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孩子讀初中,成績不好並且叛逆,應該怎麼辦?

A歌178


您好,我是彭華勇,心理諮詢師,專業從事教育問題諮詢解決。

孩子進入初中後,很多都會叛逆,家長往往這個時候最頭疼,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反思過去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長好好學習家庭教育孩子才會轉不好轉。

在初中到高中的這個階段的學生,是最最懵懂的時期。在很多事情中他們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歡裝的什麼都懂似的。因為哦,他們老是喜歡跟別人唱反調,尤其是大人(老師跟家長)。大人麼覺得這樣,他們就那樣。總覺得,按大人們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覺得憑什麼他們說怎樣我們就怎樣) 他們就是有這種心靈 ..... 所以稱之為叛逆。

其實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來的表現,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難管,所以國外也將其稱為“狂躁期”、“困難期”等。

由於升學、人際關係等壓力的增大,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發生變化,如果沒有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很容易在認知、理解、運用等環節產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礙,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響下,往往會激發他們潛意識的反抗,刺激他們對外界採取抗拒行為,形成“叛逆”。

據調查顯示,由於現今孩子所處環境較其父母所處環境複雜得多,所以他們的青春叛逆期比其父母早到1-2年,也承受了更多的壓力。所以當孩子有些“叛逆”時,家長不必過於擔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調整教育方法。


1.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為什麼難管教?

要知道原因,家長還需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瞭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生理變化引發心理變化,他們遇事開始思考,形成並不成熟的主見,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而父母在權威動搖後,一時難以適應,又不願降低身價、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對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讓家長覺得難以調教。

面對這些處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長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細心和用心。

2.避免兩極教育誤區

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於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侷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但在現實的教育中,一些家長卻很容易陷入教育兩極分化的誤區。

誤區一: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於是家長採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


誤區二:放任自流。在現實中,一些家長面對難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而無多大起色後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此時,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自主權“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話是不少家長的口頭禪。建議家長們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儘量少說這樣的話,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會接受這種命令的口吻的。

發言權“考不上大學就去掃馬路”等話語,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雖然是為了孩子好,但他們的耳朵已經長繭,叛逆期的他們對這些話可以說是“百毒不侵”了。這時家長應少說多聽,瞭解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願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表決權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買房之類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徵求孩子的意見,有著民主氛圍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動向父母靠近。

隱私權孩子在進入初中後,一些家長髮現,以前經常跟自己說心裡話的孩子變得不太愛搭理自己了,孩子開始有了自己上鎖的日記本、私人信件。徐教授稱,如果孩子實在不願同家長交流,也不必過於強迫,尤其是不要偷窺孩子隱私,尊重孩子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

3.親子溝通有技巧

對於叛逆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這裡介紹幾條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尊重孩子: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忌從學習入題: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孩子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以,當孩子出現叛逆後,家長學習了,掌握方法了孩子自然沒那麼難教育。

我是彭華勇,孩子教育問題,具體解決,歡迎私信諮詢,歡迎關注我。


彭華勇家庭教育


別輕易的判斷孩子叛逆,給孩子貼上叛逆的標籤。有時候只是孩子的想法跟家長不一樣而已,家長的權威被撼動,無法再讓孩子如小時候一樣對大人言聽計從,家長就判斷孩子叛逆。

我家孩子今年六年級了,孩子三年級開始,家長會每次都會提到孩子叛逆的問題,所有的家長老師都嚴陣以待,等待著孩子叛逆期的到來。

而我,卻是這麼跟孩子說的:從來就沒有什麼叛逆期,誰規定孩子一定要有叛逆期?你沒有叛逆期,遇到問題,對爸爸媽媽有意見,就告訴我們,我們一起解決。解決不了的,我們再一起尋找解決辦法。

不要用叛逆期給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找藉口。

至少,到目前為止,親子關係還相當可以,矛盾時有發生,但是絕不提叛逆這個詞。

對待所謂叛逆的孩子,我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先將叛逆這個標籤撕掉

題主面對自己的孩子,先把叛逆這個標籤從孩子身上撕掉。

尤其不要在吵架之後,就在外人面前說孩子叛逆,說多了,孩子就認為自己就是叛逆,就應該做些叛逆的事,就是要給父母製造麻煩。

從自身尋找原因

夫妻關係是最容易影響到親子關係的,父母關係不好,孩子更容易叛逆。為了孩子,夫妻先要一條心。

改變自己面對孩子的態度,不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火,從每件事情上發現問題所在。往往面對孩子教育問題,我們都是先點火再滅火,卻沒有找到導火索。

傾聽孩子的心聲

這個傾聽不是形式意義上的傾聽,不要強迫孩子傾訴,先創造輕鬆的家庭氣氛,其實說白了就是家長忍住不發火,包容孩子的錯誤和脾氣。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永遠都和孩子站在一起,逐漸在輕鬆的氛圍中引導孩子對家長傾訴。

別計較孩子的學習成績

很多家庭都是孩子考好了,一家喜氣洋洋,孩子考不好,一家人愁雲密佈。其實,我們搞錯了,一個良好氛圍才是孩子好好學習的基礎。

先拋開孩子的成績,從改善親子關係開始,逐漸改變孩子。

希望我的建議對題主有幫助。

育兒路上我們一路相伴,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的驕傲。


微塵唯愛


作為一個有著28年初中班主任經歷的我,經常遇到家長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幫家長的:

孩子開始逆反是進入青春初期的表現。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與家長對立的原因:獨立性特強的孩子,一般是不希望家長管理太嚴,想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物質慾望強的孩子往往是自己對物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意志薄弱、能力欠缺、個人志向不高的孩子往往是家長期望太高......

其次是找對策:針對獨立性強的孩子,家長不妨就原則性的問題和孩子約法三章,其他的儘可能的放一放;物質慾望強的孩子,家長要堅持原則,該給的給與,不該給的,在給出合理理由後絕不能給與,徹底斷了他的念頭;意志薄弱、能力不足的孩子,家長、老師在方法上多指導,有進步就鼓勵;志向不高的孩子,要清楚他(她)的興趣點,加以引導,提升格局,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

造成學生成績不佳的原因很多:有的孩子自身學習能力不強,有的是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的是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和老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具體對待:學習能力不強的孩子,要低目標、多關注、有進步就鼓勵;學法不佳的孩子,要勤觀察、勤詢問,多指導;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要指導學生科學管理時間,合理安排計劃,並督促學生嚴格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堅持二個月,就會養成一個好習慣。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家中有學生


看這個問題,應該是半年前的問題了,但是這個現象:14歲孩子叛逆且學習成績不好,並不過時,並且還有很大的典型性!

面對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多家長心頭的痛!那到底該怎麼面對自己的孩子呢?很多家長還有進一步的想法——怎麼讓14歲叛逆成績也不好的孩子能聽話、成績又好呢?

對於家長的第二個問題,我想還是很美好的,可是在沒有解決第一個問題之前,奢談第二個問題等於是白日夢!

那到底怎麼面對叛逆又成績不好的14歲男生呢?

兵法中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儒家傳統中有一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就給家長提出了明確的路徑:

瞭解自己的所長並且善加利用;

瞭解孩子的所長和縮短,並且善加利用。

具體從哪些方面知己知子呢?

首先從大環境上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大環境,因為孩子的成長和青春期孩子的活動範圍和社會大環境是越來越緊密的。

現階段談論最多的就是手機網絡控。

網絡上的內容異常豐富,但一個孩子關注的也只是其中的很小的部分。每一個內容都存在正負兩個方面的,看孩子發揮的使用的是哪個方面。

其次要看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方向,順應青春期的成長規律。

一個人如果從事他喜歡的事情、做他願意做的事情,他累也不感覺到累,並且還很容易出成績。

初中生學習的內容還都是基礎內容,可以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只不過還處於地基階段,如何讓孩子的興趣和方向和現在的基礎產生一種聯繫?讓孩子意識到這種聯繫密不可分,並且這種基礎的學習能促使他興趣研究的進一步發展!這就可以讓他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有了興趣,自然願意去努力,努力之後,成績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最好要看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互動如何!

道家講究“從心而動”,孔子也提出“從心所欲不逾矩”。家長要研究如何抓住孩子的“心的動向”?家長能激起或者吸引孩子的心,那麼孩子自然順從家長的導向了。當家長明確了上述的幾點,接下來就是具體的踐行,不過明確上述的道理也是踐行的一部分。具體怎麼做才有效?很多家長想有一個萬能的方法,這有點過於貪求,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每個家長的能力不同,又怎麼可能有用之於所有人身上而皆可的萬能方法呢!

這就要家長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把他人的方法拿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改變之後用在自己和孩子身上,不斷的改變,不合適就改、就去尋求合適的方法,“從心所不逾矩”就是所有方法的原則。

針對青春期叛逆的問題,我曾在圖文和問答中多次討論,青春期問題不是某個人的個案,而是古今中外所有青春期孩子的普遍現象,只不過不同文化和教育環境下表現出來的現象有所不同而已。青春期孩子的所謂叛逆也是聲明正常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家長大可不必如臨大敵,只要把握住了大原則,孩子在走過這個階段也就回歸於正道了!至於成績不好,和青春期叛逆沒有必然的關係,成績是和前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以及前期的基礎和孩子的個性有很大關係的,如果家長能融洽了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並且能把住孩子的脈,順應他的正向成長方向,成績是可以提高的。

如果你想有更多收穫,歡迎關注“快樂庭院”,自行查閱以往有關青春期的問答和圖文!


快樂庭院


每個小孩都會有叛逆期嗎?該怎麼樣教導?

孩子總要成長的,並且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兩個加速器,第一在3、4歲,孩子表現出一些所謂的叛逆,比如說頂嘴;第二個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春期,這是孩子身體迅速增長,身高、體重、第二性徵明顯變化,但思想的變化會落後於身體的變化,可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什麼都懂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在家長的眼裡,覺得孩子就是孩子,總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的想法太天真,太幼稚,需要自己來安排,就出現了一方想管教,一方不想讓管教的局面,很多人成為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如果一個孩子總是依附於家長,從小就聽從父母的安排,大了還這樣,自己不想動腦,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是可怕的,別人成為家庭的頂樑柱、社會的有用之人,恐怕連養活自己都是問題,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劉備為劉禪什麼都準備了,劉禪的命真好,但是自己沒有駕馭時局的能力,後果可想而知。

作為家長,不要想著孩子所謂的逆反期有多煩人,而是要順應天性,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大膽表達,才能培養出自信,有見解,有能力的人。


霍體清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發展特點和不同的個性發展,父母應對的方法也不一樣。 2到3歲時出現寶寶叛逆期;6到8歲,出現兒童叛逆期;12到18歲就是大家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你的孩子目前正處於青春叛逆期。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並不是有逆反心理就一無是處,它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各方面發展,但也有很多正效應。

逆反心理也包含許多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將心中的憤懣,壓抑,不滿,發洩出來的一種方式。父母要善於發現逆反心理中表現出來的問題。

作為家長,不要老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要正視自己孩子的不足之處,家長要儘可能的找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並把優點放大,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反抗情緒。

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自信心。不要一味說讓孩子反感的話,冷靜看待問題,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多陪伴孩子。對孩子要多引導,少強迫他去幹什麼,這樣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正確看待青春期叛逆現象,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凡事以商量徵求意見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渴望被認同,少責備訓斥和打罵。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想法強加於孩子,這樣往往適得其反,產生逆反心理,這對於他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有時還會產生厭學現象。多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調整,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要合理引導。

在學習方面,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在班上找一位品學兼優的同學,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過分看重成績。




Lance課堂


首先,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非常普遍的,也是正常的。

其次,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或多或少與周圍的環境有關。

最後,逆反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確的應對方式。

當察覺到孩子出現逆反心理之後,家長更應該去尋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根據孩子的表現做出過激反應。可以適當地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平時在外界是否遇到了什麼煩惱,切忌以大人說教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是站在一個同齡人的角度去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因為大人都是從孩子過來的,對於那個時期的經歷,我們大可以敞開來去和孩子分享,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確實是能夠理解他的一些煩惱。

同時,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課外的活動,讓孩子通過各種方式去發洩負面的情緒,根據孩子的表現及時去調整與孩子交流的方式。

最後,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尊重,讓孩子感受到公平和尊嚴,並逐漸去引導孩子行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燈塔燭影


一、

孩子在這個年紀段都會有叛逆期,這些也是正常的表現出來,作為家長,父母應該理性的對待!

二、

到了上初中的年紀段成績固然很重要,學習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但是,這個年紀段也是開始對世界觀價值觀容易產生誤導的年紀,這個年紀段作為父母要要讓孩子瞭解到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不可以做~

三、

這個年紀段一些青春期、早戀的問題也不可忽視,父母更應該理性對待~父母可以試著轉變觀念~轉變想法跟孩子溝通~這些問題也是正常的!讓孩子理性的認識到~

四、

這個年紀段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是思想觀念上發生變化的的時間段~不管生活上、學習上、還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上、都應理性對待~(以上都是個人想法意見,如有不對請批評指正,謝謝😜)


夢想零落成回憶


叛逆這個問題,跟你們父母的教育也是有一定的聯繫的。

首先來了解一下:獨立性特強的孩子,一般是不希望家長管理太嚴,想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物質慾望強的孩子往往是自己對物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意志薄弱、能力欠缺、個人志向不高的孩子往往是家長期望太高......

所以你們父母的教育,對還是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畢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有時間和孩子聊聊,商量商量。可以有善的改善叛逆期的孩子,而且可以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成績不好其實並沒什麼關係,就像孩子出生,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長大就行了。

成績的能努力就努力一點,實在不行也不要為難他了,因為又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要成為科學家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自己要乾的事!

所以最為父母的你幫下孩子就幫下,覺得孩子自己能解決的就讓他自己解決,孩子自己是在解決不了的話,作為父母的也應當幫他解決!


我這裡推薦你初中結束後去就讀全日制五年一貫制2+3,也就是兩年高中,三年大學,讀出來就是大專學歷,學歷對以後還是有一定幫助的,雖然不如社會主要看的是能力。


希望能幫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Strive華川


有位家長說,男孩10多歲很逆反,是不是到了叛逆期都這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10多歲,就一定會叛逆,跟父母對抗,通常家長認為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結果。因此,當遇到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不想聽父母的話時,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到了,他們應該這樣,別人家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表現。

殊不知,不是每個孩子在青春期都會逆反,有些孩子在青春期跟父母的相處就很融洽,這與父母從小養育孩子的家庭環境和方式有關。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尊重他,平等地與他交流,孩子就會信任父母,什麼話都願意向父母說。父母的陪伴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很重要,這樣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溝通模式。

生活中孩子可以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如果合理,家長要遵從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所作所為沒有危及自身安全,沒有對他人造成影響,一般都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孩子會感覺他有為自己做主的機會,也就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

如果平時與孩子的溝通能夠做到平等相待,哪怕孩子做錯了事情,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時,家長也能夠平和地接納孩子,理性地詢問孩子錯在哪裡,下次怎樣做會更好,幫助孩子看到存在的問題,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孩子會從中積累經驗。

在這樣民主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在成長中受到尊重、理解、接納、支持和鼓勵,這些給足了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營養,心靈會被滋養而陽光。在民主、有教養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較強的自我價值感和自尊感,他們對自我的客觀認識有強大的自知,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無論走到哪裡,不論別人對他如何評價和認定,他都會堅定地相信自己。

而孩子叛逆,有時並不是孩子不夠好,他們只是在青春期想得到來自外界的認同。如果父母還像小時候一樣要求和控制他,不讓他自由地為自己做主,將迎來孩子一次次地跟我們對看幹。比如孩子週末想出去跟別人玩,父母不同意,阻止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這時孩子會非常反感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喜歡和同齡人在一起交流玩耍,他們在心理上與父母開始進行分離,他們想證明自己長大了,不需事事向父母彙報,不再聽從父母的各種建議,他們想發出自己的聲音,講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認同和尊重,並希望父母能夠理解,一旦這些要求受阻,孩子的情緒會波動很大,與父母產生摩擦和衝突的機會自然增多。

青春期孩子內心的訴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理解,孩子會有很大的挫敗感。而父母同樣會感受到來自孩子巨大的反抗力量,感覺原來那個聽話、順從的孩子不存在了,孩子也不像以前那樣簡單好管了。如果父母沒有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就容易陷入迷茫和手足無措中。

當父母感到煩惱時,正是需要反思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否能夠讓他有發言權,是否讓他有表達的機會,是否能夠耐心地聽他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可以想想孩子為一些小事做主會影響他的生活嗎?會造成不良影響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需要給孩子自由。

比如孩子說寫完作業就下樓找同學玩,家長的允許會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為了達到和同學玩的目的他願意高效地完成作業。孩子不想畫畫,想學路拳道,在他自由選擇判斷的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和支持,孩子會非常看重父母的這份理解。

當然也不是毫無原則地處處支持孩子做的所有決定,有些事情不能做,就一定要拒絕孩子,並告訴他原因。

朋友的孩子祺祺,在初中的一年暑假時,要跟一位叔叔外出幾天去做公益活動。朋友聽到後感覺孩子跟一位陌生人去參加活動很不安全,既不認識也不瞭解這個人,孩子對這個活動也只知道個大概,聽起來是為山區的孩子支教,但具體到哪裡去,做些什麼,多長時間,全部一無所知,因此,孩子爸爸果斷地拒絕了她的要求。

祺祺當時很生氣,但沒過多久她就明白爸爸不支持她參加是為她的安全考慮。在情況不明時,不能隨意跟陌生人走,特別是女孩子,很多父母大意,沒有起到監護的作用,使孩子陷入危險境地。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甄別和分辨身邊的事情,不能聽到公益活動就認定是去幫助別人,盲目前往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相信在父母理性的引導中,孩子會認清事情的真相,即使不高興,也只是一時的。父母認定是正確的原則就一定要堅持,這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方式,孩子最終會理解父母的。

正確著持孩子的逆反,當孩子難以溝通時,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是否認真傾聽了,即使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相信父母的傾聽也會讓孩子感受制被接納,他們的逆反情緒會化解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