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8g(3200MHz)的內存條和兩條4g(2400MHz)的內存條哪種好?

言之有俞


對於內存來說,容量往往對電腦的性能和流暢度影響是最大的,一條8G和兩條4G組成的內存總容量是相同的,所以在容量上兩者都是一致的,因此在內存容量一致的情況下就要看內存帶寬的性能差距,一條8G內存只能組成單通道內存,但是兩條4G內存就能組成8G雙通道內存,內存帶寬直接翻番,所以在這方面的性能一條8G顯然不如兩條4G。

內存頻率也會直接影響內存帶寬的大小,即使這條8G內存的頻率有3200mhz,也無法達到兩條4G 2400mhz雙通道內存的帶寬,所以綜合性能表現肯定還是兩條4G 2400mhz內存組合更好。

但是目前來說4G單條內存已經接近退市,早已不是市場的主流。因為一般的主板都是隻有4個內存插槽,所以節省內存插槽很重要,否則當內存不夠時可能就不得不浪費內存條,本著這個原則,我建議還是購買兩條8G內存組成雙通道,現在內存價格便宜,8G內存才不過200多元而已,性價比絕對比4G內存要高,如果你將來拿4條4G內存組成16G內存規格的話,穩定性還不如8G*2更好。


嘟嘟聊數碼


很有幸能幫你解答這個問題,電腦小白買內存條有個誤區,那就是判斷一個內存條的好壞只看它的頻率有多高,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內存條在眾多電腦配件種的地位雖不如CPU那麼重要,但是它卻肩負著電腦運行以及數據傳輸的速率的重擔,是數據交換的”中轉站“。質量不好的內存條容易出現藍屏死機卡頓的現象,擁有一個質量好的內存條能保證你係統運行的穩定性。

買內存條的需要考慮的方面包括顆粒,頻率,時序。它們的重要程度依次為顆粒>時序>頻率。為什麼我會說顆粒是最主要的呢?顆粒的好壞不僅能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也決定了它能達到多高的頻率。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內存條有三種顆粒,分別是原廠片,白片和黑片。

原廠片為晶圓工廠生產線上下來並通過了質量檢測,質量最好,價格也最貴。白片則是封裝後的原片中再檢測到有瑕疵的顆粒,然後淘汰下來的垃圾。最差的是黑片,屬於淘汰報廢片,目前市面上很多山寨小廠以超低價格賣的內存條基本都是用的黑片顆粒。特點是低價大內存,穩定性極差,可能不到半年甚至幾個月就沒用了。

時序差不多就是延遲的意思,同頻率同容量的內存,時序越低性能越好。但不排除有些內存條時序太垃圾,實際性能還不如頻率低一階的時序好的。芝奇/威剛2666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時序達到了驚人的C19,實際性能比2400頻率C14的內存還差一點。(查看內存時序的方法如圖所示)

有些內存條雖然上機顯示是2400MHz,但是卻支持XMP功能,也就是內存條超頻功能。這個功能需自行去主板打開,不然的話買到超頻條也只有2133Mhz或2400Mhz。如果題主的處理器是英特爾,那買單條和雙條內存的差距都不大。但如果是AMD銳龍處理器,則買雙條組雙通道更好,畢竟銳龍處理器對此有很大的加成。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酷漫遊戲迷


在開機後,包括操作系統在內的所有需要馬上運行的程序和資源,都會從硬盤之中調入內存,然後再由CPU執行,再從開機一直到關機,內存一直都充當著中轉站的角色。

內存的參數中最被我們所熟知的當屬容量,此外,還有頻率,通常頻率越高,價格也越貴,內存訪問的速度也越快,當然還有顆粒延遲,等其他參數一般消費者並不會關注。在實際中具體的訪問內存頻率是由內存主板和CPU 3者決定的內存上標註的頻率只代表他可以支持的最高頻率。開機後,這三者會協商一個都支持穩定的最高頻率運行!



通常的主板上有兩個內存插槽,一個插槽代表一個通道兩個也就是雙通道,當全部插入以後,內存會啟用雙通道,理論上來說,雙通道會比單通道內存要快不過並不會成倍的增加訪問速度,如果你以後還需要升級內存容量,建議選擇8g一根以便於以後擴充內存容量如果你沒有擴充內存的需求那麼可以選擇兩根4G組成雙通道。


風來了156


你好,建議8G 3200的條,3200主頻的比2400主頻的要快(當然一般使用試不出來的),主板一般為兩個內存插槽,留出一個後期可以升級。另外買內存條的時候要先看好自己的主板最大支持多少主頻的內存,要不然,會浪費的。


老G說機說遊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da7b00097bd222c12130\

李小悅


為什麼不再買條8g 3000的?買8g的吧,以後還有升級空間,也夠用了


跳跳愛跳跳


買一條8g的吧,防止以後不夠用又想升級,把兩條4的浪費了,還是推薦8g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