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回報基金臺前幕後”系列報道之一」:14歲“博時 5號”12年跑贏滬深300指數

「“持續高回報基金臺前幕後”系列報道之一」:14歲“博時 5號”12年跑贏滬深300指數

開欄語: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今年7月末,公募基金數量已達6038只,首次突破6000只。6000多隻!望之深邃而遼闊,理想的投資基金在哪?債券型、權益型、混合型、ETF、FOF……挑誰?真是“捻斷冰髯知幾”。關於如何挑選基金,各種忠告繽紛絢爛,選好的基金公司、選好的基金經理、把握7個維度、市場波動接受度等等不一而足。10月份,5家公募基金公司獲批投顧試點資格,對基金投資者來講,這無疑是獲得投資決策的重要路徑之一,但這種方式尚處在起步階段。

基於投資者的困擾,我們希望通過多方位的採訪報道,為投資者選擇基金產品提供一定的協助,這是“持續高回報基金臺前幕後”系列報道的開啟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通過系列報道,通過對不同投資理念、管理方式的報道,引導基金業遵循價值投資規律健康發展,推動機構投資者快速成長。

在系列報道中,我們對報道的基金進行嚴格的考核程序。首先由基金公司推薦基金產品。推薦內容至少包含:基金產品在設計到運作、投資模式上等表現突出,規模、業績排名靠前;至少有3年以上存續時間,且在成立之後規模穩定增長、持有人逐漸增多,持有人獲取穩定的回報;符合市場未來發展方向。其次是評議。對基金公司推薦的產品,我們組織專家進行相關推薦內容審核,並初步進行市場調查核實。通過評議的基金入選系列報道基金庫。三是實地採訪。採訪不限於對該產品的基金經理、研發部、投資部負責人、基金投資人、託管人等,力圖通過多角度解讀,將持續高回報基金臺前幕後的真實的、有價值的信息提供給投資者。

“博時5號”成立於2005年1月,是博時基金旗下第五隻開放式基金,因此論資排輩被稱為“博時5號”,又被稱為博時主題行業基金,基金代碼號160505。14年來,市場風雲變幻,波詭雲譎,但據銀河數據顯示,截至10月25日,博時主題成立以來總回報 1242.74%,遠超同期上證綜指 136.03%,累計分紅超過153億元。說其笑傲江湖,似乎不為之過。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獨門秘笈,近日,記者帶著疑問走進博時基金。

兩三個月調研一次是常態

在3700餘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一些被大多數投資者忽視的名不見經傳的名字,而這些公司,卻赫然位居博時主題重倉股中。“有些公司位於偏遠的郊區,每次去都費盡周折,但兩三個月去調研一次也是常態。”2014年開始擔任博時主題行業基金經理的王俊平靜地談起如何“挖到”這樣的“冷門”公司的,比如有時候他們人來上海、深圳出差,也會找機會交流一下,譬如,對公司新的發展方向,每次交流過後都會有更深的認知。

王俊對決策前的案頭、實地調研工作尤為看重。一般通過幾個維度進行,研究行業、公司資料,包括各種財務指標,然後選擇行業專家,向他們請教,在做足案頭工作後,再去實地調研,跟上市公司深度交流。準備充分,才會贏得上市公司尊重,溝通才會深入。“在對老闆的背景,公司真實的財務情況等等核心問題了解清楚之後,會分析很多次,內部研討也會有很多次,然後才做決策。”投資的信心來源於研究的信心,是王俊的口頭禪之一。

光伏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但是這個行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出現了一些知名公司倒閉事件。從競爭結構看,降價驅動發展在光伏行業表現較為明顯,但是靠降價驅動很難說是一個特別好的行業賽道。

“2018年‘531’新政出臺後,是光伏最煎熬的一段時間,各種悲觀情緒在從業者中瀰漫,有的股票一個月跌了40%,博時主題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買入一個光伏行業的龍頭股。”王俊回憶道。“這個公司的競爭格局相當不錯,大概佔了全球份額50%,同時它的生產成本又比競爭對手低。”

從2018年開始博時主題陸續建倉到重倉此龍頭股,收益頗豐。目前,此龍頭股受關注度很高,儼然是一個逆襲小明星。翻看公司業內點評,僅僅今年9月份就有某知名兩大證券分析師給予此龍頭股增持評級,溢美之詞也相差無幾。

博時主題中意的股票圈中,並沒有一些閃耀股市明星股,讓記者感覺“博時5號”似乎是一個獨闢蹊徑,特立獨行者。對此,王俊的解釋不同,“有的機會市場沒有看到,博時看到了,但是很多機會是博時和市場同時看到了,這時,就要對估值做深入評估,如果當前的估值還沒有充分反應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就值得買入。”

有技術的防禦型投資者

博時基金研究部基金經理李洋坐王俊的後桌,對王俊的投資風格不僅僅是略知一二,“王俊給人很深的印象,就是投資風格是有技術的防禦型投資,他看中投資的安全邊界。估值第一;第二是注重深度研究;第三是逆向投資。”

“估值在買入時是‘硬約束’,在賣出時同樣必須堅持的‘基本點’。2015年下半年,博時主題開始買家電股,那時候一些家電行業的龍頭股都處於歷史的低點。”王俊對買賣家電股的前後發生的事件記憶猶新,為什麼估值如此便宜,其實是市場預期不好,因為當時房地產市場低迷,家電賣得很差,這時買家電股的就有特別的意義。王俊在低價時買入高位賣出,後來,股價又有一些上漲,數字上看也有不少遺憾,但從估值看,覺得有些貴了。在買股票的時候,勝率和倍率問題也要考慮,只有在一個合適的價格,倍率才會相對比較可觀。

“從光伏到家電投資,都能看到王俊的逆向投資思維,大家都不願意買的時候,他願意去研究、去重倉,2017年大家都去追白馬股的時候,他敢於在那個時候去把這些股票清零。”李洋對記者如是說。

今年市場行情中,醫藥板塊稱為香餑餑,不少醫藥股上漲猛烈,但從半年報看,“博時5號”十大重倉股並沒有醫藥股的身影。

王俊坦言,沒有去買醫藥股,是團隊對醫藥的研究還不夠,比如市場廣泛認同的一些明星股,在研究醫藥股票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看他們所生產的藥品在生物機理、製藥原理上的一些創新表現,甚至臨床I期、II期、III期的進度怎樣?這個對一個非醫藥專業的人來講是非常難的事,創新藥這個行業非常專業,在美國,創新藥專門有一個板塊叫BioTech,是一些生物醫藥博士在研究、投資。我覺得自己不太具備這方面的專業能力。另外,市場都知道他的好,這也是博時主題投資所忌諱的。

“王俊在公司當研究部總經理當了四年,2014年開始任研究部總經理,研究員的這些工作內容他都會及時關注,他要為公司研究把關,不做研究是不行的。他到目前為止,差不多絕大部分的精力依然會放在研究上,他每天,特別是下班後基本上沒有別的,都還在堅持研究。”李洋對記者如是說。

“不懂的股票不要買,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王俊的“律法”在博時基金幾乎沒人不知,博時基金的一位員工說。

市場風格上是相對偏穩健的

“我們看整體的業績情況,還要看回撤的控制能力等等,王俊的管理的博時主題市場風格上是相對偏穩健的,向上的時候累計收益高,風險回撤控制的比較好,所以在風險收益比上是比較優秀的,成立以來的14年中累計12年跑贏滬深300指數,也是市場上唯一一隻連續九年跑贏滬深 300 指數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全市場排在前列。” 博時基金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龐立中對記者談起“博時5號”的“監控”,言語中流露著讚許。

“我們從上往下都要盯,從倉位上到持倉行業的結構上、風格上都會看,風控部門給基金經理做業績分析,還要看市場波動的風險可能比較大,會不會有一些過度集中。”

從基金經理的履責方面考量,王俊能夠主動尊重契約,在契約的基礎上主動做好產品的風險控制,已經把這個習慣用在投資環節中了。龐立中對王俊的履約和風控打分也不低。

近幾年來,對基金業績帶來特別大風險的是躺雷。由於內外部因素的影響,有的公司資金鍊出現斷裂。譬如,有一隻股票曾爆出大量現金“失蹤”,自此股價開始跳水之路,股價從20元左右跌倒4元左右。

近幾年,我們也犯過錯誤,王俊坦言,主要原因是對政策的理解不夠深刻。“當然,最後也沒有虧錢,因為買的比較早,可能賺了一倍,跌了40%就清空了。我們的管理組合虧大錢的股票其實很少。”

“相對偏穩健的市場風格形成,與平時的習慣和愛好也是密不可分的。王俊平時的愛好只有兩個,讀書和下圍棋。”李洋對記者如是說,王俊一個愛好就是“讀書”,他是一個工作極其規律的人,每天晚上11點準時睡覺,早上5點半準時起床,起床就盯公告。晚上幾乎不出去應酬。每天中午去樓下散步遛彎,去聽“得到”,因為“得到”上有各種各樣的專家談5G投資等等。

李昌鎬自傳《不得貪勝》,讀完後有個深刻的感悟,王俊說,追求每一步的不犯錯,同時追求每一步會比前面的一步能夠更好的發揮已有的棋子的子力,這個對投資是很有收穫的。對我投資生涯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最重要的事》,這本書是關於價值投資的一個理論,一個最接近於實戰的版本。

“恐懼與貪婪是兩個極端,多數時候鐘擺應處於兩極之間,但它在重點處停留的時間並不長。唯有對內在價值有堅定的認識,才能當價格偏離價值時,堅持做該做的事。”這是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的一句話。王俊談起《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的章節如數家珍。

「“持續高回報基金臺前幕後”系列報道之一」:14歲“博時 5號”12年跑贏滬深300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