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周小川:公共政策應儘早應對人工智能對就業及收入分配的影響

觀點|周小川:公共政策應儘早應對人工智能對就業及收入分配的影響

11月2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在2019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國際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自動控制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等發展會對就業產生重大沖擊,公共政策要對這種衝擊給予充分重視。

周小川認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帶來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越來越多的人將從工業和製造業環節中轉移出去。在這個轉移過程中,一部分人需要重新尋找自身與機器相比的比較優勢。

周小川指出,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會進一步加重收入的兩極分化,高端人才對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強,一般人的就業會更多被機器所取代,即便一般人尋找出新的比較優勢,但可能不是收入很高的工作,這樣就會造成收入分配的擴大。

周小川建議,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應及早做出準備,應對人工智能對就業、收入分配的影響。一種做法是,要設法引領這一過程,引導人工智能幹什麼和不幹什麼。此外,還可以通過對稅收結構的調整調節社會收入分配。

本文原題為《周小川談人工智能對就業影響:高端人才作用將愈發凸顯》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