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炒股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行

朋友大多因為兩個基礎而成為朋友

世事洞悉之後,早不再象十八、九歲那般渴望友誼,青少年階段,鮮衣怒馬,與三、五好友同行,或載舟戶湖,覺得人生如此無憾。然而,逐漸發現,越長大越孤獨,不僅僅是我自己,看看身邊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歲,無論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過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於五、六十歲的人,朋友又會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為兩個基礎而成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輕人,相似的想法多,並且都憧憬未來,假想著多認識幾個朋友能在未來幫助到自己實現利益,因此樂於廣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歲、四五十歲後,發現曾以為相似的想法,其實存在著巨大分野,人與人之間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於共同利益,其實真能幫到的也並非很多,於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儘管如此,在社會上打拼,多數的行業裡,都必然需要團隊合作,原因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個人做不完所有環節,“一個籬笆三個梆”,因為利益的捆綁,社會上多數人不得不投身於一個又一個“關係網”,使自己成為“關係網”裡的一個節點,說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別人用得上,同時也使別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會多數行業裡,無論走紅道圖謀當官,或是走白道在職場混,又或者走黑道博個江湖意氣,都是需要朋友的,雖然,這種朋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無非利益的“糾集者”,可畢竟也算是世俗意義上的朋友。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則不同,連世俗意義上的朋友往往也遠少於其他行業的人。而這,本質上緣於炒股這個行業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兩個基礎來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買了同一只股票,假設說都買了 002148 北緯通信,但買的動作一致,思想認識卻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術派,看圖形買;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線,有的做中線,還有的做長線……因此,哪怕買了同一只票,內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該股票走勢變動時,會做出的反應也截然不同……這,還是買了相同股票的。更何況股民之間通常各自追逐著不同的股票……

這麼多年來,我發覺,股民與股民,是最沒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無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於,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小路上,身邊只是曠野,你只能非常孤獨地行走,許多經驗都不是語言可以傳遞,必須自己慢慢在實踐中才能逐漸悟道。

財不入急門,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兩年突然從幾十萬變成幾百萬,或從幾百萬突然成長為幾千萬,這就是所謂的爆發,但大多數爆發者,都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積累之後,因此,看著他似乎突然發了急財,其實,那是他用漫長時間作為成本的,依然並非“急門”。

世人只注意到其進入爆發期之後賺錢的速度快,卻沒注意他在進入爆發期之前漫長的忍耐時期,有的可能長達十多年。這種時間的累積,不是旁人的思想溝通所能省略的的。

為什麼不要勸人職業炒股?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炒股,因為股市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炒股,因為股市是地獄。

股市是天堂還是地獄,其中冷暖只有自己最清楚。

炒股的人是孤獨的。

投機這個行當,不管是不是科班出身,在這個市場上,任何人都是從零開始的,區別不同的是有些人是一邊上班一邊玩玩投資,這裡面90%的人,多少年了都還在投資門外晃悠,因為對於投資一行,他們沒有投入進去,純粹的得過且過,漲了和同事吹吹牛,套了也和大媽大伯們一起發發牢騷。這樣的心態,多少年都不會進步的,至少,搞了很久也還是股票買買賣賣,大牛市賺了也發不了財,大熊市虧了生活也還不錯。

另一些人接觸投資後,通過和打工甚至自己做實業做出比較,逐漸形成了以終生投資為職業,在投資上寄託自己一生財務和事業夢想的想法。這些人有些會真的下決心辭職,把自己100%精力都投入到這個市場中去。實際上,這些人,基本上已經斷了自己的後路。投資這行,確實應該先斷後路。投資這行,只有在高壓下,才能入門的。因為投資本身就是和高壓的對抗,沒有高壓的環境,培養不出專業的素質。

順便說說這個高壓是什麼,不光是金錢的壓力,什麼牛市要賺錢,熊市更要賺錢養家啦。還不止這些。日常人格上,也要承受高壓的。因為沒工作了,人格就下降到PP混混一類了。從此,你賺多少錢都是天經地義,但賠錢就是人渣,會被人罵得萬劫不復了。另外,因為失去了很多和外界正常的人際交流,性格同時又長期收到市場的磨礪和引導,7-10 年後,你的性格也會漸漸變得和普通人不大一樣了,旁人眼裡應該簡單處理的事情,你會複雜化,旁人眼裡應該複雜解決的事情,你反而會簡單化。對此,你父母,妻兒,肯定會怨聲載道,原來的朋友也會覺得你越來越怪,實際上,你已經和全世界為敵了。

很多人職業做了投資後,第一件接踵而來的事情就是家庭婚姻。很正常的,一方面,你的配偶忍受不了你了,你虧錢上癮,和賭徒沒兩樣;你人變怪,配偶為你覺得丟人;你自己也因為承受過大的壓力而總有一兩次失去忍耐力的時候,一半這樣的事情發生幾次,總有一次會導致你們感情的隔閡甚至破裂。

所以想職業做的朋友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單身,如果不是,在做出這個決定前要多考慮考慮了。別天真,別以為賺多錢了你的配偶就能認可你,我可以很負責得告訴你,職業投資,哪怕你幾百幾千萬和家人共享,在你家人眼裡不過是應當的,你落不到一絲好處,虧錢了在別人眼裡你可能就是十惡不赦。

如果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也對配偶有很強的信心,那麼你踏上這條路我也不反對。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

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論和汗牛充棟的投資書籍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我曾經沉湎於這些理論和書籍,試圖找到上帝賦予的“金手指”,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感到了理論的灰色和蒼白,我也曾當面請教過某全球知名的國際性基金管理公司亞洲地區的總裁,得到的也僅僅是顧左右而言它的回答。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我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我們能夠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佈局更加合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使我們能夠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使我們對市場的瞭解更加深刻和細微。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夠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真正的市場高手,一定不拘泥於使用什麼技巧,也不迷信什麼政策、理論和消息,他們追求的是對市場群體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個體心性的全然了悟。拋開束縛,方能瀟灑自如!

由於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有的投資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將交易行為異化為“科研”。我不止一次聽到某些“高手”吹噓他們的一些完美交易,如如何買在最低價賣在最高價云云,但當我和他們深入交流時,我發現他們陶醉的是一種研究和預測的遊戲,他們或根據市場歷史的現象歸納出某些“模式”、或根據某種理論猜測市場進一步的趨勢變化,他們忘記了,如果要達到持續地穩定地賺錢這一他們來到市場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工作應該是:識別不同的市況,並根據不同的市況制訂不同的操作策略。因為,“模式”的有效性或“理論”的適應性是會由於市況的變化而變化的,而市況的識別和策略的制定才是永恆的。

由於忘記了自己交易的本來目標,有的投資人就自覺不自覺地將交易行為異化為“搏彩”只要有一點希望,就全然不顧的衝進去,而全然忘記了與贏利相對應的兩個字,風險!因為將持續地穩步賺錢這個目的拋在腦後,所以很多時候根本就沒有對自己交易的風險收益比進行認真評估。


既入市場,人們都希望贏利並有所作為,但為了更快地有所作為,人們又往往選擇了不停地行動、行動、再行動。我隨手翻開近期的專業證券報刊,諸如“如何在調整市道中選擇強莊個股”、“調整市道投資激情個股選擇”等充滿誘惑性標題的文章不時可見;我信手打開電視財經頻道,“拋開大盤炒個股”等看似頗有魅力的鼓譟隨處可聞。殊不知,這類想法固然迎合了人性中的某些本能成分(因為,人們總是易於相信自己樂於相信的事情),但我們在市場更常見到的實際情況卻是,很多人為了走一條捷徑,按照這種思路交易,實際上卻走上了一條更遠的路。

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可能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且不說“有所為有所不為”、“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古訓,也不說常常發生的“一動不如一靜”的真實故事,就是華爾街早期的成功大炒家埃德溫?裡費弗也說過:“盲目而頻繁的交易是造成華爾街投資者虧損的主要原因,即使在專業投資者中也是這樣。但我必須做正確的選擇,我不能草率行事,所以我靜等著……”,他還說:“我賺大錢的秘密就是我常常只是靜靜地坐著……”。

過多的行動就是盲動,盲動耗散我們的精神、迷幻我們的心智、磨損我們的金錢。因為盲動主要來自心理的盲區,減少盲動的辦法也就主要從調節心理盲區契入,歸納起來,大致有三:一是調整對行動的看法,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是勤奮、行動多並不一定就能夠使我們更快地達到目標,有時,什麼也不做是一種更好的生存狀態;二是調整對待機會的態度,人們常常認為應該儘可能多地去把握機會,但在專業炒手的心中,想得更多的卻是“只去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機會、只去捕捉對自己贏面大的機會”;三是要學會享受孤獨,很多行動不過是人們害怕無聊而製造出來的,“什麼也不做就有無聊感”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態。

奔騰的江河是一種美,靜靜的湖泊也是一種美,它們之間的差別是產生它們的不同環境所造就。根據客觀環境而不是心理盲區行動,常常靜靜地感受市場而什麼也不交易是一個專業炒手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陽穿三線(5、10、30日均價線):一個最穩健的買入法

股價經過長期下跌和充分整理之後,均線系統的下跌斜率開始趨緩,並逐漸向一起靠攏,股價波幅日益收窄。在某一天,突然一根放量陽線向上同時突破5天、10 天、30天均線,且收盤在30天均線上方。這種情形大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氣慨,是典型的上升信號。這是莊家展開大反攻的突出標誌,莊家拿出了拼命的架勢,做多意圖完全暴露,是一次難得的進場良機。這根一舉穿越三線的K線,稱之為“一陽穿三線”。

單根K線穿越多條均線,必定會導致次日對均線的一次回踩。而一旦回踩過力也會出現陷阱,買入時機要根據股價的位置做出合理判斷。

市場含義:

股價在均線之下,含義有多種情況。其中一種情況值得重點關注,這就是前期該股有明顯的主力活動跡象,目前雖處於空頭狀態,但中期向上走勢為改。目前的狀態屬於主力洗籌或順勢回調,且三線均處於非常接近,市場成本比較接近。日K線一陽穿三線,穿越了密集籌碼位,屬於主力通吃行為,因而其短線爆發力是很強的。

形成機理:

股 價經過長期下跌以後,做空能量得到了有效釋放,成交量的日益萎縮,表明場內浮動籌碼已經不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成交量由小到大,表明有一股資金正在悄悄吸納,而股價波幅的日益收窄,表明莊家的收集已經進入尾聲。如果有一天股價突然攜量上攻,那一定是莊家大打出手了,快速跟進方顯英雄本色。“一陽穿三線”是 股價起漲的臨界點,從這個點位切入,一般都會獲得一段可觀的利潤。

分析:

三條均線的間距越小,“一陽穿三線”的成功率越高。因為,均線越是粘合,市場上的持股成本越趨於一致,故拋壓不大。

三 線間的距離越大,“一陽穿三線”的成功率越低。間距大,說明股價整理得尚不充分,更容易造成獲利盤的擠兌。另外,有的“一陽穿三線”屬於沒P亂抽風,跟著 大盤瞎起鬨,並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攻擊。判斷攻擊是真是假,用“量、價、線、形”一測便知。假的“一陽穿三線”,量能不足,漲幅不夠,持續性差,一旦大盤 進入調整,它比大盤跌得快。

買進時機:

①“一陽穿三線”出現當天,要不計價位地半倉跟進,必須保證當天進場。

②“一陽穿三線”的第二天,如果股價以縮量小陰線在前一天大陽線的實體裡報收(陰孕線),尾市可視情加倉。如果第二天股價平開高走或高開高走,重倉出擊。

③在出現“一陽穿三線”圖形後回檔受30天均線支撐時買入。

買入方法:

量比較大的一陽穿三線最具短線價值,可在穿越三線後,回擋不破時買入。成交量配合小的一陽穿三線雖然表明主力籌碼很多,但短線仍然沒有動用重兵,表明是否大幅拉昇仍有待觀察,因而不忙介入。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多倫股份2011年6月份隨大盤整理而下跌,在6元附近啟穩,整理數日,7月1日放量拉出漲停,一舉突破5日、10日、20日三條均線,7月4日、5日、6日三天整理以小陽線報收,確立突破有效,是很好的短線買進機會。隨後,在1個月的時間裡,逆勢不斷創出新高,至今累計漲幅100%以上,是那時市場最耀眼的牛股明星。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注意事項:

①一陽穿三線圖形發生的位置越低越好,把握會更大。

②陽線的長度倒不一定非要限制在多少漲幅之內,漲停也是可以的。只是對三條短期均線的向上穿破是一定要出現的,屬於一個必要條件。

③這三條均線最好是在一個小的區域內密集或者是互纏狀態,互相分散開的情況,即便穿過了,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④對“一陽穿三線”形態的判斷,是對個股短期走勢的判斷,不能用作長線趨勢的判斷。

⑤“一陽穿三線”出現以後,允許股價有小幅調整,但調整的範圍應在陽線實體的範圍內進行,超過這個界限,即可認定這根陽線是莊家精心設計的誘多陷阱,這時候要認賠出局,不可糾纏。

⑥密切關注大盤指數。如果大盤提供了充分的做多條件,一大批個股出現“一陽穿三線”扎堆現象,那就意味著這批個股是此次行情的主力軍,應從中選擇形態最完美和走勢最強的個股重倉出擊。因為,只有最強的才有可能成為領頭羊,只有領頭羊才能超越大盤。


股市分析的9張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方法、板塊輪動和股市各類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

1、股市導圖總綱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2、k線基礎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3、均線基礎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4、切線基礎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5、指標分析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6、統計分析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7、選股方法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8、板塊輪動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股市真正厲害的人,都“無依無靠”!我連讀了十遍,無法入睡

(注意:以上圖片被壓縮,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大圖以及具體的操盤方法)


交易需要簡單化

都說交易系統要堅持,但是如何能堅持?如果交易是複雜的,那麼這次和下一次的交易情況會出現很大差異,於是你再交易的時候,不同的情況會導致你的思維碰撞,矛盾頓生,思前顧後,猶豫不決,交易也就變得複雜多變,在複雜的情況下,你對你的每次交易,會有不同的想法,導致你很難堅持你的交易系統,執行很不一。

只有簡單的法則,人才不會有意外的念想,人才能最好的堅持,複雜的法則,人的心就會複雜,心複雜了,人性弱點就容易暴漏,便會出現猶豫、疑惑,便不容易執行。所以交易需要簡單,甚至不用動腦思考,便更容易堅持。

交易不是研究,不需要像研究的那樣搞的複雜,因為研究需要把問題研究的方方面面,很透,很明白,而交易只追求一點,那就是盈利。

交易的簡單,首先需要生活上的簡單。我不相信,一個整日為生活發愁、萬般壓力之下,吃了上頓未必有下頓的時候,人的交易會簡單,因為那時候其他的思維佔據了你心中的主導地位,交易不單純是交易,變成了生活的救命稻草,心境如何簡單?所以我從不建議,沒有穩定盈利之前,去全職做交易,因為這是條最難走的路,你的生活環境會很惡劣,心境難以簡單,交易也就變得複雜多變。我是過來人,有切身的體會。等你能夠穩定盈利了之後,再說吧。

其次,交易的簡單也需要基本功的紮實,紮實後才能出現複雜後的簡單化。等到你的基本功紮實了,底子厚了,一切就會水到渠成,對問題的看法會看到本質,就能建立起簡單的交易法則,入倉信號、加減倉信號、離場信號都是簡單清晰的、明確的,中間沒有模糊的區間,你自然就不會有前思後想的空間,執行就會變得堅決、明確,而不容易出現那種“判斷對,但沒做進去;或者判斷要止損,但沒止損”的境地和尷尬,也就少了人生許多的後悔。但是這種簡單,絕非新手的那種什麼都不懂、拿來就用的簡單,而是複雜後的簡單化、精髓化、細入化、清晰化,一切都很清晰,一眼就能看出來要怎麼辦,就如同地上有100塊錢要撿、有一坨糞便要躲的這種清晰化和簡單化(當然實際中會比這個要略複雜一點。),就會少了很多的猶豫,執行起來就會毫不猶豫,而不是瞻前顧後,最後知行不一。

再者,交易的簡單,需要人性的不斷改善。交易系統只是工具,但不是成敗的關鍵因素,擁有完備交易系統的人太多了,但大多數人最後還是失敗了,不是敗給市場,而是敗在自己人性的缺陷上。恐懼和貪婪之魔始終會伴隨人的一生,或許只需要一次受到引誘,那麼哪怕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也足以造成千裡之堤、毀於蟻穴的重虧,正如一時僥倖連續獲利多倍,卻在某一次極端行情中,因為經不起心中貪婪的誘惑,而重倉滿倉操作,那麼結局可想而知。

即使嚴格執行了,即使做到了沒有重倉滿倉,離真正成功之路依然很遙遠,因為一時做到,未必一生堅持去做。只有人性不斷完善,就會具備坦然的心境,就能避免許多誘惑的陷阱,能夠自我克服,也只有那樣的心境,才能做到交易中的簡單,生活中的豁達。。

當然,簡單的交易,是可能無法獲得非常高的收益,但是市場上又有幾個人獲得暴富?絕大部分是在追求暴富的幻想下,而暴虧。簡單的交易,是大幅提高了執行力,相當於是用“降低收益“,來換取執行力,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這是最好的結局。

交易一定要力求簡單,輕鬆,甚至是不需要大腦思考的地步,因為只有簡單,才能最好的堅持,弄複雜的,則堅持也就變複雜了,就很難嚴格執行了。同時不論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保持平常心,哪怕是泰山崩塌,世界末日,也要保持心境上的那份坦然和沉穩。彷彿坐定在廬山的瀑布腳下,沉思冥想一般淡定自若。

其實人性總是喜歡關注表面華麗的東西,而真正具備價值的東西,常常讓人感覺到平淡無奇。很少有人願意去思考看似簡單的問題,恰恰喜歡去思考複雜的事情,如果能把簡單的問題想明白,本身就已經很不簡單了。

正如性格決定命運,思維決定格局,短視思維歷來難成大氣,只有高瞻遠矚,把目光放的長遠些,交易做起來才能簡單,輕鬆。為什麼那麼多人會為一時的交易成敗如此痛苦焦慮,就是因為人性本身的貪婪和恐懼,讓人變得更為急功近利和短視,讓交易變得如此複雜多變,而失敗的現實卻又是那麼的殘酷。

想紮實股票技術的朋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L6900811(股市交易員),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源源不斷,讓你遨遊股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