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關注!連續舉辦青年人盛會,“人口大省”傳遞出什麼信號?

11月1日,“創青春”第六屆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2019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會在青島開幕。

這是繼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屆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後,山東舉辦的又一個以青年人為主題的重大峰會。



以青年企業家和青年創新創業為主題的每一次大會都是外界觀察瞭解山東的絕佳窗口。尤為關注的是,連續兩年青企峰會,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和省長龔正都出席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明確向外界傳遞出山東變革中的“黃金機遇”。



2018年峰會開幕,劉家義發表主旨演講,表達了對山東這個經濟大省轉型升級的信心和決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強勁起勢,總投資4萬億的重點項目蓄勢待發。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齊備,對每一位創業者、投資者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山東機會’。”



2019年峰會開幕,龔正在主旨演講中為“山東就在腳下的‘黃金機遇’”打call,“有的企業家講,改革開放之初,錯過了廣東、深圳的發展機遇,這次絕不能再錯過山東的發展機遇,這反映出廣大企業家看好山東、投資山東的堅定信心、決心。”



從實際效果來看,青企峰會搭建的平臺已經遠遠超過了溝通交流平臺的範疇,已經成為一個產業高效對接落地的平臺。



作為“青企峰會”姊妹篇“,在青島舉辦的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同樣不僅僅是一個賽事平臺,同樣也是一個“通過知名青年企業家的信息渠道、商務渠道、人脈資源,實現以企引企、以商招商”的“雙招雙引”平臺。



棗莊關注!連續舉辦青年人盛會,“人口大省”傳遞出什麼信號?

No.1 壹

首次走進山東的全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這兩年,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的山東將吸引年輕人作為突破口,連續舉辦主題峰會,向外界傳遞出求賢若渴的姿態。

11月1日到4日,已連續舉辦6屆、吸引45萬支創業團隊、逾200萬名創業青年參與的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首次走進山東,走進青島。

本次賽會由共青團中央、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山東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共吸引來自全國的310個項目參賽,賽事規格之高,可見一斑。

其中,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高效農業、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都屬於科技含量高、示範帶動強的項目。

出席開幕式的山東省副省長於傑在致辭中也向全國的年輕人喊話,“山東區位優勢獨特,產業門 類齊全,工業基礎紮實,人力人才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是創新創業的熱土。

當前的山東正在努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局面,我們對科技創新的需求、 對高端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除了正在建設省青年雙創示範基地服務雲平臺等硬件設施,山東還在軟服務上下功夫,幫助解決工作、學習、醫養健康、子女入學入托等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青年朋友專心專注創新創業的事情,由政府來辦環境服務的事情。”

據瞭解,第六屆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2019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會為期4天,從11月1日-11月4日,分為初賽、半決賽、決賽等環節。除了賽事本身,還有“青創聲音”中國青年創新創業高峰論壇、“青創力量”青年雙創項目展示交流活動、“青創匯聚”青創孵化訓練營、中國青年創業聯盟2019年會等系列活動。

同時,藉助峰會平臺,根據山東16市產業發展方向和“雙招雙引”重點,共同開展專場推介、項目落地懇談、經貿考察等活動,推介各地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和人才需求,積極推動產業招商、人才招引。

共青團山東省委將聯合其他部委與峰會推介的122個合作項目統籌推進,下大氣力實現落地山東。

棗莊關注!連續舉辦青年人盛會,“人口大省”傳遞出什麼信號?

No.2 貳

青企峰會,

外界和山東交流的“青年視角”平臺



在全國各地搶人大戰之時,以青年企業家和青年創新創業為主題的每一次大會都是外界觀察瞭解山東的絕佳窗口,尤其是對於山東這樣一個曾給外界留下“官本位濃厚的”大省來說,如何讓更多年輕人在山東創新創業,這個大省的變化尤為引人關注。

從連續舉辦舉辦兩年的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來看,一些全國知名的企業家對山東的評價也在通過峰會發生變化。

2018年,前來山東參加峰會的全國一線城市的專家學者和青年企業家,在實際體驗中既認識到這個經濟大省力圖迎頭趕上的創新活力,卻也著著實實地對山東落後的服務意識和存在的各種問題有了直接的感受。

而到了2019年,前來參會的嘉賓卻主動談到了山東的營商環境變化。

“這次來山東,非常看好山東未來的發展尤其感覺到山東營商環境的改善,看到了山東熱情和期望。”開幕式上做主旨演講的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鴻禕作表示,他說,昨天來到山東後,聽到最多的詞就是“新動能”,本來是想講創業心靈雞湯,但他連夜將PPT改為新動能主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由山東共青團搭建的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為外界和山東省提供了一個“青年視角”的溝通交流平臺。

也因此,在2018年第一屆峰會後,省委書記劉家義就對峰會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將青企峰會打造成永不落幕的“雙招雙引”平臺。

2019年11月1日到4日在青島舉辦的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活動也是峰會的延續,被稱為“姊妹篇”。

通過近幾次活動效果來看,圍繞青年人主題活動的舉辦,一方面是展示山東對年輕人吸引力的窗口,另一方面也的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效果。

比如,2019年1月舉辦的山東“十強”產業資本對接活動。30個“十強”產業項目集中籤約,總投資額99.95億元。

再比如,2019年峰會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文旅創意、現代金融、醫養健康等重點領域,峰會篩選了推介項目121個,總規模2318.54億元。這些項目中有50餘家約佔46%的企業青睞濟南,項目進展一項為“意向落戶濟南”。

或許是看到了青企峰會在“雙招雙引”中發揮的高效對接平臺作用,山東各地市越來越重視,今年濟青煙濰等地一把手紛紛出席,2019年峰會增加了地市推介一項,便於項目更加流暢地落地。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淄博、臨沂等多個城市進行專場推介。

棗莊關注!連續舉辦青年人盛會,“人口大省”傳遞出什麼信號?

No.3 叄

新動能全面起勢,遍地都是年輕人的黃金機遇



從山東自身的新舊動能轉換變化來看,山東的產業機構變化也為年輕人創新創業提供了“遍地的黃金機遇”。

在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9開幕式上,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龔正在主旨演講中全面闡述了山東當前的黃金機遇,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於“一系列改革舉措,正在全面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尤其是解放和發展人的創造力。”

山東常住、戶籍“兩個人口指標”雙雙超過1億,普通高校146所,全國第三,在校生210多萬,全國第一;擁有全國近一半的高層次海洋科研人才,正在由人口大省、人力資源大省,向人才強省、教育強省、創新強省轉變。

“山東的人口紅利猶在、人才紅利加快形成,龐大的市場規模、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再加上日益完善的體制機制,匯聚起創新創業創造洪流。”龔正表示。

特別是山東當前正在重點打造的“十強”產業集群“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快速集聚人才、技術、資本,形成日趨明顯的集群效應、規模效應。

而這些產業恰恰是當前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沃土,同時也是年輕人求職的首選,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成長空間,對年輕人都有著相當大的“誘惑”。

從前三季度山東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十強”產業快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製造業、高端裝備、新能源材料、高端化工施工項目個數佔全部製造業比重69.8%,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特別是產業鏈向優質高端拓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山東省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成果,加快“萬項技改”,推動“萬企轉型”,今年以來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6543個。

具體到山東兩個龍頭濟南和青島,新動能帶來的規模效在帶給城市經濟結構變化的同時,也帶給年輕人更多“肉眼可見”的黃金機遇。

以濟南為例,前三季度,濟南認定總部企業135家,36個總部項目註冊落地,18個世界500強項目簽約落地,與此同時濟南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9.8%。

青島則是在硬科技創新企業培育、全球創投風投機構引進、資本運營上發力,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境內上市公司6家,實現首發融資超81億元,是去年的13倍。目前,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51家,市值突破6500億元。

特別是光大理財公司的正式落戶,在讓青島成為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後第四個擁有理財子公司的城市的同時,“百萬年薪挖人”、補充最多開價最高的投研崗位的招聘需求,也讓青島在吸引高端金融人才上有了“底氣”。

從整個山東省來看,在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科技創新領域,年輕人正在走向最重要的崗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山東研發全球最先進 鑽井平臺“藍鯨一號”的團隊平均年齡是26歲,而在青島藍谷,一群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年輕人,正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不斷嘗試著將視角探向更深的深海,加快推進“透明海洋”等重大海洋科技工程。

棗莊關注!連續舉辦青年人盛會,“人口大省”傳遞出什麼信號?

No.4 肆

廣邀全球創新合夥人,

青島打造長江以北創新創業高地



作為這次活動的舉辦地,青島在進入2019年以來通過雙招雙引等一系列動作,正在成為資本和人才正在加速流動的集聚地,成為更多有活力、有夢想的年輕人工作、創業、生活的首選。

10月28日,在清華校友助力青島高質量發展論壇上,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公開喊話,誠摯邀請全國、全球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創新人才成為青島的“創新合夥人”,攜手站在推動國家戰略實施的高度上深度合作。

三天之前,10月25日,王清憲出席青島“海洋·發展”大會時致辭時表態,面向海大校友及全球優質資源實施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並動情地表示,“青島深情呼喚海大學子歸來”。

連續向高校科研機構和創新人才喊話的背後,是旨在成為新技術、新產業重要策源地,打造長江以北地區創新創業高地的青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對人才的渴求。

今年以來,青島發佈了含金量更高、創新突破力度更大的人才新政

,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三化三型”營商環境,吸引各類精英人才在青島這片熱土上揮灑智慧、創造價值。

根據青島市人社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複雜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逆勢上行,截至8月底,全市35週歲以下專科及以上學歷來青就業19.1萬人,同比增長3.8%。

上個月,脈脈聯合京東共同發佈《2019高校畢業生就業趨勢報告》。雙方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合作,反映了就業市場、職業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以期為畢業生擇業方向、職業發展提供參考。

在這份榜單的“畢業生去向熱門城市”排行中,青島排名全國第8,北方城市中僅次於北京。很多媒體寫到:青島成為北方城市中唯一的亮點。

另外,大學生求職平臺梧桐果發佈的《2019屆中國校園招聘報告》顯示,在2019屆中國985/211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城市中,青島排名第五。而在海外畢業生歸國就業意向城市中,青島也是新一線城市中第一個上榜的非直轄市非省會城市,趕超蘇州,與武漢比肩。

3組數據,兩個榜單,都說明了一個問題:當下的青島已經成功引起了全國年輕人的關注,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好”青島,並在趕來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