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鎮對話周黎明:今年最喜歡《八佰》,中國電影需要學好基本功

以影迷的身份來到烏鎮戲劇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黎明。

熟悉周黎明的,都知道他是國內最早的影評人之一,2002年開始在《看電影》雜誌開設專欄,發表影評,可以說也是我寫影評的啟蒙者之一。

這幾年,熟悉好萊塢文化的他,更多時候是以主持人身份出現在好萊塢大片的論壇與圓桌對話上。

以影迷的身份來到烏鎮戲劇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黎明。

熟悉周黎明的,都知道他是國內最早的影評人之一,2002年開始在《看電影》雜誌開設專欄,發表影評,可以說也是我寫影評的啟蒙者之一。

這幾年,熟悉好萊塢文化的他,更多時候是以主持人身份出現在好萊塢大片的論壇與圓桌對話上。

比如今年上半年卡梅隆監製的《阿麗塔:戰鬥天使》,暑期檔的《速激外傳》等等。比如今年上半年卡梅隆監製的《阿麗塔:戰鬥天使》,暑期檔的《速激外傳》等等。

在烏鎮對話周黎明:今年最喜歡《八佰》,中國電影需要學好基本功

中國和好萊塢交流的聯結者,這是除了影評人之外,我對周黎明身份的一個認知。

所以幾年前,偶然看到他寫的戲劇評論,第一反應是驚訝。只知道他是跨文化研究者,沒想到還是跨藝術類型的研究者。

他告訴我,自己其實90年代末就做過一個音樂劇《音樂之聲》,後來寫了一個英文劇本,只演過一場就放下了。

“後來在國內跟人聊起來,很鼓勵我把這個叫《The Ring Road》的劇做成中文版,就有了後來的《環路男女》。”

在烏鎮對話周黎明:今年最喜歡《八佰》,中國電影需要學好基本功

不過,整體上,周黎明說自己不會將戲劇作為一個事業去全力耕耘,他笑說,“我是靠寫影評吃飯,和戲劇打交道就相對要放鬆很多,享受很多。”

作為從第一屆烏鎮戲劇節就在的元老,周黎明一直擔任青年競演單元的評委,“一開始邀請我做評委以為就是一年的事兒,沒想到一直做到現在。”

在他看來,戲劇與電影本身沒有多大的鴻溝,不過對比之下,大家更能包容戲劇的種種先鋒與創新。

甚至於,用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的話說,“爭議要更多一些。你看完一個戲之後,覺得:嗯…不錯…這真的一點意思也沒有。”

在烏鎮對話周黎明:今年最喜歡《八佰》,中國電影需要學好基本功

作為影評人,周黎明更在意的,是作品的完整性。

“創意、劇作和表演三者同等重要,有的作品創意很好,可惜結構鬆垮。有的非常紮實,但又少了點放飛的想象力。”

除了青年競演,在小鎮對話、子夜朗讀等活動上,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和周黎明聊天,總是要聊聊電影。

聊到2019年的中國電影,他說自己還沒來得及看《少年的你》,不過提前看了撤檔的《八佰》。

截至目前,《八佰》是他今年最喜歡的那部國產電影。

在烏鎮對話周黎明:今年最喜歡《八佰》,中國電影需要學好基本功

對於李安的《雙子殺手》,周黎明直言自己並不喜歡。

“我們都很尊敬、也很喜歡李安,對我來說,他對技術的執念有些遺憾,因為每多拍出一部高技術的新片,就意味著他將少拍一部《飲食男女》,我們都知道自己喜歡的是那個李安。”

那麼,在漫威被老導演公開批評、好萊塢大片票房表現日漸乏力的當下,中國電影又該向好萊塢學習什麼呢?

周黎明給出的答案,還是練好基本功。

“一定是類型片的技巧,從講好一個故事,到技術的落地,這些看多了好萊塢不覺得有多難,但這些基礎我們其實遠沒有打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