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民國時候,村裡老道士精通奇門遁甲的那些事兒

解放前,村裡曾有個姓劉的道士,人不錯,就是脾氣有點倔犟,於是人們就取了諧音,叫他牛道士。

這牛道士在村子不種莊稼、不幹活,平時裡就給人看風水,擇吉日,治邪症為生,日子過的瀟瀟灑灑。

牛道士學過奇門遁甲,會很多法術,他剛回村子那幾年,村裡人還不知道他能耐,很多人都被他捉弄過。

(一)

牛道士嗜酒,有一次趕集去酒館打酒,見到幾個熟人已經在酒桌上推杯換盞喝的興起,於是坐下也跟著喝了幾杯。

酒過三巡,牛道士已經有了幾分醉意,這時候才想起把酒葫蘆給老闆,讓他給打上兩斤包穀酒。

那酒館老闆看牛道士眼生,又朦朦朧朧喝醉了酒,心裡起了小心思,兩斤酒給少了二兩!

臨走時,牛道士晃晃悠悠接過酒葫蘆,打開就往嘴裡灌了一口,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於是拿在手裡掂了掂,大聲嚷嚷著轉身對老闆說:“你這酒不夠數,少了我二兩!”

酒館老闆沒想到牛道士那麼厲害,用手都能掂量出數來,可當著那麼多人面,哪能承認自己缺斤少兩,於是不停辯解,說是牛道士喝醉了酒想鬧事,最後更是破口大罵,彷彿受極了委屈。

牛道士據理力爭,可說了幾句便吵不過了,氣的面紅耳赤,最後冷哼兩聲轉身就走。

回到家,牛道士找了幾個鄰居,幫忙把家裡那口大米缸給騰空搬了出來,洗乾淨後蓋上蓋子,對著米缸唸了幾句咒語,再揭開時,米缸變成了酒缸,裝滿了酒。

牛道士把周圍喝酒的人全都叫了過去,讓大家敞開了喝,喝不完的再帶回家。

當天下午,酒館老闆發現少了一大半缸酒,心痛的要死,可令他匪夷所思的是,他一直待在酒館寸步不離,那偷酒賊是怎麼把那麼大一缸酒偷走的?

直到後來聽說牛道士會法術,擺一缸酒請人暢飲的事才幡然醒悟過來,可他啞巴吃黃連,有苦也說不出。

(二)

馮二娃是村裡牛販子,有一年夏天,那都是傍晚了,月出日落,馮二娃醉醺醺的牽著一頭牛趕回村子,碰巧遇上了要出門辦事的牛道士,兩人在一條小路上不期而遇。

那段小路四周都是水田莊稼,平時也就僅夠兩人錯過,牛道士分明已經走了一大半段路了,可馮二娃愣是不等牛道士通過再說,反而牽著牛就走了過去。

兩人一碰面,馮二娃搖頭晃腦的就說:“牛道士,我這牽著牛不方便掉頭,你趕緊退回去讓讓路!”

牛道士氣不打一處來,知道馮二娃是故意坑自己,於是罵道:“好你個馮二娃,今天我就讓你走個夠!”牛道士罵完還是退了回去,等馮二娃通過後就冷笑著離開了。

馮二娃覺得自己佔了便宜,樂呵呵的牽著牛繼續往家走,可迷迷糊糊的也不知走了多久,直到凌晨,他家裡人一直不見他回去才出門尋找,結果發現馮二娃牽著牛,低著頭來來回回的在那段小路上一直走個不停,怎麼叫也不答應。

最後還是他家人將他攔下,一頓喝斥才醒過來。馮二娃想到自己走了幾個時辰的路,氣的捶胸頓足,可他有錯在先,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三)

劉小兵家往上幾代都是打獵的,到了他這裡,因為分了土地,農忙時就在家幹活,農閒時就進山弄點野味打打牙祭。

有天下午,劉小兵悶悶不樂的扛著火藥槍在進山的路上碰到了下山的牛道士,兩人同宗同族,論輩分還是兄弟。

牛道士不知道劉小兵在生著悶氣,見面就笑呵呵的對他說:“聽說你經常獵到好東西,今天有多的話給我留一點,晚上做下酒菜!”

劉小兵聽說牛道士有能耐,但不信,心裡有氣就想洗刷他,於是陰陽怪氣的回答:“你本事那麼大,還需要我給你留野味?要吃自己用手逮啊!”

牛道士不知道哪裡得罪劉小兵了,這一見面就洗刷自己,點著頭說:“那行,不找你就是!”

等劉小兵走遠了些,牛道士左顧右盼,最後在草叢裡找到一顆乾枯的樹疙瘩,嘿嘿一笑,對著樹疙瘩念起了咒語,只見那樹疙瘩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隻野豬,邁著四條腿往劉小兵追了上去。

劉小兵正大步往前,忽然看到一隻野豬從身旁竄了過去,吃了一驚,反應過來後急忙提槍就追。

那野豬在崎嶇不平的山裡跑的不快不慢,劉小兵一路急趕剛好能夠追上,這一追就是一下午,直到天快黑了才看到野豬速度慢了下來,劉小兵趕緊開槍,一槍就打中了野豬的肚子。

看著野豬倒在灌木從裡一動不動,劉小兵喜上眉梢,急忙跑過去一看,發現根本沒有野豬的身影,只有一顆樹疙瘩靜靜躺在那裡。

劉小兵有些奇怪,明明打中的野豬跑哪兒去了?拎起那樹疙瘩一看,上面全是密集的鐵砂子。

劉小兵氣的咬牙切齒,此時哪能不明白是被牛道士捉弄了,害他白忙活了一下午。

(四)

牛道士最後一次施展法術是他離開的時候。

那年,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進行的轟轟烈烈,牛道士理所應當的被當做典型,要被抓來批鬥,可牛道士認為他師承正統道家,哪會是那封建迷信,於是就和村上的人膠著對峙上了。

他脾氣倔犟,盤坐在家裡,不認錯也不服軟,人們破門抓他,可幾個年輕壯漢只覺得牛道士身若磐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是沒能將他移動分毫。又有人拿來棍棒打他,可幾棍下去彷彿打在石頭上一樣,震的人虎口發麻,牛道士卻依然安然無恙,波瀾不驚。

這事最後鬧的沸沸揚揚,縣裡帶人前來處理。

牛道士無兒無女,孑然一身倒是了無牽掛,可他有親個侄子,那是他大哥家的血脈,牛道士父母去世的早,是他年長的大哥含辛茹苦將他養大。等牛道士修道回來時,大哥早已經離開了人世,於是牛道士對侄子一家尤為照顧,平日裡掙些錢財,大多給了他們補貼家用。

縣裡知道這事,於是找來牛道士的侄子,“輕言細語”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牛道士侄子知道牛道士脾氣,也說不出那些勸誡的話來,迫於無奈只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跪在牛道士跟前不停流淚哭泣。

牛道士不想侄子一家受難,最後一聲長嘆,站起身來身影一閃,就在眾人眼前憑空消失的無影無蹤。

眾人匪夷所思,以為牛道士施展了障眼法,急忙圍著整個村子尋找,可找了一天一夜也沒找到人,最後才只能放棄。

也從那以後,村裡再沒人見過牛道士了,留下的也只是一些關於他法術的傳說。

故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