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要“《春秋》絕筆”

孔子為什麼要“《春秋》絕筆”

孔子哀麒麟·吳澤浩繪

《春秋》絕筆,是說當年孔子編寫《春秋》的時候,忽然放下了手中的筆,從此不再繼續編寫了。

孔子為什麼要《春秋》絕筆呢?

《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詞條中,晉杜預注:“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修中興之教。絕筆於‘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孔子編年》卷五說:“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詳,以賜虞人。孔子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乃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孫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焉!’先是,孔子因《魯史記》作《春秋》。……及是西狩獲麟。孔子傷周道不興,感嘉瑞之無應,遂以此絕筆焉。”

通過以上記載可知,魯哀公十四年(前841年)春,魯國在大野圍獵,大夫叔孫氏的車手鉏商獲得了一隻怪獸,大家都以為不吉祥。孔子看了說,這就是瑞獸麒麟!並嘆息嘉瑞之無應,吾道之窮矣!於是停止了《春秋》的編寫。

獲麟的地點大野,即今山東嘉祥縣的獲麟堆。《嘉祥縣誌》記載:“獲麟堆在縣西二十五里。”這個地方也可以說是在鉅野縣東,也可以說是在魯國都城曲阜的西邊,因而《春秋》記作西狩。《史記·孔子世家》曰:“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集解引服虔曰:“大野,藪名,魯田圃之常處,蓋今鉅野是也。”正義:“《括地誌》雲:‘獲麟堆在鄆州鉅野縣東十二里。’……《國都城記》雲:‘鉅野故城東十里澤中有土臺,廣輪四十五步,俗雲獲麟堆,去魯城可三百餘里。’”嘉祥為古鉅野分置之地。《水經注》亦云“昔西狩獲麟於是處。”

《春秋》是因獲麟而絕筆的,因此又稱《麟經》。《孔叢子·記問》還稱孔子見獲麟“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麒麟是祥瑞之獸,是聖王盛世的象徵,而此時沒有聖王,更不是盛世,麒麟居然出現,且麟出而死,這正說明孔子無法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只能是“吾何求”、“我心憂”了。

麒麟還被稱為仁獸,許慎《說文》雲:“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云:“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按何法《徵祥記》:‘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許雲仁獸,用公羊說,以其不履出蟲,不折生草也。”《禮記·禮運》記曰:“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王充《論衡·講瑞篇》則說:“麒麟,獸之聖者也。”

那麼,麒麟具體又是什麼樣子?《詩經·周南·麟之趾》陸機疏曰:馬足,黃色,圓蹄,音如黃鐘大呂,行走有規矩,不履生蟲,不踐生草,不群居,不侶行,不入陷井,不罹羅網。《辭海》解釋說:“麒麟狀如鹿,獨角,全身生鱗甲,尾象牛。”舊時民間有麒麟送子的年畫,把麒麟畫成龍頭、獅身、牛蹄、羊尾,全身有金鱗甲。近有人考證,說是古時所說的麒麟,其實就是現在叫“四不象”的動物,屬於鹿的一個種類,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依然生存。

儘管孔子因“獲麟”而停止了《春秋》的編寫,這並不影響《春秋》的歷史價值,它依然是一部偉大的不朽之作。章太炎《國故論衡·原經》說:“《春秋》之所以獨貴者,自仲尼以上,《尚書》則缺略無年,《百國春秋》之志,復散亂不循凡例。又以藏之政府,不下庶人,國亡,則人與事偕絕。……令仲尼不次《春秋》,今雖欲觀定哀之世,求五伯之跡,尚荒忽如草昧。夫發金匱之藏,被之萌庶,令人不忘前王,自仲尼始。”

《春秋》一書,是孔子根據《魯春秋》修改而成,記載了上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間的歷史,包括魯十二個國君,共242年。《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孔子作《春秋》,目的在於懲惡而勸善,所以“《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史記·孔子世家》)其文“微而顯”、“志如晦”、“婉而成章”,因而字字包含褒貶,此即所謂“春秋筆法”。而語言又極其精煉簡潔,最短的只用一字,最長的也不過四十多字。後世學者每每從字裡行間搜尋著微言大義。

如果說孔子整理《詩》、《書》、《禮》、《樂》、《易》有“信而好古”之習,那他整理《春秋》則完全是著眼於現代的。孔子修《春秋》,為感於亂世而作,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和責任感。他是用自己的方式,對所處時代的二百餘年曆史進行反審,並以王公大夫為其審視與評判對象,藉以達到警世和垂教後世的目的。這樣做,是孔子把歷史用於現實政治的一項創舉。

《莊子·天下篇》說:“《春秋》以道名分。”十分明確地指出,孔子修《春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正名分”,也就是要端正名分的道德內涵,使社會各級成員的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規範,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奮鬥數十年,深感自己在政治社會中不能實現正名理想,故修史以申述己意。

正名思想在《春秋》中還有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尊王攘夷。尊王,即尊崇周天子的共主地位,使周天子作為各地諸侯之共主實有其名;攘夷,即抵禦夷狄對中原的侵擾,以華夏文化統帥夷狄文化,其義亦在正名之列。如《春秋》開宗明義,於首條隱公“元年春”下標明“王正月”,按照《公羊傳》的解釋,是針對當時各地侯國混用夏、商、週三正(曆法)的情況,以周天子頒佈的周正統一紀年,其尊王之意甚明。

道義,是《春秋》所要力圖體現的重要內容。皮錫瑞《經學通論·春秋》說:“《春秋》有大義,有微言。所謂大義者,討亂賊以戒後世是也。所謂微言者,改立法制以致太平是也。”《史記·滑稽列傳》說:“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孟子·離婁下》說:“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取之矣。’”

其次,《春秋》的特點還在於“寓褒貶”以示勸懲。以弒父弒君為例,書中對此行為一般持批評態度,但也視具體情況不同而採用不同筆法,以示褒貶不一。如《春秋》隱公四年三月,書“衛州籲弒其君完”。同年九月,書“衛人殺州籲於濮”。此因州籲弒君自立,故直書以正其罪。州籲已為衛君,而不稱君,是因為孔子認為他君不像君,故不書“君”,而書曰“殺”,以表示衛州籲為國人所共棄。

《春秋》記載最多的是政治活動,其中又以各國間的征戰比重最大,約佔全書的百分之四十;會盟和朝聘各佔百分之二十;婚喪、祭祀等佔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十專記日月食、星變、蟲災、地震、山崩、雨霜、雹冰、水旱等自然史方面的變化。在寫法上甚為簡潔,全書僅用一萬七千餘字。敘述史事大多省略史實過程,僅記結果或結論。

孔子是私人修史的開創者。在殷、西周及春秋前期,只有史官才掌握歷史資料並編纂史書。直到春秋後期,隨著社會政治變動的劇烈,官府對史學的控制才稍微放鬆。加以孔子過去在魯國做過高官,又是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他的一些學生與官府有密切聯繫,他才能看到魯國和周王室的史料,編寫《春秋》。所以,孔子作《春秋》,既是我國史學史上的第一部編年史,也開創了後世私人修史的先例。

有的時候,我們在想,如果沒有因“獲麟”而導致的“《春秋》絕筆”的話,《春秋》會不會在中國史學史、經學史、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加突出?


孔子為什麼要“《春秋》絕筆”

孟繼新 1958年生。彭門創作室導師,曾就職山東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資料研究室。現為曲阜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濟寧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認證文博專家;曲阜市文史館員。長期從事儒家文化、孔府文化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