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走的就是高性價比的路線,後來的360等手機廠家也是如此,為什麼感覺無法超越小米?

志勇中國說


這就是先入為主,雷軍開創的“性價比”路線,別人後來都是“模仿”。

賣貨總要吆喝兩嗓子。“性價比”就是小米為了賣手機所喊的口號。

“性價比”的意思就是賤錢買好貨,它違背了“一分錢一分貨”的常識。一個手機在價格確定的情況下,幾十上百個零件,其中一個用的越好,其餘的就會越差;這個道理,用腳趾頭想想都能想得到。

但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些人就偏偏相信天上會掉餡餅。這些人就是小米要找的人,他們天真的認為小米賣手機不賺錢,講良心。

還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價格越來越高的華為銷量突飛猛進,整天吆喝性價比的小米卻一路下行。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你們來告訴我。


科技縱橫666


其實在硬件上,其它廠家已經超越了小米。以中興v5對比紅米1s,紅米1s只是cpu超強一些,屏幕、相機都不如中興v5。紅米1s的相機感覺好像和魅族mx2一樣,屬於上代旗艦(截圖為中興v5對比小米2)。

研究發現,早期Miui系統已經有防卸載,當時只有應用商店、安全中心和系統更新三個軟件不能卸載,卸載了手機就會進不了系統。最新Miui11好像不能卸載的文件更多了,比如我好像只是卸載自帶的搜狗輸入法應用就手機竟不能開機,後來雖然救起來,但資料全丟失(原因是因為最新miui11官網還沒有,回退miui10發現指紋、鎖屏密碼不兼容)。

其它廠家則大多采用開放政策,比如早期華為在U9508時間好像也學習小米搞“卸載變磚”政策,用戶情緒最大的機型是華為A199(該機型為U9508的電信版,當時因見用戶在反對廣告未入手),但後來在用戶的反對下,至少後來推出的華為4c並沒有見到這種情況。Emui的系統廣告也少,也比小米晚很多,miui是在小米2升安卓5.0時開始植入廣告,而榮耀至少在剛開始6x升安卓8.0時還沒有廣告。

總體而言,國產是兩種公司,一種是以百度雲、騰訊OS、Miui為代表,屬軟件開發型,這類廠家多不重視硬件營利,比如Miui不理用戶反對系統應用不能卸載可能是因為其當時適配很多非小米手機、重視的是軟件的營收發展。而另一種則是以硬件為代表,比如中興、華為、魅族等,比如魅族早期的桌面廣告會提示可以從應用商店關閉,不像Miui的文件夾廣告經測試破解卸載自帶應用商店後會去掉,但是關閉按鈕卻不是設置在應用商店,導致系統雖然廣告可關閉,但是開關按鈕較多的情況。

軟件公司有較大的發展前景,包括生態,而硬件廠家在這方面沒有經驗或者突然面臨挑戰經驗缺乏,從而軟件生態對純硬件廠家構成一定的威脅,可能是導致了Miui的成功,譜寫了軟件開發商入侵硬件生產商的歷史篇章。



錒大


小米走性價比路線比其他廠商都早,可以說小米就是性價比的代言人。小米的米粉眾多,何況蜜柚系統簡潔大方,深受大眾喜愛,用慣了小米,很難去換別的廠商,就算是性價比一樣的手機,人們還是會選擇小米,咳咳,情懷。

小米性價比已經做的夠好了,就算樂視,360這樣那樣的補貼,性價比看起來更好,但是畢竟他們都是後來的,手機方面的經驗策略不如小米,粉絲更是不如小米,強如格力想分一杯羹,這不也是不了了之。

2019年是小米性價比路線最不順暢的一年,小米忠實粉絲的我看到note8pro用的聯發科,心理是拒絕的,畢竟吃過鬧特4聯發科p20的虧了。最近出的redmi8更是用上了驍龍439,咳,這明顯是為驍龍處理庫存,與性價比一點關係沒有,萬眾期待的mix4成了只是概念機的阿爾法,木有性價比有的只是噱頭,紅米另立山頭感覺千元機才是性價比的最好的戰場,oppo,vivo今年也開始了性價比,這可是兩個實力對手,不是360樂視可比的,藍綠廠商粉絲不少於米粉,

期待雷總再拿出點真材實料來,挽留米粉,不要再出現下跌百分之30了,我們還是希望小米重振雄風的。




沙發看電視


其實道理很簡單,問題主要出現在系統上,價格舒服不代表用起來舒服,用過360n6,360性價比高吧?比小米都高,但是那個系統誰用誰知道,廣告海量,各種細節上的小問題,系統長年不更,不知道的還以為廠商倒閉了呢,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永強不膩害


這就說明除了性價比還有其他東西是無法替代的啊~比如華為沒有桌面任意位置下滑調出通知欄~華為再厲害再便宜我也是不會買的,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在乎的點也不一樣,並不是所有人都在乎性價比,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