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論壇┃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勝算幾何?

環球論壇┃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勝算幾何?

彈劾調查的程序性決議獲通過,致美黨派和民意分裂加深——

2020年總統大選特朗普勝算幾何?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 任彥妍

环球论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胜算几何?

10月31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在眾議院針對總統特朗普進行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投票前舉行記者會。□新華社發(沈霆攝)

环球论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胜算几何?

10月31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後中)主持針對總統特朗普進行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投票。美國國會眾議院10月31日以232票贊成、19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一項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這是眾議院首次就這一彈劾調查舉行正式投票。□新華社發(梅利娜·瑪拉攝)

當地時間10月31日,美國眾議院投票表決了彈劾調查的程序性決議,最終以232票支持、196票反對的結果通過。

本次投票結果符合預期。

首先,投票結果明顯按照黨派劃分,突出了美國兩黨的尖銳對立。本次表決,所有共和黨眾議員投反對票,除兩位保守傾向選區的溫和派民主黨投反對票外,幾乎所有民主黨眾議員投贊成票。蓋洛普公司於10月1日至13日開展的民調顯示,90%的民主黨人支持彈劾和免職特朗普,相對應地,僅有6%的共和黨人持相同立場。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彈劾調查中兩黨分歧難以彌合,且會逐漸深化。共和黨將繼續妖魔化民主黨,譴責“虛偽”的調查程序“存在汙點”,質疑其透明度、合法性和公正性,指責民主黨“對彈劾鬼迷心竅”、在內政議程上無所作為、“傷害了美國人民”,並儘可能拖延問詢程序,延緩對特朗普的實質指控。而民主黨將繼續推進調查及公開聽證,公開閉門問詢階段的部分筆錄,渲染“民主制度危在旦夕”,為彈劾總統獲得公眾支持。

其次,美國社會的民意撕裂和兩極分化逐漸加深。CNN於10月17日至20日開展的民調顯示,51%的登記選民支持彈劾並免職特朗普,44%的登記選民反對。其中,支持彈劾的女性(56%)高於男性(44%),有色人種(68%)高於白人(40%)。彈劾調查還導致民眾對國會、兩黨制及民主體制的不信任。55%的民主黨人和73%的共和黨人表示不信任國會,57%的民主黨人和29%的共和黨人認為民主選舉是不公平的。約42%的民眾認為民主黨出於政治動機,因無法在競選中戰勝特朗普,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彈劾他。此外,民眾對法院、媒體等都存在明顯的民意分歧。可以預見,隨著彈劾調查的開展,民眾齟齬將進一步加深。

但應看到,彈劾特朗普希望渺茫,其在2020年大選中仍有較大贏面。

一是最終審判權仍在共和黨佔多數席位(53個席位)的參議院,作出“有罪”判定的參議員須達到2/3(即67票)才算彈劾成功,而民主黨只佔45席。可見,參議院通過彈劾決議的可能性較低。

二是民主黨群雄無首,缺乏足夠強勢的競選人。現在民主黨初選處於三足鼎立競爭態勢,即前副總統喬·拜登、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和伯尼·桑德斯。其中,拜登有多年從政經驗,在老年和非洲裔美國人選民中支持率較高,且在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佛羅里達3個關鍵搖擺州呼聲很高。但他對年輕和左翼選民缺乏號召力,且迄今未能提出具體的改革願景。此外,彈劾調查勢必波及其貪腐案調查,因此可能遭遇大選“滑鐵盧”。桑德斯專注左翼和年輕選民,強調貧富差距和工人權益。但他以“民主社會主義者”自居及其與左翼政府的緊密聯繫備受詬病。沃倫選舉能力較強,在近期多次民意測驗中支持率持續攀升,甚至多次領先拜登升至第一位。但沃倫立場相對左翼,如主張對富人徵稅及利用政府反壟斷權力拆分科技巨頭,因此不受民主黨的大額捐款人青睞。可見,民主黨難以選出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總統候選人。

三是特朗普善於將彈劾調查政治化,塑造黨派政治迫害甚至“政變”的受害者形象,爭取選民同情,激發選民投票熱情,穩固基本盤。皮尤研究中心調查發現,特朗普的核心選民中僅有6%支持彈劾,91%的支持者希望他繼續任職。可以說,特朗普連任與否更多地取決於其核心選民的投票率,而非吸引新選民。

但隨著關鍵證人和證據的呈現,支持彈劾調查的民眾比例逐漸增加。最新民調顯示,9月25日-10月8日支持彈劾調查的民眾比例從49%增至52%。因此,彈劾調查仍會對特朗普造成較大影響和壓力,分散其執政精力,將其主要議程捆綁在國內,軟化其對華強硬立場,如同意經貿談判的階段性協議及副總統彭斯在威爾遜中心演說中明確表示不與中國“脫鉤”等。中國應利用此重要窗口期,聚焦國內改革,專注國內議程,做好自己的事。

环球论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胜算几何?

任彥妍評論《2020年總統大選特朗普勝算幾何?》刊發在2019年11月2日大眾日報第四版(國內國際)版心位置。

■相關評論

程序確定,特朗普彈劾調查進入“新階段”

□ 新華社記者 鄧仙來 孫 丁 徐劍梅

民主黨掌控的美國國會眾議院10月31日投票通過了一項針對總統特朗普進行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民主黨人稱這項決議案的通過使彈劾調查“正當化”,而共和黨和白宮則繼續對決議案及彈劾調查進行抨擊。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這項為彈劾調查後續進展提供“路線圖”依據的決議案通過,今後彈劾調查將由閉門轉向公開,兩黨圍繞彈劾總統的鬥爭將愈演愈烈。儘管眾議院民主黨人有足夠的票數彈劾特朗普,但指望共和黨把持的參議院給特朗普“定罪”致其下臺並不現實。

首次全院表決

當天的投票是眾議院首次就彈劾調查進行正式投票,投票結果為232票贊成、196票反對。議員們投票時基本依照黨派“劃線”,僅有兩名民主黨議員對決議案投了反對票,沒有任何共和黨議員投贊成票。

這項決議案就眾議院進行彈劾調查的各個環節做了程序和規則上的規定,包括公開聽證、傳票發放和提問權分配、調查結論提交以及就彈劾建議舉行投票等。決議案允許白宮方面以要求己方證人作證或提供證據、出席聽證會、反駁證人證詞、反覆質詢證人等方式表達意見,但如果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認定白宮不配合調查,他有權拒絕特朗普或其律師的具體要求。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於9月24日宣佈啟動眾議院對特朗普的彈劾調查。數週來,民主黨人主導的國會眾議院彈劾調查一直閉門進行,但媒體不斷披露不利於特朗普的證人證詞。白宮和共和黨人抨擊調查未經眾議院投票授權,“程序不正當”。

分析人士認為,近一段時間來,不利於特朗普的消息不斷被披露,民主黨內部推進彈劾調查的共識越來越強,因此選擇此時就彈劾調查程序舉行全院投票。

美國喬治城大學政府事務學院高級研究員約書亞·赫德表示,決議案為彈劾調查的後續進展提供了“路線圖”,其通過標誌著彈劾調查發生重大轉向,從初期大體上的閉門操作轉變為公開的法律和政治行為。

兩黨激烈對立

針對決議案投票結果,民主黨與共和黨及白宮立場激烈對立。佩洛西在主持投票時強調權力制衡的重要性,稱這項決議案所制定的規則相比美國曆史上有過的彈劾程序“更加公平”。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說,民主黨將“盡全力嚴肅”履行彈劾調查義務。

共和黨眾議員則炮轟決議案。眾議院少數黨黨鞭史蒂夫·斯卡利斯抓住兩名民主黨眾議員投反對票的事實,強調決議案不僅遭到共和黨人一致反對,有民主黨人也對決議案“忍無可忍”。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說,目前進行的閉門聽證沒有出現能彈劾特朗普的“令人信服的、壓倒性的”證據。

特朗普在決議案通過後在社交媒體上宣稱,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獵巫”行為,彈劾調查是對他的政治迫害。白宮新聞秘書斯蒂芬妮·格里沙姆稱,決議案沒有改變白宮被剝奪正當程序權利這一“根本性事實”。

分析人士指出,民主、共和兩黨對這場彈劾風波的看法從根本上就是嚴重對立的。民主黨人認為特朗普今年7月要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調查自己政治對手的做法足以構成彈劾條件;共和黨人則認為彈劾調查是對特朗普的抹黑行為,民主黨人是在試圖改變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鑑於這種根本性對立,兩黨圍繞彈劾進行的激烈鬥爭將會日趨白熱化。

彈劾成功可能不大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傑裡·納德勒10月31日沒有透露舉行公開聽證的具體時間表,不過有媒體認為,公開聽證有望在11月內舉行。隨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將制定並討論可能的彈劾條款,眾議院可能在年底前舉行彈劾投票。

目前,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能確保彈劾條款以簡單多數獲得通過。依據美國憲法,接下來只有彈劾條款獲得參議院三分之二參議員的支持,特朗普才會下臺。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拉里·薩巴托指出,由於目前共和黨控制參議院,且絕大多數共和黨人支持特朗普,認為特朗普會最終下臺的觀點並不現實。

美國將在2020年11月3日舉行總統選舉,而兩黨預選將於明年2月正式開始。這意味著彈劾程序可能會與大選進程重合,或將對選情造成影響。民主黨的盤算是,即便不能成功將特朗普彈劾下臺,也可對其選情造成負面影響。然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對支持特朗普的選民而言,他們將因彈劾調查而更加團結一致。

隨著此次彈劾調查程序決議案的通過,後續調查進展正在成為選民關注的焦點。但從民主黨方面來看,彈劾議題並非各競選人的主打牌,他們更傾向於在黨內辯論中宣揚各自在醫保、移民、稅收、教育等傳統議題上的政策主張。

(新華社華盛頓10月31日電)

【大眾日報《環球論壇》專欄作者簡介】

环球论坛┃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胜算几何?

任彥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美關係及美國政黨政策。

【大眾日報《環球論壇》專欄簡介】

大眾日報國際新聞評論專欄《環球論壇》開欄於2007年5月19日。欄目主打熱點國際新聞解讀,著力在新聞的深度延伸上下功夫,靠獨家權威新穎的觀點和論證確鑿、鞭闢入理的深度分析影響讀者,告知讀者“新聞背後的新聞”。《環球論壇》專欄歡迎讀者用戶賜稿。如有線索或推薦作者,請撥打熱線(微信):13964185298;或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