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將糧食提高到10元一斤,可以解決農民收入難嗎?

何心蕊


假如將糧食提高到10元一斤,可以解決農民收入難嗎?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時下養殖戶養殖豬的行情效益。

大家都知道,網上稱為“豬瘋狂”的豬肉價格連連飆升,在眾人都大呼吃不起的同時,豬大哥也沒回頭,繼續保持其昂揚的價格。也許在剛開始的一小段兒時段內,部分養殖戶稍微小賺了一筆。可豬肉價格的飆升所帶來的連鎖反映是:仔豬價格的上揚;豬飼料價格的暴漲;檢驗防疫費的上調;市場上各類肉品、肉製品、菜品價格的跟風上揚;養殖工人人工成本的走高;等等。有人問養殖戶賺到錢了嗎?賺到了。因為豬肉市場的空缺太大了。但是現時養豬與種糧食的本質區別是:糧食供應的缺口大嗎?如果豬肉市場保持前些年一樣的供需基本平衡,豬肉的價格今年還會飆升嗎?答案大家都知道。


回過頭來我們來論一論假如糧價提高到10元一斤,農民收入是否艱難。

糧食安全穩定是國家和社會穩定、發展、前進的基礎。如若糧價提高到10元/斤,我們可以回顧歷史上那些饑荒的朝代裡,糧價陡漲,就會引起社會的動盪,以及民不聊生。那何來農民的收入。這些我們姑且不論。

當然題主僅是假設糧價提高到10元,我們可以作想象式預演。糧價的大幅度飆高,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種子、農藥、化肥、甚至是地租等,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揚。還有可能造成人工勞動成本的大幅度提升。那麼這些生產資料及一切價格的提升,都是建立在糧價提升的基礎上的。而生產資料勞動成本等等價格的上揚,大幅度削弱了糧價原有的利潤空間。


糧食價格的高度上揚,更加能引發眾多的附屬品海嘯式的價格波動。比如說觸及最直接的生產資料價格的明顯提升;種植業養殖業成本的大幅水漲;農產品及農副產品,和食品市場的的價格的飄揚;其可間接引發其它類市場的震動效應。如:人才市場的招聘成本的提升,及人才高位走向;土地成本的繼續大步增幅;建築業、加工製造業、服務行業、等諸多行業的貨幣縮水等等。

其實這是一條三農類的社會問題。假設是上述的這種境況,那麼我給題主的答案是:假如將糧價提到10元一斤,各行各業的錢都不好掙了,農民的收入將會更難。


村民小江


如果將糧食提高到10元1斤農民也賺不到多少錢,糧價漲不漲對咱種田人來說無所謂,我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哪一年稻穀每百斤從十三元人民幣漲到十五元,到了第二年開春農藥、化肥、種子是一個勁爆漲,害得咱農民沒有賺到一分錢,到第三個年頭每百斤稻穀的成本價達到了十七元,而市場價還是十五元人民幣。從那一年開始直到今天如此循環了幾個階段,嚴重地挫傷了農村人種田的積極性,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講也促進了農民工進城的積極性,推動了中國社會城鎮化的進度。就現今一名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到城裡掃大街也比留在鄉下的種田的兩夫妻收人不會少。這就是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老百姓的親身經歷和體驗。說實在的農民種田就是為了填飽一家人的肚子不捱餓,也談不上什麼高、大、上,糧食價格的漲與跌對農民來說真的是無所謂啦!如果萬一遇到像過去那樣鬧饑荒的話,首先捱餓的也只會是

農村人,信不信由你。還是少說一點,到此為止吧。


幸福的老頭197150221


方面一:糧食價格上漲,直接導致CPI指數升高,所有商品價格均會升高

或許有很多農民抱怨現在的糧食價格,根本跟不上現在的時代經濟發展帶來的物價的上漲,但是即使現在糧食價格現在這個樣子還是不能避免的遭受賣不出的風險,相對來說,工業產品的價值價格是按照農民的收入水平來定的,如果農民的收入增加,那麼商業產品的價格自然也會增加,所以,這個是對應成比例的增長。

方面二:國內糧食價格增長,國外糧食進口量可能會猛增,直接導致農民糧食賣不出去

當前一個比較現實的例子是這樣的:國外地廣人稀,所有的糧食種植都是機械化作業。而國內人口眾多,對於機械化種植根本不適用,而且產量相對於國外也更低。一旦國內糧食價格上漲,那麼顯得剛玉進口的閘門被徹底打開了,現在,你見識了進口轉基因大豆已經取代國內大豆的現實了,以後恐怕還要接受所有的農產品被國外農產品取代的後果。

方面三:我國正處於轉型期,農民種地不是未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救命路

當前種地真的不賺錢了,一家人想要依靠種地來維持生計可以說是很難的一條路了。而目前國家正在號召走出農村,好找新行業的興起,而不是好找大家走向農村,一起去種地。所以我們認真體會國家的宏觀戰略意圖,不要再幻想通過種地提高農民收入了。還是創業或者搞點其他的增加收入吧。

綜合以上三點來看,無論是從價格優勢、還是機械化作業產量、還是國家政策支持上來看,農民已經不適合依靠種地增加收了,提高價格等於自殺。想要提高農民收入還是應該靠其他辦法,你覺得我說的對嗎?歡迎留言!


豬寶寶的公僕


糧食漲價?對於農民來說,本來算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你一轉眼想一想,就會明白假如糧食漲價了,那其他的東西漲不漲?比如饅頭,米飯,這些都是用糧食做的,假如糧食漲價,它們豈有不漲價的道理?現在工資最少的,一個月2000元錢。糧食10元一斤,你自己算下,一個月需要花多少錢?

假如真的把糧食漲到10元一斤,表面是農民收入增加了,實際是隻是那些賣糧食的商人賺到錢了而已,而那些農民,依舊是拿著那一點辛苦錢,你們說,糧食漲價,那種子會保持原價?肯定不會的。種子漲價,澆地漲價,農民刨去所有的日常花銷,和種地所花費的費用,手裡也剩不下多少錢。

如果糧食漲價了,工人工資不漲,你還指望他們能老老實實的工作?你給的工資,都解決不了溫飽了,人家憑什麼還給你幹活對不對?再說了,既然種地那麼賺錢,還打什麼工,還不如自己辭去工作,自己種地當老闆,省得讓別人管著了,當所有的廠子都關閉,廠子所有人都去種地,這社會就全亂了。

糧食賺錢了,賣饅頭的肯定也會漲價。到時候你拿著賣糧食的錢,啥都買不起,那又會是怎樣的現象?窮折騰,有啥用?這個想法一點都不現實,一點都不可能實現。我們國家目前,還有很多窮人存在,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解決溫飽,好多地方,依舊都餓著肚子,這點你們知道嗎?

農民收入難,這個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不是上面還有補貼嗎?不能為了農民,讓別人陷入困境對不對?再說糧食漲價了,受到優惠的並不是他們,而是那些商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誰都不想吃一點虧。便宜誰都想去佔,吃虧的事情,誰都不願意幹。

人的想法不一樣,勁不往一處使,這樣起不到什麼作用,你去問問,那些打工的。糧食漲價了,工資還是老樣子,人家怎麼活?你問問他們到時候,是沒日沒夜的幹活,拖垮自己的身體?還是放棄工作,等著死亡的降臨?農民種地賺錢,太難了,除非有特殊情況出現。


農村老鳥


我是沐珊說三農,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以目前狀況和物價來講,假設糧食價格提高到10元一斤,當然可以解決農民收入難的問題。

現在小麥的價格為1.09元/斤,一畝地平均能產大約900斤左右,按照現在的價格一畝地能賣981元,如果小麥的價格漲到10元,也就是比現在高出10倍的價格,那麼一畝地能賣9000多元,一年可以種植兩季農作物,9000X2=18000元,對於在家務農的人來說近2萬的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當然如果小麥的價格真的漲到了10元/斤,那麼其他物價也會跟著漲,畢竟所有的東西都是有連鎖反應的,比如現在的豬肉價格為20元/斤,小麥的價格為1.09元/斤,同樣翻十倍小麥價格為10元/斤,那麼豬肉的價格又會是多少?從表面上農民掙了錢,但是在結合物價一樣不掙錢。很難解決收入難問題。


沐珊說三農


如果將糧食價格提高到十元一斤,可以解決農民收入難嗎?

城裡人也知農民苦,付出汗水多收入微薄,糧食出倉價格偏低。以市面農產品山貨,評價比。價格最低是米價。一斤菜芯六元水物,生長期天數短,一斤生菜四元生長期十天,二八收成,即上市。一斤穀子,生長期:農曆二月種田,五月早稻。事先還要曬穀,脫殼,淨重三七。

與房價比,一方鋼筋水泥磚,加人工,買地使用權,稅費,辦房證費;一平方米售價一萬五千元;稅費3點土地出讓金一平方米?百元,綜合費?百元,印花稅,基圍稅,公正費。合計?萬元一平米房子。一百斤白米300元。如果提價至十元一斤白米,一百斤才得1000元。

明白人都知道農民勞動工時長,出大力流大汗,天寒地暑,腳浸泡水田,背受烈日灼煎。守候颱風暴雨,天災蟲禍,熬煎苦逼。所以,糧食主導價;要為鼓勵農民發展農田種糧食開綠燈,與物競價,以優論價,凡是用天然種養的農產品,給予合理優先,向農民改革開放綠色食品安全放開一定價格,農業要跟工業兢爭價比。農民要富,真正的自主開發生產。

有了自主開發農業農商價比,才有望農民人人致富。中國農民出身的電商,淘寶能創造世界富豪奇蹟,中國農民耕種養育著全國人口,為什麼不想法創造世界農民富豪奇蹟?主要改良機械智能農業,科技主導流動,機動變改種養時代,農民可以利用土壤生金。

古語俗語都這樣說,人生物死,活頭腦靠變通,工字苦力不出頭,曲辰有土永無憂。文化科技改變命運,航向靠指南,農民富強靠高人帶領,農民群眾選舉。


公民健康為重


假如將糧食提高到10元一斤,可以解決農民收入難嗎?

題主所說的糧食價格10元/斤,暫且認為是收購價格。如果能夠達到這個收購價格,不說是解決農民收入難的問題,更是可以極大程度上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致富。

這裡,我們就拿當前的主要糧食,即玉米、水稻和小麥來進行分析。



玉米、水稻和小麥的種植收入大大增加

玉米,承包一畝地,投入種子、肥料、農藥、地租、人工以及其他費用,合計投入1000元。畝產量1200斤,按照10元/斤的收購價格出售,可收入12000元,獲利11000元。

水稻,也是承包一畝地,投入的成本要素跟玉米差不多。但是,投入的成本要高很多,大概在1370元。畝產量在1000斤,按照10元/斤計算,產值為10000元,獲利8630元。

小麥,畝產量800斤,10元/斤,可以獲得收入8000元,減去成本1160元,獲利6840元。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糧食收購價格如果能有10元/斤的價格,畝利潤都在5000元以上,甚至可以達到10000元以上。要實現致富,就擴大種植面積,只需要10畝地就可以比外出打工還強。

但是,糧食收購價格10元/斤,很難實現。



糧食價格10元/斤,很難實現

為什麼很難實現呢?第一,糧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糧食價格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很多東西也會隨之而漲,人們的生活成本將會變得很高,不利於社會發展。比如玉米價格上漲,帶動飼料價格上漲,進而導致養殖成本大大提高,豬肉的價格也隨之而漲,影響是很深遠的。

第二,市場不允許。這個怎麼說呢?糧食收購價格那麼高,利潤那麼大,遠強於外出打工。這勢必會吸引大量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返鄉種植,原來的丟荒的土地就會被重新利用起來,糧食的種植面積會突然擴大,而且糧食種植週期短,當年種植可當年收,糧食產量在一年之內就可以遠超過市場需求。到那時的糧食價格,在市場的調節之下,也就回落,不可能達到10元/斤的水平。



好了,以上關於假如將糧食提高到10元一斤,可以解決農民收入難嗎?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這個假如不存在,因為我們已經加入W丅O世貿組織,全球經濟一體化。

再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更注重養生,餐桌更多樣化,對基本糧食的需求不會有更多的增加。

工業用糧,味精廠,酒精廠,或釀酒業一一他們不會花那麼高成本,因為他們有更好選擇,花最低的價錢買更優質的產品,這就是加入世貿組織的好處。進口糧食,開放的大市場為企業降低成本,選擇更多更便宜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我們糧價之所以提不上來也是受西方集約化農業的衝擊。

他們在二十世紀六十代已經完成了集約化農業,改善農田灌溉,改造中低產田,良種培育一一通過一系列改造,使土地生產率大大增加,通過科技管理,土地利用率達到豐值。

而且都是規模化產業化現代農業,畝產值是我們的多少倍。品種優質量好,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我們現在的農產品和西方農產品存在一定差距,首先成本高,產量低,具瞭解,質量也不過關,真正能達到出口標準的不多。

市場競爭能力弱,沒有絕對優勢,

又如何去漲價?

將來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創造自己特色品牌,具備自己獨有的產品特色,一枝獨秀,也許會漲到十元一斤。











農村達人224


朋友 我覺得糧食達到多少錢一斤都跟咱們的經濟發展是脫不開關係的,農民是指著種地賺點辛苦錢,但是糧食的價錢都是很合理的,都是跟著大家能接受的經濟水平而定的,最基本的就是投資,農民投資的種子,化肥,農藥,人工,種種都是需要相關的本錢的,所以去掉本錢,其實賺到的就是自己的辛苦錢,歷年來都是很合理的價錢,就算糧食達到10元一斤,那也證明咱們的經濟發展到了那一層面,正面以後的十塊錢面值就是現在的3塊或者五塊錢,所以不能用糧食的價位來認定農民的收入會日入鬥金,能解決的都是正常日常生活,而不是每個農民都會因此直接走向了金錢的頂端!希望我簡單明瞭的回答能讓您滿意哦!


肇慶路茫


糧食價格漲到十元錢一斤也是不現實的,其實辦法還是有的,關建是得人願意去做和想不想做,比如政府把補貼給石油公司的幾千億元錢。補貼到收購糧食每斤2元,即可以提是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由政府買單百姓受惠,糧價可穩定,田荒會越來越少,飯碗還是撐握在自己手裡放心。有些時候好多東西錢是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