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反導動態簡訊

1 美國公佈下一代中距空空導彈

據AviationWeek網站9月16日消息,雷神公司近日正式對外公佈其自籌資金研發的“遊隼”(Peregrine)中程空空導彈項目。雷神公司透露,“遊隼”導彈長約1.8米,重約68千克,只有AIM-120的一半,可以使隱身戰鬥機的內埋載彈量提高2倍,使非隱身戰鬥機的外掛載彈量提高3倍;“遊隼”導彈採用輕量化彈體結構,其末段機動性與AIM-9X相當。“遊隼”使用多模自主導引頭瞄準並鎖定目標,動力系統採用了新型高性能推進器和模塊化控制系統,使其加速至超聲速的能力以及射程略超AIM-120。(AviationWeek網站9月16日消息)

防空反導動態簡訊

“遊隼”中距空空導彈效果圖


2 美波音公司MQ-25無人加油機順利完成首飛試驗

據波音公司官方網站9月19日消息,該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原型機在聖路易斯機場順利進行首飛試驗,該機在波音試飛員遠程控制下持續進行了兩小時的飛行。MQ-25在自主滑行和起飛後,沿一條預先確定的航線飛行,驗證了飛機的基本飛行功能和地面控制站的操作性能。據悉,MQ-25安裝一臺最大推力4500千克的羅羅AE3007N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在20噸左右,MQ-25可以通過一次加油把“超級大黃蜂”作戰半徑從830公里擴展到超過1300公里,並能在距離航母930公里的海域上空為4至6架戰鬥機共輸送6800千克燃油。此外,該機採用翼身融合、菱形機身截面、V尾、埋入式進氣口、矩形尾噴管等隱身設計特點,不排除日後被髮展成具有大型機腹彈艙的察打無人機的可能性。(波音公司官方網站9月19日消息)

防空反導動態簡訊

MQ-25“黃貂魚”艦載無人加油機效果圖

3 美洛·馬公司基於“自在”項目演示多域行動能力

據洛·馬公司官方網站9月16日消息,美國洛馬公司宣佈,該公司的“臭鼬工廠”與導彈防禦局和美國空軍壽命週期管理中心一起,成功完成了一項突破性的多域行動能力演示項目。該演示基於“臭鼬工廠”的“自在”項目成果,利用一臺多域地面站聯通了一架F-35戰鬥機和一架U-2高空偵察機,跨平臺實現了敏感信息的安全發送。參與演示的這架F-35利用其機載傳感器探測到了一枚遠程導彈發射,並通過U-2飛機將信息分享給地面的防空系統,使後者能快速做出決策以瞄準導彈。這種新型連通網絡將從傳感器到決策的時長由分鐘級壓縮到秒級,這對當前的高級威脅戰鬥形式至關重要。據悉,自2013年以來,洛·馬公司就開始開展分佈式、系統之系統架構飛行試驗。(洛·馬公司官方網站9月16日消息)

4 美軍企聯合研發5馬赫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

據美國military網站9月16日消息,美國AerojetRocketdyne公司近日與洛·馬公司組成聯合研發團隊,共同研發5馬赫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AerojetRocketdyne公司表示,5馬赫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是美國國防部“頂級技術研發項目”,當今防空系統對這種導彈都無法進行連續跟蹤,該公司主要負責開發導彈推進系統。此外,今年四月洛馬公司還與美國空軍簽訂了價值9.28億美元的“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項目合同。(美國military網站9月16日消息)

5 美陸軍測試智能傳感器重定向彈藥的能力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9月16日消息,美陸軍近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海軍航空武器站對架構、自動化、自主性和接口(A3I)系統能力進行了測試。A3I系統由相互連接的傳感器組成,涉及無人機系統、傳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由未來垂直起降跨職能小組和美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歷時9個月合作開發完成。試驗過程中,操作人員在MH-47“奇努克”重型運輸機上通過平板電腦操縱“灰鷹”無人機,向地面目標發射了一枚GBU-69小型滑翔彈藥。隨後,戰術作戰中心的第二名操作員立即將彈藥重新定向,以摧毀A3I系統探測到的更高優先級目標。(美國防務新聞網站9月16日消息)

6 俄羅斯核潛艇試射“花崗岩”反艦導彈

據俄羅斯國防部網站9月16日消息,近日俄羅斯“鄂木斯克”號核潛艇在太平洋成功完成導彈發射演習,演習中“鄂木斯克”號核潛艇發射一枚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準確命中約350公里外的海上目標。據悉,此次試射的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彈體長10米,射程在500公里以上,高空巡航的飛行馬赫數達到1.5,末端飛行馬赫數可達2.5,“鄂木斯克”號可裝備24發,該導彈還能換裝5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可對水上大型目標實施飽和攻擊。(俄羅斯國防部網站9月16日消息)

7 土耳其成功試射下一代混凝土侵徹型巡航導彈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6日消息,土耳其工業與技術部部長宣佈土耳其近期成功試射首枚SOM-B2巡航導彈,可用於打擊混凝土掩體和防禦工事。SOM系列巡航導彈是土耳其自主研製的下一代高精度遠程巡航導彈,於2011年6月4日首次亮相於土耳其空軍建軍100週年慶典,是土耳其首型可用於打擊遠程目標的導彈,射程達到200千米。(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6日消息)

8 英國國防部選用萊昂納多和泰雷茲的防禦輔助系統

據Adsgroup網站9月12日消息,英國國防部通過單一來源採購與萊昂納多和泰雷茲公司簽訂合同,採購綜合防禦輔助系統以滿足“緊急能力要求”。該系統由以下子系統組成:Elix-IR威脅告警系統、DAS控制器、Miysis定向紅外線對抗方法、Vicon干擾彈發射系統。據悉,集成的DAS在威脅告警、自我保護協調、干擾彈發射和DIRCM方面彙集了世界一流的功能。作為系統的核心,DAS控制器能夠評估對飛機的多種威脅,並使用干擾彈發射系統和MiysisDIRCM採取適當優先級的響應。Elix-IR會持續尋找導彈和炮火威脅,在遭遇時提供遠程、快速和定位準確的警報。雙頭的MiysisDIRCM能夠提供360°保護,可以抵禦多個威脅,通過準確地將干擾激光照射到導彈的導引頭上,使其導航系統混亂並使導彈遠離飛機。(Adsgroup網站9月12日消息)

9 印度試射Astra超視距空空導彈

據Ruaviation網站9月17日消息,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利用蘇-30MKI戰鬥機成功試射了射程為70公里的“阿斯特拉”(Astra)超視距空空導彈。DRDO表示,此次試射是為確認和驗證Astra導彈的性能。據悉,印度2004年投資99.5億盧比(約1.384億美元)開始研發Astra超視距空空導彈,至今已進行了27次試射,其中,蘇-30MKI戰鬥機曾在2014年5月試射過首枚Astra導彈。Astra超視距空空導彈可攜帶15公斤高爆戰鬥部,能以超過4.5馬赫的速度摧毀目標。(Ruaviation網站9月17日消息)

10 印度將於2021年4月前完成S-400接收工作

據印度《防務世界》9月9日消息,俄羅斯副總理尤里·鮑裡索夫近期對外表示,根據印俄2018年10月簽署5套S-400防空系統的採購合同(價值54.3億美元),目前按照合同要求預付款已經到位,印度方面將不晚於2021年4月全部接收完畢,全部流程耗時為18-19個月。(印度《防務世界》9月9日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