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50位青年!

每人每年將獲得60萬元!

連續5年發放!

憑啥?

他們都幹了什麼?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當然是因為

優秀!

具體往下看

↓↓↓

2019年“科學探索獎”出爐!

50位青年科學家獲1.5億元獎金!

其中有2個龍巖人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日

2019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獎勵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青年科學家

激勵他們鼓足幹勁

繼續攀登科學的珠穆朗瑪峰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這是該獎第一次頒獎。科學探索獎發起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出席頒獎典禮。

在四百多名代表見證下,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的獲獎理由逐一公佈,北京大學教授饒毅等9大領域評委代表為獲獎人頒發了象徵探索精神的“X”型獎盃

何為“科學探索獎”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科學探索獎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週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下同)資金。

在評選標準上,科學探索獎獎勵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從事的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未來可能。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典禮現場他們這樣說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首屆科學探索獎50位得主在頒獎典禮現場合影

“我相信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將不斷帶給我們驚喜和挑戰,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宇宙萬物。”

2019科學探索獎數學物理領域獲獎者、清華大學教授王亞愚說,目前最感興趣的物理問題是複雜材料中電子的奇異行為。

“今天科技發展的方向鋪陳出來數不清的新領域。”楊振寧說,“如果你掌握了自己的能力跟興趣,再根據能力興趣去選擇所要走的路徑,我想是最容易成功的。”

獲獎名單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其中有兩位龍巖籍青年科學家

他們分別是: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鄭南峰教授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李毓龍教授

兩位龍巖科學家成績顯著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在400多名“科學探索獎”主辦方、發起人、評審委員會、顧問委員會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和機構媒體代表的見證下,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的獲獎理由逐一公佈。

來看看獲獎的2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的獲獎理由

▼▼▼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鄭南峰的獲獎理由是:

“肯定他在金屬納米材料表界面化學方面的成績,為精細化學品生產提供了綠色新途徑,鼓勵他在利用廉價金屬替代稀有貴金屬材料等問題上的探索。”

鄭南峰來自廈大化學化工學院,今年42歲,福建漳平人,主要從事金屬材料的表界面化學研究,已在納米尺度表界面配位化學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多次在Science 、Nature、Nature Mater等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

公開資料顯示,他不僅發展了利用表面配位化學調控金屬納米晶體的表面結構的普適方法,還解析了系列典型金屬納米顆粒的表面配位結構,實現了對典型負載型金屬催化劑性能的精準調控。近年來,他還積極推動基礎研究創新成果的實際應用,基於表面配位化學所開發的多個金屬催化劑已被成功應用於精細化工綠色生產,大幅減少了一些重要化工過程毒副汙染物的排放,形成顯著的環境和社會效益。

頒獎典禮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鄭南峰表示,科學研究可以上“書架”,也可以上“貨架”,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相輔相成的。近年來他在專注基礎研究的同時也在積極拓展應用領域。談及“科學探索獎”,他認為青年科學家天馬行空很重要,設立這樣的獎項對於青年科學家是種激勵。他還表示,將利用部分獎金來支持學生創業。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李毓龍的獲獎理由是:

“肯定他在‘發展新型遺傳編碼熒光探針,助力解析生理及病理情況下神經元的通訊連接’的創新型貢獻,支持他在‘開發新型成像方法、解析神經微環路’等方面的探索。”

李毓龍來自漳平,目前就職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並任麥戈文腦研究所研究員。巧合的是他和鄭南峰同樣畢業於漳平一中。

李毓龍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開發前沿的工具,即新型成像探針,用於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解析神經系統的複雜功能;藉助先進的工具探究突觸傳遞的調節機制,特別是在生理及病理條件下對神經遞質釋放的調節。2018年,李毓龍研究組聯合多個研究組開發的兩種新型神經遞質探針,可以精確地實時檢測多種生物的特定神經遞質——乙酰膽鹼或多巴胺的“一舉一動”,在神經科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評選遵循“科學家說了算”

“科學探索獎”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科學家共同發起

,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週歲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獲獎者將連續5年、獲得總計300萬元資金,且不規定獎金用途。

據瞭解,“科學探索獎”在評選標準上,區別於以往眾多對已有科技成果進行獎勵的獎項,獎勵的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從事的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未來可能,看中潛力而非當下。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表示,希望通過這樣一年一度的遴選和頒獎,給正在科研路上埋頭奮進的青年科學家以鼓勵和支持,點燃更多青年人對科學的熱情,做科學探索的同路人。

據“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介紹,2019年“科學探索獎”有效報名人數多達1335人,涉及眾多研究領域。為了做到公正權威,評審工作共有350多位專家參與。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百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

為了選拔和激勵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經評審委員會決定,獎項評審中採用“新星機制”——同等申報條件下,年紀更輕者勝出

。最終50位獲獎人中,35歲及以下獲獎人有9位,比例接近20%。

“20世紀的科學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一個年輕的學者在這個時候進入科技研究隊伍,一方面是非常幸運的機會,一方面也是非常挑戰的時代。“在頒獎典禮現場,科學探索獎發起人,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表示。“科學研究工作者的困難時期,是得了博士學位以後5到10年期間,這個期間要選擇一個領域,要在這個領域裡做出來一個能夠站得住的工作,這是一個新的挑戰。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這個領域的學者,這是有遠見的一個計劃。”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校友風采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漳平一中

校友風采欄目

1994屆高三(4)班校友鄭南峰

【校友風采】

我校1994屆校友——廈門大學鄭南峰課題組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校友簡介

校友鄭南峰教授,漳平一中1994屆高三(4)班畢業。廈門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功能材料表界面化學方面的研究,致力於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功能材料化學性能調控的本質,以推動相關材料在催化、能源、環保等領域的應用。

鄭南峰教授因在金屬納米材料表界面化學研究的貢獻,於2016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7年獲教育部青年科學獎。承擔了多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企業合作研發項目,極大地推動了納米功能材料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發展。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1996屆高三(6)班 李毓龍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校友風采】

我校校友——北京大學李毓龍獲2019年張香桐神經科學青年科學家獎

李毓龍個人簡介

教育經歷

1996-2000年,學士,生命科學學院,北京大學

2000-2006年,博士,神經生物學系,杜克大學

工作經歷

2006-2012年,博士後,分子和細胞生理學系,斯坦福大學

2012至今,研究員,生命科學學院,生命聯合中心,麥戈文腦研究所,北京大學


​驕傲!兩位龍巖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最後一起恭喜

龍巖這2位優秀的

青年科學家!

轉載自閩西日報,來源:中國新聞網、福建日報客戶端新福建、人民日報客戶端、科技日報、漳平一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