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起飛,沒能擊敗iPhone,卻將小米魅族打得節節敗退

隨著手機市場的不斷拓展,智能手機進入尋常百姓家的同時,各大手機品牌也為了爭奪用戶而激烈廝殺,一部分成功晉級,另一部分自然就被殺下馬。國產品牌當中華為手機近幾年由於口碑、技術和愛國情懷的加持迎來了起飛,雖然在全球範圍內沒能擊敗智能手機霸主iPhone,讓國人們難免有些惋惜,不過在國內卻將小米魅族打得節節敗退,不愧是民族驕傲!那麼,曾經風靡一時的小米,現在究竟怎麼樣了?

華為手機起飛,沒能擊敗iPhone,卻將小米魅族打得節節敗退

國產品牌中華為目前進入一線行列,而小米、vivo、OPPO佔據二線品牌的位置,其它的比如魅族、金立還有錘子等手機處於第三線,競爭非常激烈。其中國民好感度比較高的當屬把性價比做到極致的小米,當年雷軍開啟了線上銷售+高配置低價格的模式,把智能手機價格壓到千元檔甚至百元檔,造福了數億的普通消費者。畢竟對於國內領著幾千塊工資的普通人來說,一部能打電話能拍照的手機花掉三四千塊錢,壓力挺大的。

小米手機在巔峰的時候可以說家喻戶曉,很多家庭甚至全員用小米、紅米,業內認為國產手機第一品牌的位置將在小米和華為中分出勝負。不過近兩年小米的市場份額下滑厲害,根據2018年的數據,第三季度小米從13.1%下跌到了9%,足足掉了四個百分點。同期的vivo和OPPO等雖然也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沒有小米嚴重。

華為手機起飛,沒能擊敗iPhone,卻將小米魅族打得節節敗退

而與小米等品牌流失用戶相反的是,華為市場份額穩步上升,根據2019年第三季度統計,華為的中國市場份額達到42.4%,幾乎是另外三個國產品牌的總和。從表中可以看出,其它手機品牌流失的市場,被華為吃了大半。所以說華為雖然新機的銷量不如iPhone,不過在國內還是當之無愧的國產第一手機品牌。

華為手機起飛,沒能擊敗iPhone,卻將小米魅族打得節節敗退

餘承東曾經預言未來手機品牌只會剩下三個,聽上去誇張了一些,不過從目前的趨勢看也有一定的依據,而華為在眾多手機品牌中突圍,主要靠的還是擁有核心競爭力:小米手機有幾百人研發團隊,可華為撥出萬人團隊做研發,這樣的大手筆和魄力,把很多普通品牌都比了下去。

華為手機起飛,沒能擊敗iPhone,卻將小米魅族打得節節敗退

不得不承認,小米曾經引以為傲的性價比給手機市場帶來一場價格的革命,可風口過了之後,小米也從神壇跌落。小米失敗的一個原因,在於手機主要是靠硬件堆砌,加上MIUI的流暢和人性化,可是自己本身沒有比較核心的技術。隨著手機市場的下沉,各大品牌紛紛做性價比,把小米最後一個優勢也擠沒了,自然就跌落得比誰都快。

華為和小米都曾是國產兩大品牌,在智能手機方面的較量也持續不斷,但華為的穩步上升和小米的日漸沒落也反映出,做手機想要長遠需要有核心的競爭力。當然,現在的華為依然有著做工、外觀和系統方面的槽點,小米的優點對於死忠粉依然有一定吸引力。對於華為和小米,你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