只是婦科,而且,已經幹了5年了,不過,我不管是幹業務,還是幹管理,永遠保持激情和戰鬥精神,絕對不會混日子,也是單位管理和業務的核心人員。

當你在單位混日子,既是對自己的傷害,也是對同事的傷害,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你不好好幹,就是把活推給其他人,給其他人增加負擔。何況,你混日子,就是被邊緣化,徹底被淘汰。

我在沒有走上管理崗位前,是單位的業務骨幹,當時領導要讓我當部門主任的時候,我也曾猶豫不決,因為,一個人,幹好自己分內工作就行了,沒那麼多事,也不會那麼辛苦,也不用動不動就加班加點,也不會經常被領導訓斥。

那時候,我享受的是婦科級,當我猶豫不決時,領導說,難道你年紀輕輕的,一輩子做業務骨幹嗎?你不想往上升嗎?作為男人,必須要不斷朝上走,才有前途,為何不嘗試下呢?為何就不能突破自己呢?

聽了領導的一番話,我把活接下來,從最初負責六七個人的部門,到如今,19人的大部門,是累,各種協調管理、各種開會、沒完沒了的忙活,工資也跟自己業務骨幹時,差別不是太大,即便如此,我依然繼續幹。

當你負責一個部門的時候,和你一個人吃穿不愁的時候,完全是兩回事,你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智慧智商和綜合能力,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這是你當一個普通科員,和管理一個部門,特別是大部門,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何況,一個男人,一輩子,當一個普通科員,沒有職務,一直起不來,只能說,一輩子,活的太壓抑、窩囊、鬱悶和壓抑。

一旦你進入體制內,如果就過那種溫水煮青蛙、死水一般,沒有工作激情、沒有工作動力、混日子,這種男人,說白了,就是沒出息,如今,在體制內,這種男人,還不少,破罐子破摔,老婆如果心態不好,就會埋怨,最終導致情感不和睦而離婚。

我不知道未來咋樣,但我會一直充滿激情地幹下去。包括我媳婦,一個人,主管將近一百來號人的單位,雖然苦痛,但樂於其中,痛並快樂著。因為,只有這樣,你不是渾渾噩噩,大學沒有白上,也實現自我人生價值,你也不會混的那麼頹廢和沮喪。

所以,不管你是45歲,是副科長還是正科長,沒關係,有機會,就好好的幹,像個男人一樣戰鬥下去,管他科長是年輕人還是老人,管他是男還是女呢,幹好自己的活,配合科長做好工作就可以了,我們單位,女領導多的去了,年輕人管老人多的去了,正處級的男領導,就30多歲,下面各部門很多是老漢,四五十歲,難道不活了?

而且,女大領導多的是,有一半處級都是女的,有什麼不平衡和奇怪的呢,心態平和了,一切就解決了。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給一個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人當副手,題主應該是覺得面子上過不去,還是不想打破原有的清閒的日子混到退休?

我有個中學同學畢業後一直在著名的三甲醫院設備科,雖說身體不好,二十幾的時候也曾熱血沸騰、積極進取過,後由於站錯隊,原先的頭下去後,樹倒猢猻散,她就再也沒有過上進心,三十歲不到就嚷嚷著等退休,她這輩子就這樣了,保重身體要緊。

同學小聚聊起單位的事,滿滿的都是職場宮鬥計,看穿了一切的表情。在她們醫院只要不犯嚴重的錯就可以一直幹到退休,所以混日子度清閒成了她職場哲學,也每次勸我們工作不要太認真、不要太賣力,一切都是空的、假的,只有身體是自己的。

我每次都笑而不答,也許這類人真的的不在少數。年輕時也想成名立業,不管什麼原因,一擊不中後,主動選擇清閒工作狀態,以希維持到退休。並將這個狀態以“一切都是空的,唯有身體是自己的”虛空論來遊說他人,也許他們是更多的事安慰自己的失落。


題主的這次被領導有意向提拔,無非有如下原因:

一、資歷熬到,平時與領導與同事關係都不錯

在退休前給個“榮譽”安置,算是多年“苦勞”的回報,便於今後退休金與福利方面的優惠。

二、對科長的牽制

科長可能與領導在工作上有分歧,領導有意提拔一個平時不攬權又比較親近的人進行制衡,好讓領導的意見在科室徹底落實。

三、佔位

可能有你領導不想看到的人對做“副科長”有濃厚興趣,你領導把你這個平時清閒慣了的人,搶先佔位,這樣的任命對你領導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四、加強對科長權威的支持

由於題主一向不熱衷於權位,又與領導關係不錯,提拔你後,可以增加科長的威望和執行力度,幫助科長儘快有更多建樹。

題主也知道科長才30多歲,年輕,可能不服眾,用一個支持他的老人來增加他的權威。


題主該怎麼做呢?


不管怎樣不要佛了領導的意願,不然45歲了連最後的清閒歲月也不會再有了。縱然你再沒有進取心,也要先接下來,再根據領導提拔你的意圖權衡操作後續工作。

A、 如果領導只是犒賞多年來的“苦勞”,不妨坦然接受,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不會影響到你原有的“清閒”。

B、 如果是制衡需要,你則需要考量一下是否願意去做或做到什麼程度?這個要題主靜心問問自己的本心。

C、 “佔位”,儘可以安安逸逸地去佔,只要不多事、不做錯事和以前沒有什麼區別。即使今後有人事變動,不是還有“不得已”一說嗎?

D、 如果是為了加強對科長的支持,最好還是老老實實聽領導安排,發揮老同志的作用。清閒了一輩子,也該為企業做出點應有的貢獻,不是嗎?

當然,領導的意圖可能有很多種,只要不是負面中傷人的,題主儘可以應承下來,提拔後題主可以根據領導的真實意圖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至於科長的年齡,你根本不用去計較,他這麼年輕坐上這個位置,除了有特殊資源就是有真才實學加實幹,這樣的年輕人不值得一個老同事敬重嗎?



作為一個在職場努力工作了20多年的職場老人,我非常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職場經驗與案例,幫助大家走出職場困惑。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各自的職場心得和疑惑,我也會將盡力解答大家的疑惑,謝謝!

葛曉惠2


在機關事業單位幹到45歲,基本上是“老油子“了。這個年齡段公務員,要麼已經走上領導崗位,要麼就像題主這樣,無官一身輕,早看透一切,把工作當副業,把副業當主業,純粹是為了混口飯吃的。此時領導要提拔你,讓你給年齡比你小很多的人當副手,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比較難以接受,但在小公看來很正常,大可欣然接受。

1、體制內有職位永遠比沒有要好。很多人說現在的官有什麼好當的,那純粹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你讓他有一天坐上領導崗位看看,保管是另外一種講法。體制內等級清晰,混個一官半職雖不見得有很大權力,相反可能還會增加很多責任,但至少可以贏得尊重,不至於被所有人人呼來喚去。在職場,這也是一種自保的方式。

2、領導提拔你是對自己的肯定。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領導提拔你,就是對你的認可,沒有特殊原因,一般不能拒絕,否則可能會被領導認為不識相,那樣的話,你以後也不可能再有輕閒的好日子。再說了,這是領導主動提出了要提抜你的,又不是你求爺爺告奶奶要的,什麼都不花,不廢吹灰之力就得了一個副科長,而有的人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都得不到,這樣的便宜還有什麼考慮的?

3、給比你小的人當副手不丟臉。職場就是個生物鏈,優勝劣汰,能者上,有先也有後,領導比你年輕很正常。別說45歲,在縣裡有的50多歲還給三十多歲的領導打工、拎包,幹這幹那,照你這樣想,他們不是更丟臉了?!小公看他們幹得也蠻歡的嘛。凡事放平心態,別把面子看得過重,在體制內,想要有面子,逮著機會就要上,只有佔了上風,人家才會尊重你,也才能真正贏回你所謂的面子。

一句話,有提抜,就上吧,別想那麼多了。在45歲才提,說實話也夠矬的,縣一級還可以理解,如果是市級以上的機關事業單位,就要好好反思自身問題了。


80後小公


45歲了,看問題也理性、現實了。遇到這事兒吧,關鍵還得問自己圖什麼?

1、收入?從科員到副科長,收入可以增加多少?收入增加很多,可以考慮啊!

2、地位?身邊同齡人,同單位中,象你這樣年齡、工齡的,大部分的職級是什麼的?如果沒有凸顯太多,也淡不上什麼地位,對吧?

3、自由?做一般科員,對工作負責、對上級負責,問心無愧;當上副科,“承上啟下平行間”,責任大了,要“照顧”的人多了,是不是少了點自由?

4、成就感?正常情況下,正職是作規劃、決策的,副職作執行、推廣的。雖說職務高低和年齡無關,但讓一個小自己十幾歲的上司來決策、指導,讓近中年的副手來執行,總覺得畫風有點不那麼和諧。這樣題主你有成就感嗎?

5、前途?你單位的管理崗的年齡限制是什麼樣的我不清楚,你45歲上副科,就算一路平步青雲,到一定時間一定職級,年齡也是硬傷啊,對不對?

雖說有志不再年高,但也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沒有什麼能隨隨便便成功,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說服自己理由,那還是不做這個決定。


冷暖職場


45歲了,還沒職沒官,平時還很清閒——

領導正好拿沒什麼野心、也沒什麼前途的你,來頂著那個位置,讓別人斷了心思

領導要想辦法讓科長站穩

30歲的科長,畢竟業務能力、政治經驗有限,容易被忽悠、被欺負、被利用,很容易翻車。

當然,也不排除科長本身有其他的問題,或者說科長被調到其他單位去了。

——科長的位置空出來,就需要有個人頂上去。

在這種時候,年齡、能力等條件符合的副科,就有很大的可能接任科長,成為當家作主的那個人

為了幫助這個需要幫助的“後進正科”,也是為了將來萬一有事科長的位置不至於落到別人手上,領導也是操碎了心。

為從根本上杜絕這種事(當然,思想是杜絕不了的,但可以設置障礙,比如把“副科”的位子佔住,絕了有心人的這條路),提拔一個根本沒晉升可能的人,佔住這個位置,讓別人想製造機會也缺乏條件,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在職場這個充滿競爭的地方,最怕的是“起了心思”

一般來說,當基層群眾的時候,對於過高的職位,是不想的——那個位置離自己太過,遙不可及,想都不用去想。

但如果提了一級,當了官,慢慢的增長了“官智”,同時得到了許多在群眾位置上沒有“便利”,如資源、尊重,人心,就慢慢發生了變化。

“副手”離“正手”只離一步,且一般說來能力相差並不大,所差不過運氣和背景而已——慢慢的,“副手”越來越想結束仰人鼻息的生活,坐上主官的位置。

如果這“副手”年富力強,業績閃耀,群眾基礎良好,萬一正科的位置出現問題,那他很有可能就此“上位”——這是脫離領導掌握的,是他不能忍受的。

所以,別覺得這是天降的好事,只是“順”“理”“成”“章”而已。

...

該怎麼辦?

這要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具體愛好作出分析:

...

如果經濟壓力大,那可以接受

雖然提一級加不了多少錢,但畢竟也是錢,還是應該接受的。

而且職位提升以後會得到一些以前沒有的好處,也還是值得的。

如果生性淡泊,喜歡輕鬆的生活,那沒必要幹

做管理職是一件讓人撓頭的事,尤其是說了不算的副職,更尤其是上面是一個小年輕,想必平時的日子不會好過。

而且有了“官職”以後才會深刻理解“身不由己”的含義。那個時候,要迫使自己去搞關係、巴結人、搞大局,總之,比做群眾心累多了。

如果題主對人性已經看得較為透徹,且喜歡輕鬆的生活,那沒必要接受這個事情。

...

如果想體驗一把“不同的人生”,那可以接受

做官也是一種奇妙的體驗,雖然只是副職,但“附加產品”(尊敬(恭維)、福利(禮物)、機遇(晉升)等等)總是讓人沉醉的。

題主如果想體驗一下,不如接受,乾乾玩玩。

即使提拔了,也要有隨時被弄下臺的覺悟

如前所述,領導提拔副科,主要是為了“佔坑”。他可以讓這個坑一直留著,也可以換自己更喜歡的人來。所以…

此外,副職如果遇上個不是東西的正職,那他就是背鍋的不二人選。由於權力的懸殊,一般來說,副職最終都得含著眼淚把鍋背了。

所以…

總之,對於一個四十多歲且“平時工作輕鬆”的人來說,提個副科,好像不值得有太大的猶豫,按自己的心情走就行。

畢竟,在這“不惑”的年齡,許多事已經不值得激動了。


也許雜談


都這把年紀了,清閒一輩子了都過來了,猛的想起要做官了,快算了吧,年輕時候幹嘛去了,現在四十五了整個副科長,負的可不是一般的責任,還有一個比你年輕十幾歲的領導在哪裡壓著,再過幾年就退休了,你能升但哪裡去能蹦躂哪裡去,快算了吧安安穩穩繼續清閒下去直到退休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方式,因為你年輕時候不努力不上進,現在年紀大了卻想起上進了太晚了,你的才能和情商也不允許你去那個崗位,你去了那個崗位就是自取其辱,自尋苦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