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雞足山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是享譽南亞、東南亞的佛教聖地,中國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大理景區的重要景點、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態景觀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學研究、觀光旅遊、科普科考為一體的多功能旅遊景區。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境內,距古城大理86公里,距春城昆明410公里,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蒼崖萬仞,翠微千里,高峻險拔,因“前列三峰,後拖一嶺,儼然雞足”而得名。雞足山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溼潤,常年如沐春風。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山頂終年雲霧繚繞,如夢似幻。原始生態保存完好,珍禽異獸數十種,形成了以動物和原始生態植被為主的自然生態體系。古人用一鳥、二茶、三龍、四觀、五杉、六珍、七獸、八景來概括雞足山的自然景觀。按區位劃分,雞足山風景名勝區可分為:山門遊覽區、祝聖寺遊覽區、迦葉殿遊覽區、金頂遊覽區。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雞足山是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首座弟子飲光迦葉守衣入定雞足山華首門,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到元、明兩代,形成了以迦葉殿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叢林。鼎盛時期發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住僧尼數千人的宏大規模,形成了“金殿空中香迷霧,十里松風吹不斷”的盛況。龎大而氣勢宏偉的寺院建築群,撰寫雞足山格外輝煌的歷史。歷代高僧大德多來朝拜、住持和修行,聲聞九州。清末民初,曠世高僧虛雲數登雞足山,駐錫聖地,開時代佛學新風。遊歷的墨客騷人為雞足山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詩、文、書、畫。米芾書法“天下第一山”,擔當的詩、書、畫,徐霞客《雞足山志》,屈爾泰繪《墨龍圖》,徐悲鴻的畫《雞·竹·山》、《奔馬》,孫中山題扁“飲光儼然”,梁啟超題扁“靈嶽重輝”,不僅是雞足山的崇高讚譽,更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雞足山蘊籍了悠久的佛教歷史和豐厚的佛教文化內涵。

雞足山旅遊資源有三大特色:

一是有濃郁的佛教文化特色。雞足山佛教為釋迦牟尼大弟子飲光迦葉所開闢,盛於明清,鼎盛時發展成以祝聖寺為中心的36寺72庵,常住僧尼3000餘人的宏大規模。其間,高僧輩出,著名高僧小澄、慈濟、普通、本貼、讀徹、周理、釋禪、淨月、大錯、擔當等大師,講經、說法、著述、建寺,極大地豐富了雞足山佛教文化。雞足山為禪宗發源地,且部派兼容,是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交匯點,在南亞、東南亞各國享有盛譽,自古以來是中外佛教徒心儀的聖地。

二是有豐厚的歷史文化特色。在雞足山歷史發展中,文人墨客薈萃,米芾、董其昌、吳偉業、李贄、徐霞客、孫中山、梁啟超、徐悲鴻、趙樸初等為雞足山賦詩著文,題字獻畫。雲貴總督範承勳、姚安土知府高奣映先後四次纂修《雞足山志》,滇中著名學者李根源、趙藩再修《雞足山志補》,是後人瞭解考察雞足山歷史、山川、人文、寺觀、特產的重要文獻和典籍,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步行五千餘里,於1638、1639年兩次登上雞足山,住山數月,對雞足山地質、水文、植物、勝景、寺院等進行了詳細考察,記述日記3萬餘字,纂修了第一部《雞足山志》;1913年,孫中山為祝聖寺題寫了“飲光儼然”,梁啟超題寫了“靈嶽重輝”,1929年雲南省主席龍雲慕雞足山勝名,登山覽勝,撥巨資在天柱峰金頂寺光明寶塔原址修建了楞嚴塔,為楞嚴塔題詞“法相莊嚴”,1937年,袁嘉穀登遊雞足山,登楞嚴塔,供奉了手書《楞嚴咒》、《大悲咒》和《楞嚴塔碑記》,留下了著名的石鍾寺長聯,著名畫家徐悲鴻於1942年留下《雄雞竹石圖》和《奔馬》等書畫5幅,1982年中國佛協會長趙樸初為雞足山題寫了“祝聖寺”、“靈山一會”、“天開佛國、地湧化城”等匾額。這些都是雞足山難得的歷史文化遺產。

三是有雄、秀、幽、奇、絕的自然景觀特色。雞足山面積2822公頃,最高海拔3248米,相對高差1486米,摩天凌雲、雄峙天南,古人曾以“蒼崖萬仞、猿踞猱攀”形容其險峻,共有40餘座奇山、13座險峰、34座崖壁、45個幽洞,另有泉潭百餘,崗嶺谷壑無數。全山氣勢磅礴,山峰競秀,林泉交錯,奇峰嵌寺,蒼藤古樹,纓絡萬千。素以雄 、秀、幽、奇、絕而著稱。雞足山一鳥、二茶、三龍、四觀、五杉、六珍、七獸、八景為名人墨客讚歎不絕,更讓人流連忘返,可謂“雞足奇秀甲天下”。雞足山森林覆蓋率達85%以上,有高等植物80多科500餘種,主要有栲、松、櫟、楠、楊等種類,樹齡多在百年以上,為雞足山增添了美麗和神奇,有“天然森林公園”之美譽。

雞足山於1998年被列為'99昆明世博會重點接待景區;1999年被國家'99生態旅遊年組委會列為香格里拉探秘遊精選景點之一;2000年被列為中國面向世界隆重推出的11條國家級精品旅遊線及雲南面向世界建成5條精品旅遊線之一的滇西北香格里拉及少數民族風情之旅的重要景區之一,被列為雲南面向世界推出的23個精品景區之一;2002年通過了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被評為雲南省省級文明風景旅遊區,2003年創建為國家AAAA級景區。

景區景點推薦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靈山一會

在雞足山腳,矗立著一座雕樑畫棟,簷牙高啄,氣勢非凡的牌坊,它就是著名的靈山一會牌坊,人們習慣地稱為“山門”。這牌坊是浮華的塵世與清淨的佛國的分界線,走進牌坊就走進了人間淨土,莊嚴佛國。佛家這樣說: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天,佛祖釋迦牟尼曾於此設壇講經,當時有上百億天人,聚集在這裡聽佛祖說法。因此,佛家就把這裡叫做靈山一會。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九 蓮 寺

明嘉靖(1522-1566年)初建,始為接待僧尼居靜之處。寺內,蘭桂雜植,花木扶疏,芬芳撲鼻,鳥音悅耳,環境幽雅古樸。這裡生長著一棵希世奇花,名為“子午蓮”。這棵花奇就奇在花開時,花瓣只在每天的子午二時開放,其餘時間花瓣都是閉攏的。另外,寺中還有一棵柏樹也值得一提。這棵柏樹雖然矮矮的毫不顯眼,但寺中所有的比丘尼都對它倍加青睞。原因是,九蓮寺曾經被毀寺,這棵柏樹隨之葉落乾枯,從此十多年的時間裡,任春風吹拂雨露滋潤,也不吐一片綠葉,人們都認為它早以枯死了。想不到的是1985年寺院修復,這棵柏樹也就在那年的春天,又吐出了一片新葉。至今長得枝繁葉茂,四時蒼翠欲滴。這便是所謂的“枯木迎春”。

地址:坐落在雞足山腳,靈山一會牌坊西,寺前村後三面環山的平坡上。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佛塔寺

寺名原為尊勝塔院,其“塔院秋月”為雞足山最著名的八景之一。每當陰曆月中,當皓月移到天柱峰楞嚴塔西面時,便與楞嚴塔、尊勝塔連成一線,此時周圍山林一片昏暗,唯兩塔沐浴月光,格外聖潔清麗,月光中潔淨如玉的白塔,沒有一點陰影投在地上,廟宇、佛塔莊嚴,天地澄澈,景色清麗寧靜,恰似天然畫卷,構成雞足山“塔院秋月”的著名景觀。尊勝塔還被稱為無影塔,相傳它的影子是被文成公主用鵝毛扇輕輕扇掉的。據山中老僧說,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結婚時,雞足山派悟明和尚前去送禮志賀,文成公主和松贊布感其誠意,就在雞足山建此塔致謝。一箇中秋之夜,天無片雲,明月高懸,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漫步塔院,見地上塔影昏暗有損寶塔之美,就打開手中的天鵝羽毛扇,對塔輕輕一扇塔影便不見了…

地址:雞足山左支文筆山盡頭,

五華庵

四周柏翠松青,院內花氣盈庭,環境幽雅靜謐。五華庵為禪宗庵院,名源於禪宗“一花開五葉”,古“花”、  “華’相通,庵名即易“花”為“華”。  “一花五葉”,一花即指禪宗,五葉則指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五派。據《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歷史卷》記載:曹洞派崛起於唐朝末年,此後傳承不絕,影響僅次於臨濟派;雲門派在五代時勃興,北宋時曾與臨濟派並駕齊驅;法眼派在北宋初年達到極盛,但不久即衰微;溈仰派活躍於五代時期,至北宋而法系不明;臨濟派勢力強勵,影響久遠,流傳至今。

地址:上山公路旁距石鍾寺停車場一百多米處,小龍潭上,龍泉庵左。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石鍾寺

始建於唐代,是雞足山最古老的大寺院,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明清以來,上雞足山的名流政要,都要慕名遊石鍾寺,為石鍾寺贈匾題聯,賦詩填詞。明代書法大家董其昌,為石鍾寺靜室題寫“薜蘿居”匾額;巡撫王繼文為石鍾寺題寫“清梵普聞”匾額;孫中山先生,曾為石鍾寺題寫“曇雲法海”橫幅。歷史上石鍾寺一直是禪宗的主要寺院。有一位藏區活佛到雞足山華首門禮拜迦葉歸來,到大雄寶殿後休息,不料一臥不起,圓寂在此。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他歇息的地方,按他圓寂的樣子,塑了尊臥佛像,從此藏族同胞就將石鍾寺作為藏傳佛教的道場來朝拜。

地址:仙鶴山下,背靠獅子林望臺,面向缽盂山。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祝聖寺

祝聖寺是目前雞足山建築規模最大的寺院,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原名迎祥寺,又叫缽盂庵,明嘉靖年間(1522 —1566)創建。祝聖寺倚山就勢,氣勢逐漸上升,開闊宏偉,紅牆青瓦交相輝映,殿堂樓閣格外古雅瑰麗。祝聖寺建築帶有濃厚的雲南白族建築風格,全寺有放生池、八角亭、大雄寶殿、藏經樓、藏珍樓、雨花臺及東西兩廂的四殿四堂等。內外長廊回合,洞門花圃,石凳茶座,修竹白梅,正所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空心古樹

在雞足山的古樹名木中,最令人驚歎的是在原悉檀寺遺址附近上山遊道旁歷經1700多年的靜禪古樹,即著名的空心樹。該樹屬高山栲,高18米,基徑斜面直徑4.5米,七八人方能合圍。洞內徑2.7米,高3.5米。可同時容納20人左右。其中供佛龕一座。據記載,明萬曆間,廣西高僧如正法師曾在此洞中修行宿息四十餘年。曾有詩曰“禪塌無燈憑月照,洞門不鎖望雲封”。

牟  尼 庵

庵名來自佛祖釋迦牟尼。世間多數人以為,釋迦牟尼四字都是佛祖的名字。其實不然,佛祖本名喬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稱號,釋迦是出家人的族姓,牟尼是聖者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釋迦族的聖者。牟尼庵的意思就是聖者修行的地方。後人還根據這個含意,演化出了佛祖當年曾在此說法的傳說,山也因之名為牟尼山。牟尼庵庵院小巧玲瓏,很有特色,周圍是青翠茂密的竹林,環境特別清幽。古往今來,上山的遊客都喜到此一遊,坐在清幽的環境中,泡一壺牟尼庵最有名的佛門香荼,一品遺世的優遊和馨香。

地址:牟尼庵在祝聖寺之右,隔澗約0.5km。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玉 龍 瀑 布

玉龍瀑布形態無常,因季節不同展示出的景觀亦不相同。夏秋雨季,山飽水豐,玉龍瀑布如飛花濺玉,水霧迷朦,氣勢磅礴,景象十分壯觀。天晴日麗,陽光照射水霧溶於水滴,化出數道彩虹環繞潔白的瀑流,鮮麗奪目,美不可言。冬天來臨,山漸寒水漸瘦,瀑布漸漸收斂起夏秋雨季的磅礴、壯美之氣,展示出一幅幽美的彩墨山水畫卷,細流懸蒼崖蜿蜒落下,白練輕垂柔絲飄動,如珍珠碎玉,奏響一曲山水清音。春天,氣暖風和,樹綠花燃。一場瀟瀟的春雨之後,瀑布猶如白練,懸掛在藍天之下,飄拂在青崖之前,盡顯雞足山空靈、峻逸之美。

地址:牟尼庵的右邊,距祝聖寺僅有1km

迦葉殿

初名袈裟殿,古碣載:“周靈王七年(公元前565年),牟尼佛出世,其傳衣在此”,故名。唐天寶年間(742—756),迎供阿難親手雕刻的檀香木迦葉像,於是更名為迦葉殿。新建的迦葉殿面貌煥然一新,殿宇金碧輝煌,氣勢恢宏,雄偉壯麗。三重大殿,一重為彌勒殿,供彌勒佛和四大天王。二重為觀音殿供千手千眼觀音。殿內畫有“靈山會”場境壁畫。緊靠迦葉殿南側為祖師殿(寺僧稱四重殿),內塑釋迦牟尼塑像,殿壁畫釋迦牟尼和隨身弟子、十八羅漢壁畫。

據佛文獻記載,公元2500多年前,在靈山會上,有大梵天王獻給釋迦牟尼佛一朵金色的波羅花,請佛祖說法,佛祖端坐蓮臺,拈花示眾不語,在場的百億天人都默然無應,只迦葉破顏微笑,領會佛祖拈花深意,繼承了佛祖的正眼法藏,授之衣缽。佛祖涅槃後,迦葉由靈鷲山星夜趕往拘屍那揭羅城郊外的娑羅雙樹下主持葬禮。薪火燃盡,迦葉從灰中取出佛祖舍利,分作八份,用淨器盛送八國造塔供養。當時佛門諸第子奉迦葉為長老,帶領大家繼承、弘揚佛陀教化事業。迦葉率五百羅漢在王舍城外的七葉巖窟蒐集、整理出佛經大藏,為後來佛教的廣泛流傳,佛學的發揚光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佛教禪宗體系裡,迦葉被尊為始祖,他繼承的涅槃妙心是禪宗的思想,迦葉為禪宗的廣泛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佛教文化的繼承發揚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地址:足山插屏山麓,天柱峰懸崖半腰

華首門

險峻奇絕,被佛教徒稱為“中華第一門”。佛祖涅槃後,迦葉遵照旨意,手捧佛祖生前所穿之金縷袈裟入定華首門,開始於寂靜中等待未來佛——彌勒降生。從此,華首門隱藏起了佛教歷史上最神秘、最關鍵的鑰匙。至今,若萬慮皆息,貼耳華首門聆聽,彷彿聽到門內悠揚的梵鍾頌詠,領略到當年“拈花一笑”的盛況,體悟涅槃妙心的至高無上,證道得道的殊勝圓滿。“拈花一笑,衣缽繼承;守衣入定,待佛下生”。

雲南賓川雞足山簡介~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金頂寺

始創明代,明以前即有一方塔一座,嘉靖年間(1522-1566),李元陽建普光殿。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建光明寶塔。萬曆四十七年(1619),建觀風閣。天啟年間建天長閣。崇禎十年(1637)建善雨亭,並在四周築羅城,四方設門樓以供眺望,四觀之名自此而始。後黔國公沐天波,將昆明東郊鸚鵡山太和宮銅鑄金殿遷來天柱峰頂,金頂寺因此而得名。民國21年(1932年),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上山,應僧人之請在光明塔原址建塔,傳說施工挖地得《楞嚴經》,因名楞嚴塔。塔高42米,方形密簷,內7級,外13級,石礎磚身,穿雲阻日,直刺蒼穹。

雞足山自然風光中,最攝人心魄的是天柱峰絕頂“四觀”。其佛教建築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梵鐘聲徹翠微中”的金頂寺和“塔影扶搖銀外漢”的楞嚴塔。

佛光

雞足山自然景觀中,最神奇的就是“佛光”。“天柱佛光”是雞足山佛光中較典型的一種,它的出現要有特殊的氣候條件:一般多出現在夏秋之季,雨過天晴,太陽當空,天柱峰下白雲平鋪水氣迷濛之時,突然出現在白雲之上。其形狀及現出的全過程,早在明朝李元陽在《遊雞足山記》中有記載:“俄頃,見兜羅綿雲,緬平一白,宛如玉池,有大圓光倚玉池之上,外暈七重,每重五色,環中虛明如鏡,觀者各見自身現於鏡中,舉手投足,影亦如之。眾人行止,惟見己身不見旁人。”因此,“天柱佛光”也叫做“攝身光”。 “天柱佛光”消失之後風起,壑中雲氣散盡,林巒改色,鮮豔奪目,復出一光大如虹霓,然虹霓半缺不圓,此光圓瑩如水晶映物。這種佛光極為罕見, 是一種被山中僧人稱為“佛現”的佛光。

另外幾種形狀、色彩不同於“天柱佛光”的卻鮮為人知,即使緣遇佛光,擦肩而過,卻也不知其奧意微理。

佛事活動

法會

古往今來,雞足山接受四方僧眾和各地信徒禮拜。每日早晚兩次上殿詠經禮佛,晨鐘暮鼓、梵唱悠揚。寺院中各類法事、儀典盛行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要舉行“浴佛法會”,浴 佛獻花,莊嚴肅穆;二月初八為佛出家日,臘月初八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為佛涅槃日,都要舉行佛事活動;農曆七月十五日,稱“佛歡喜日”舉行“盂蘭盆會”。臘月初八為佛成道日,二月十五為佛涅槃日,都要舉行佛事活動。

此外,一些菩薩的誕生日也要做佛事。如正月初一彌勒佛誕生日,三月二十一日普賢菩薩誕生日,九月三十日藥師佛誕生日,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誕生日。特別是二月十九日的觀音菩薩誕生日,各地信眾趕往朝拜。

朝山節

雞足山朝山節,歷史悠久,集佛教禮儀與民俗風情於一體。每年春節前後一個月,信眾都要到雞足山朝拜,且一來要連續不間斷的來三年,即第一年為許願、第二為了願、第三年為還願。雞足山朝山節是雞足山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徐霞客曾有生動的描述:“朝山之夜,烏底火光,遠近紛拏,皆朝山者,徹夜不絕,與遙池月下,又一觀矣。”置身於這樣的情景中,感嘆到:“度除夕於萬山深處,此一屑勝人間千萬屑!”

正月間的朝山節和藏曆的雞年,總是萬人朝山、人海鼎沸。藏曆的雞年,一向被藏族同胞認為朝雞足山是最吉祥、最能得到好運的一年。每到這年,遠止西藏、甘肅、青海和四川等省的藏族同胞都會專程趕往雞足山,向神聖的迦葉道場獻上一瓣馨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