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从景德镇上、下高速,整洁、美观、大方的四道“城市门”巍然屹立,让人们可以领略到唐代、宋代、清代徽派、民国工业四种建筑风格,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彰显出景德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今在城区开车,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漂亮,不少司机感言: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景德镇的交通网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东西不畅、南北不通”的局面得到基本解决;

出门打滴滴、扫描二维码骑走“小电驴”,已经成为景德镇年轻人在市区出行的一种新风尚,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智慧交通”越来越方便着人们的生活;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通过这一个个剪影,可以折射出70年来我市交通出行的沧桑巨变。

曾几何时,山乡郊野闭塞难行,航道码头亟待整修,出趟远门是拥挤、缓慢、闷热、一票难求的绿皮火车。如今,市民出行可以坐飞机、乘高铁、上高速,实现“中午还在瓷都吃冷粉,晚上可以在魔都逛外滩”。

当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正全力推进鱼山码头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好这一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桥头堡”,重振昌江黄金水道雄风。该局在完成《景德镇港总体规划》编制、景德镇港鱼山码头工可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全力以赴抓进展,早日完成码头建设,早出效益,为将景德镇“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民生得改善,交通来开路。7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交通部门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三个五”战略行动,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平,推动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提升服务水平 以满意度和舒适度为孜孜追求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景德镇南大门

今年中秋节,2019景德镇国际陶瓷灯会在风景秀丽的昌南新区如意湖畔举行,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主题展区、一盏盏流光溢彩的瓷灯,令观赏者流连忘返。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照顾那些没有车或者不愿意开车前去的市民朋友,市交通运输部门推出5条公交定制专线,直达灯会现场,让大家“来去自如”。

这是市交通运输部门优化服务的一个缩影。从瓷博会到陶瓷灯会,重大活动举办到哪里,公交车就开到哪里。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景德镇到婺源的客车行驶在高速上

提高广大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是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此,市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投入使用视频营运指挥中心和“12328”服务中心,对全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实行实时动态监督,24小时无间断受理咨询、建议、投诉;市公交有限公司、长运公司利用网络平台先后开通掌上微公交、长运订票APP和长运自助取票服务。

全面开展路域环境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为广大市民打造更优美的出行环境。主动协调公安、城管、公路、交警等部门,多方联动整治公路路域环境及交通秩序。同时,强化联合执法,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对违规车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始终保持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高压态势。

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诚信建设工作。对道路运输企业开展质量信誉考核,建立交通行业诚信“红黑榜”,开展景德镇市道德模范礼遇卡暨关爱礼遇行动,2018年,考核普货运输企业99家,先后开展了5个阶段不合规运输车辆退出工作,共清退不合规运输车辆1314辆,清理无效营运车辆2519辆。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非法营运。该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系统单位督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积极开展扫黑除恶宣传和线索摸排,组织精干力量联合交警、公安部门在高铁北站和西客站严厉打击出租汽车违规运营和黑车非法营运乱象,对违法违规乱象坚决惩处,净化营运环境,让广大市民出行更有安全感。

打赢脱贫攻坚 “四好”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景德镇西大门

眼下,天气转凉,每逢周末,不少市民都选择到浮梁县蛟潭镇郊游。“从想去到能去,背后是我市农村公路的大力建设。”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对蛟潭至礼芳旅游公路等道路进行了改扩建。

路一通,市民下乡游玩更方便,“乡货”进城更容易。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新能源公交车辆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镇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职能,市交通运输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要致富,先修路。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对全市18个省级贫困村、102个市级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组需建设项目情况逐村逐组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每条线路都采录了电子地图并实地察看已建项目通畅情况,完成了192个项目310.6公里的建档立案工作。市交通运输部门表示,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所有村民小组通一条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的目标,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局拓展扶贫路共同奔小康。系统4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全部进村入户“结穷亲”,定点定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并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投入13.2万元与历居山茶厂合作,壮大村集体收益让贫困户享受分红,户均每年分红700元。同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优势,为挂点村硬化道路、修建桥梁。该局定点扶贫村中6户11人已提前实现脱贫,确保贫困村民小康路上不掉队。

发展智慧交通 城市客运转型升级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景德镇北大门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去一趟南昌,以前坐绿皮火车要6个小时,不仅花时间,人也坐得累。”60多岁的市民葛大爷说。

如今,他的孙子在南昌上大学,不仅有动车直达、客运专线,还可以“网上拼车”,2个小时就能到达。

爷孙两代人去南昌的交通变化,折射出我市城市客运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4775.3公里,公路密度为87.99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动车可直达上海,飞机航线到达的城市10余个,海陆空立体交通日益形成。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游船画舫

据介绍,截至2018年,全市公共交通完成营运里程1512万公里,切实做到了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就延伸到哪里,与景德镇高铁站同步开通高铁公交专线5条;先后开通多条公交专线服务瓷博会、省运会,组织出租汽车为省运会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免费服务;新增3条直通新行政服务中心公交线路,群众办事更高效便利。2017年将老年优惠卡的年龄从70岁扩大到了65岁,惠及全市7万名老年朋友,并在乐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3000余万元对乐平公交系统进行了改造,乐平市民公交出行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当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正全力推进鱼山码头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好这一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桥头堡”,重振昌江黄金水道雄风。完成高铁站及里村站充电桩、停车场等配套建设,昌南车辆保养场项目全面完工。投入1900万元购置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40辆,开通了景德镇市区到浮梁县城至瑶里旅游公交专线,调整优化公交线路9条,每日加密城区主干道公交47班次,实现了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中交通惠民的目标。在智能交通发展方面。全省驾驶培训监管平台与公安考试系统成功联网,全市驾培机构计时培训终端系统全部安装到位,公交一卡通平台建设全面完成,提前实现了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目标。网约车、出租车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台了《景德镇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依法依规推动网约车政策落地,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双创双修”引领 文明交通蔚然成风

每年高考期间,全市公交出租免费为考生提供服务,受到考生家长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而这也是景德镇公交出租连续16年的爱心延续。

自全市“双创双修”工作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发挥自身优势,高标准、严要求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双创双修”工作,扎实开展路长制、健步走等活动。克服多重困难,同相关企业一起出实招、破难题,对标对表开展“双创”工作,先后改造升级智能公交站台167座,完善公交车辆公益宣传300余辆,多方联动、持续加压,成功实现了公交车辆、公交站台、出租汽车公益广告全覆盖。

建好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桥头堡” 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景德镇东大门

打造城市流动风景线。大力营造出租车行业转作风、树新貌、促发展的浓厚氛围,筹集专项资金为全市762辆出租车按1:2的比例免费更换座套,大力宣传“与世界对话、与文明同行”瓷都特色。同时,在景德镇电视台、瓷都晚报和微信公众号上分别设立曝光台,每半月将违法违规运营出租车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曝光,在提升执法震慑力的同时打造文明出租,不断扩大“双创双修”宣传面和影响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0年的交通发展成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定“交通强国”目标,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贡献交通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