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幹修車18年了,現在想改行了

幾天前,維修視界又發佈了一篇爆款文章,標題為《

一旦當上電動車修理店老闆,人生徹底變了……》。這是一篇引起廣泛共鳴的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質樸的話語牽動了無數修理同行心,甚至很多其他行業的朋友閱讀之後,也說“感同身受”。沒錯,我們就願意發佈這種接地氣的文章,一位師傅評論說:我修了半輩子摩托了,是你把我的苦水倒出來了。

在網友如潮的評論留言中,二修哥注意到一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所說的一段話,他從一個修理工升級到賣電動車的經銷商,其中所經歷的困難,真是太多了。我們把他的留言摘錄如下,分享給大家:

我幹修車18年了,現在想改行了

訴說者的店

我修電動車兩年,修到恐懼了。起早貪黑,累得半死,二十幾歲修成三十好幾的樣子,又髒又老。有時候我在想,難道我這輩子就這樣了嗎?我不甘心就這麼修一輩子車,沒前途,我還那麼年輕,我要趁年輕從修車泥潭掙扎出去,我要改變現狀,賺輕鬆錢,修車為輔,賣車為主,要麼轉行,要麼關門賣車去。

最後我去賣車了,口才不好,不會找店面位置,判斷失誤,幹了五六個月虧本了,眼淚掉下來,實在頂不住了6500元一個月兩百平方的房租,我又迷失了人生方向。又恐懼,不知道何去何從,未來的路在何方?迷失了自己,變得自卑,恐懼,迷茫,恐慌,心慌,頭都要炸了,就是想不出思路。

想去學修摩托車,想去超市打臨時工,幾次起身,走到門口,卻沒有勇氣去問。還是不甘心,再找找店面吧,這個沒前途,心野了,進去也幹不久。

又找幾個月店面,四處碰壁,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歸,看著口袋的零錢越來越少,開始心慌,車開不起,沒錢加油,衣服鞋子買特價15元一件,69兩件,50的鞋子,不敢買零食吃。

最後身上剩兩百多,剛好夠回家車費,車是開不回去了,油錢過路費五百多。決定最後再找兩天,找不到回家。最後賭一把,老天有眼,讓我找到了賣車的店,4000一百平方,好開心,有舞臺發揮了,終於翻身了,揚眉吐氣了,賭贏了。我知道,愛拼才會贏,不拼連輸的資格都沒有,心若在,夢就在,心不死,終出頭,你不認命,就不會輸。

慶幸自己從修車店泥潭裡掙扎出來了,以後的路不會那麼累,靠本錢,嘴巴,技術,膽量,耐力,毅力相結合賺錢了,修車靠力生錢沒風險,賣車靠本錢有風險。(完)

從這名年輕的網友所說的話語中,我們分明能感受到他那種不服輸的精神,面對挫折,他也迷茫苦悶,這是許多年輕人都會經歷的情況。二十多歲,年青有朝氣,心比天高,誰都想有所作為,可憐此時社會閱歷少,知識經驗還不豐富,也沒什麼人脈圈,此時自主創業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啊。但人往往就在這種環境下,一步步成長成熟起來了,與萬千的困難中摸索前行,最終成就自己。這其中的酸甜苦辣鹹,何其多也!我們願更多的年輕的朋友們,在修車這個行業有所作為,須知,宗申集團左宗申 ,金箭電動車董事長祝超峰等行業大佬,都是從修車起步的。

除以上這位年輕的修路同行的傾訴外,我們還看到很多同行也留下了自己想說的話,這裡我們簡單再摘錄幾段如下:

要幹好修理工,先必須練好口才,要喝得下惡水,對待不同的顧客,要不同的對待,因為我們不是醫院,不是醫生,檢查出毛病顧客不願修,你就白乾了。

維修低端的產品,就是要面對各種無奈和窩氣,幹維修行業,先得學好脾氣和耐心。當然,大多數人都是邊抱怨邊幹,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幹修車這一行雖辛苦點還能掙到錢,別的行業都快倒閒了,不然你改行試一試!

不止是修理店,如今各行各業都是這樣,不停的努力,還不知以後如何,大多數行業都是勉強生存。

文章寫到我心裡難受,同感,我修了18年車,也想改行了。

不要抱怨,所有的小生意都差不多,主要是同行太多了。

做了八年的摩修改行了,錢沒賺得多少卻賺了個腰椎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