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公里路程,時速90要4小時,時速120要3小時,到底哪個省油?為什麼?

廣州明仔


給出最佳答案,那就是時速90公里最為省油,這是一定的。首先汽車所做的功是一定的,然後就是它所需要付出的額外功,這裡有一個東西叫風阻。

其實汽車的百公里油耗已經很說明問題了,那就是當汽車的速度在60-90這個區間的時,它的油耗是最為理想的,再高或是更低,都有更差的更高的油耗。所以當里程一樣的時候,時事達到120的時候,它的油耗會增加,也就是說會高於90公里的油耗,這個要就是它要為了提升它的效率,也是就是時間,會增加它的風阻,所就是它的做更多的額外功了。所以建議高速行車,最好的速度是定在100左右,油耗會比較理想一些。


百樂魚


90公里時速省油,雖說多一小時,但一小時怠速耗多少油。比方說吧,我回家一箱油320塊錢,700公里9小時到家,過年堵車,700公里跑16小時。同樣是一箱油跑完全程加油,同樣加滿幾乎一樣錢。多出來的7個小時油耗不耗油嗎?不是的,耗油,但是對於一箱油而言可以忽略。純車用油的話,4小時90肯定要比3小時120省油,6小時90就不一定了。


黑色60942


毫無疑問是90時速4個小時更省油,說的再多,不如拿測試結果來解釋。公司距離我家大約60公里,其中50公里是高速路況,上下班時間路上大約1個小時左右,對於高速路況的熟悉絕對比城市路況門兒清,並且高速路況各種測試都做過,90KPH

,100KPH,110KPH,120KPH, 說一下測試方法與測試結果,以供大家參考。

我的車是悅動手動版1.6L 5MT車輛,測算不同速度對油耗影響時,每次從家或公司出發,在上高速之前都會把儀表盤油耗顯示清零,分別測量高速120kph或90kph車輛油耗,一天來回各側一次,估計測了至少十次,每次測試結果相差無幾。高速120kph表顯油耗大約是6.5L,90kph表顯油耗大約是6.1L/100km。高速究竟是90kph省油還是120kph省油,答案一幕瞭然。

測試缺陷分析

1.表現油耗不準。悅動表現油耗和實際油耗確實有所出入,估計在5%左右。但是表顯油耗整體趨勢是沒有問題的,這恰好可以反映車輛不同車速燃油消耗水平。

2.車輛速度定速有問題。一般情況下,在高速行駛時,不可一直保持定速120kph或90kph行駛,但是總體上可以大概保持這個車速,在遇到車輛時偶有減速或急加速情況,在測試期間能避免儘量避免,但由於試驗重複性次數較多,所以試驗結果可以信賴。

綜上可以發現,如果單純90kph和120kph油耗分析, 肯定是90kph更省油一些,但是根據我的測試結果,如果行駛360公里,也就可以省1.5L油,大約10元錢左右,不知道你願意為了10元錢犧牲一小時時間嗎?

“汽車概況”作為專業的汽車平臺,暢聊各種有趣汽車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汽車概況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原因是不同車型會有不同的結果,但是歸根結底看是否省油,需要看發動機轉速是否停留在經濟轉速並且變速箱檔位是否在最高檔位,還要看發動機調教。

舉個幾個例子:

2.0T+10AT,當然速度快省油,原因是10速變速箱最高檔位速度已經超過100km/h了,這種情況發動機轉速會停留在2000以內,高檔低轉速,省油

1.5L+6AT,速度70最省油,最高檔位+經濟轉速

有沒有120比100還省油的時候?答案是有!

有些發動機會有兩個經濟轉速,比如馬自達的床齒藍天發動機,拿1.5L舉例,1600最省油,2500最費油,2900以後又開始省油(但是發動機轉速高,也會消耗一些動力)

所以,在100km/h的情況下,最高檔位發動機停留在2500轉,這樣是費油的,但是把速度升到120km/h,轉速達到2900,又進入到下一個省油的轉速區間,又是省油的效果。

凡是拿速度和風阻扯上關係的,那都是不懂如何省油,讓發動機時刻保持在省油轉速,發揮發動機最高效率,才是省油的真滴,在發動機效率面前那點風阻浪費的能量等同於放屁,微乎其微。

最後說一句,如果開空調,那麼速度越快越省油,因為路上時間越短,空調浪費的能量越少。





大頭72471765


不考慮“時間就是金錢”,對於我們一般的家用車來說,90的時速會更省油。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名詞,叫做“經濟時速”。

經濟時速是指汽車最省油的行駛速度,在實際中往往是一個速度區間。

一、為什麼不是速度越慢越省油?

因為發動機要維持運轉就會保持一定的轉速,也就是我們汽車的怠速轉速,一般在800轉左右。速度無論多低,哪怕靜止,發動機也會維持這個轉速。我們知道這樣是相當費油的,這也是為什麼城市堵車更費油的原因。

當然原因並不僅僅這麼簡單。因為如果這麼簡單的話,我只要保持某個檔位,以最低轉速行駛就是最省油了?也不是這樣。我們會在第三部分詳細講解。

二、為什麼不是速度越快越省油?

根據空氣阻力公式F=(1/2)CρSV^2,空氣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速度提升兩倍,空氣阻力增加4倍。因此在高速狀態下,汽車的“力量”更大部分要用來克服空氣阻力,也就是行駛同樣的距離需要出更多力氣(做功更多)。因此也會更加費油。

三、發動機萬有特性

我們首先來看下面一張圖:

上圖是Saturn 1.9升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玩有特性曲線圖。

圖中橫座標是轉速,縱座標是扭矩,圖上一圈一圈的(即不同顏色色塊的邊)是等油耗曲線,藍色的斜線是等功率線。

用通俗易懂的話來翻譯一下:

等功率線(藍色斜線)大體可以看做是等速度線。也就是說一條藍色的線條代表相同的速度。


我們以從左至右第二條藍色曲線舉例子:

還是剛才說的,這條被描粗的線就是等功率線,我們也同樣看做是等速度線(阻力不變情況下,功率不變則速度不變)。

綠色五角星-粉色五角星-黑色五角星對應橫座標的數值越來越小(4500-2000-1000),即轉速越來越低。想一下我們開車的時候什麼情況下速度不變但轉速降低呢?沒錯,就是升檔的時候。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在轉速降低的同時,這條等速度線所經過的色塊也由最下方的黑紫色變成藍色,再變成黃色。

記得我們上面說的嗎?相同顏色的色塊代表相同油耗,顏色越偏紅(紅橙黃綠青藍紫)油耗越低,越偏紫越高。這也正與我們開車的直覺相同,速度一樣的情況下,檔位越高則轉速越低,轉速越低油耗越低。

有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了,在500-700轉的時候代表油耗的色塊反而變成了綠色,轉速降低油耗反而增加了?

是的,請回頭看本答案的第一條。


現在我們再看下圖:

我們可以看到在紅色塊內,只有我加粗的四條藍色等速度線(等功率線)在裡面,第五條只是有一個切點,而第六條(紅色加粗)完全不在紅色塊範圍內了。也就是說,這臺發動機在五條等速度線的範圍內勻速行駛,油耗最低。如最左側加粗藍線代表60km/h,每條依次間隔為10,則最右側一條藍色加粗等速度線為100km/h,即表示該發動機在60-100km/h等速運行且發動機轉速在1500-3500轉時,油耗最低。

而第六條紅色加粗速度線,我們可以看到要求的最低轉速已經是3500轉,而油耗無論如何不能落入紅色塊。其實第五條藍色加粗橫線以外的所有速度都不可能落入紅色塊。也就是說,只要超過100km/h,汽車就超過了“經濟時速”。

四、普通家用車經濟時速

上面只是講了經濟時速產生的原理。我們一般家用車時速是多少呢?每一臺車其實都多多少少不一樣。發動機萬有特性曲線不同,而且車況不同,路面狀況(摩擦力)、風力風向(風阻)等其實都會影響到經濟時速。

根據不同的實驗,普通家用車一般在60-70km/h左右最省油,而超過這個速度,車速越快越費油。同樣低於這個速度也是一樣。

我們可以將一輛汽車的百公里油耗視為一個拋物線,最頂點的位置燃燒效率最高,即最省油。超過這個最高點(比這個速度快)或低於最高點(比這個速度慢)都更加費油,越極端越費油。

上圖為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在測功機上測得的數據。要知道測功機上跑,汽車會測得一個比實際稍高的數值。但這個數值也僅僅在70km/h左右。

五、結論

綜合上面內容,可以認為本題“360公里路程,時速90要4小時,時速120要3小時,到底哪個省油”答案為時速90更省油。


曼言鑫說


今天的話題是360公里的路程,我們是選擇120km/h的時速還是選擇90km/h的時速更省油的話題。

汽油機的時速設計,國家在標定油耗時會測90公里等速油耗,這個油耗值是車輛的最經濟油耗,也就是很多時候我們都開不出來的油耗,也就說明,如果你不趕時間,不考慮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純粹從省油的角度來說,肯定是90km/h的時速最省油的。

那高速為啥設置最高限速120km/h呢?這個是設置的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最高行駛速度,但不是最經濟速度。在這個時速下,風阻等都會較大的。這事出於安全角度考慮設計的,並不是用車的經濟性。

不趕時間的話,最省油還是在時速90km/h,如果趕時間的話就需要另說啦!


港哥侃車


說點直白話:汽車加速起來就有了慣性,速度低慣性小,就要加大油量提高速度和慣性,就費油;由於汽車的質量有限,慣性不可能無限加大,要保持高速大慣性,也要大量供油維持,這樣也費油。車重超1.5噸以上的,經濟(慣性)車速在90km/小時左右;車重1噸左右的,在70km/小時左右。這不是檢測數據,是我開車幾十年的經驗體會。


心無掛礙9384051


熬一大鍋稀飯費煤氣還是爆炒魷魚費煤氣?本身問這個問題的就有問題,難道你在家做飯還要考慮因為費煤氣,就把稀飯熬成8成熟嗎?,另外國內所謂車速低省油的誤導說法真是坑人不淺,很多傻瓜守財奴就是有這樣看著瞬時油耗開車的習慣,即便是上高速或綠燈起步,轉彎並道都是這個習慣。所以龜爬車,追尾 事故 高速腸梗阻是常態。其實經濟時速對於汽車全壽命週期尺度上不會省錢,即便瞬時油耗低,不代表真實實際油耗低,而且汽車機油和發動機磨損,是以實際起機時間計算的,而不僅僅是里程和更換時長,而且長期低速運轉,會帶來碳汙染和嚴重的積碳問題,這些後續問題維修真不會省錢,何況還有個人和社會的時間成本。所以低速開車就是不會省錢同樣這樣的司機也缺乏基本的良知。是一種駕駛陋習,交通參與者的外在不安全因素。


xuhua1997


小排量汽車1.6以下60/80省油;大排量2.4以上 90/110省油。

高速公路目的是高速,不是龜速,可以開120,你為了省油開個60/80,

1,不道德,阻礙交通,一輛龜速車影響一群龜速車,最討厭為了省點油費磨磯的人;

2,危險,容易被貨車追尾,貨車都開110了,你買個寶馬開個80,高速公路開慢車最危險⚠️

3,現在人都講效率,看效益,100公里你開個三小時,別人1個半小時就到了,你會失去很多機會;

4,最後算一筆帳,80 6個油,120 7個油,一天360公里省了3.6升油,30元左右,卻多花了1.5小時,試問一下不管你是什麼行業:出租車,嘀嘀車,還是貨車老闆,鐘點工,1.5小時掙不到30元?


鍾委834


先不要糾結到底哪種方式省油,我就問題主一句:360公里路程,你能保證全程勻速(時速90/120)行駛嗎?如果保證不了勻速,那麼在規定時間(4小時/3小時)內,你將很難到達目的地,既然到不了目的地,你覺得再討論哪種方式更省油,還有什麼意義呢?



因為在這麼長距離(360公里路程)實際駕駛中,路況肯定是複雜而又瞬息萬變的,理想化的勻速行駛很難做到。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脫離了實際用車場景,去空談如何省油意義並不大,都是紙上談兵,都是在耍流氓!

眾所周知,大家開車都想盡可能的省油,而省油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省錢。因此,談如何省油說到底就是談如何省錢,那麼談到如何省錢,就不得不說說安全,時間,金錢三者之間的關係。

人們常說,開車安全第一,這句話我感覺很有道理,也很好理解。只要你開車在路上,危險就時刻存在,車速快點慢點,油耗高點低點都無所謂,關鍵是要安全到達目的地,這才是最重要的!記得有部電影中有句經典臺詞:車壞了還可以再修,人沒了什麼都沒了。我覺得,這句臺詞就完美詮釋了,開車時安全第一與生命至上的原因!


時間就是金錢,想必大家也都熟悉,這句話真不是一句空話。舉一個簡單例子,假如你開車去籤一份重要的合同,試想為了省油遲到一小時,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像這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兒,聰明的你肯定不會幹。另外,富人和窮人的時間,價值有著天壤之別,這也正是窮人會彎腰去撿掉在地上的一百塊錢,而富人不會這麼做的原因所在。

安全是最快的到達速度,節省時間有時就是間接掙錢,開得起車就加得起油,高速行車更不能為了一味地省油,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都置之不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