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儲大白菜還是“白菜價”,銷量減少但情懷依舊

北京冬儲大白菜還是“白菜價”,銷量減少但情懷依舊

( 昨天上午十點鐘, 位於廣渠門橋東北側的崇文門菜市場門口冬儲蔬菜銷售點排起的長龍漸短。八點半開始,周圍居民紛紛來到這裡購買0.19元一斤的玉田大白菜、0.99元一斤的山東平度大蔥等冬儲蔬菜,這裡準備的近5000斤冬儲菜經過大約兩個多小時就所剩無幾了。劉平/攝 )

昨天一大早,超市發玉泉路店門前就排起長隊,老街坊們興奮地抱走一包包冬儲大白菜。記者走訪發現,進入11月,隨著北京周邊的大白菜主產區進入收穫季節,京城各大商超、菜店紛紛開展大白菜促銷,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便宜實惠的大白菜,而冬儲大白菜依舊是老北京人心裡不可或缺的情懷。

商超開賣冬儲大白菜

來到超市發玉泉路店,店內店外都洋溢著冬儲大白菜開賣的熱鬧氣氛。

“一斤還不到3毛錢,這麼多年大白菜一直是‘白菜價’,也是咱老北京人冬天的當家菜。”剛站進隊伍的孫大爺和身邊人聊起來,“以前住平房的時候,得碼好幾摞,現在住樓房就少買點堆陽臺上。”

對於許多老北京人來說,把冬儲大白菜抱回家,是冬天不可缺少的儀式感。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冬天的蔬菜品種非常少,餐桌上最常見的是大白菜、土豆、蘿蔔這“老三樣”,一到冬天,北京就變成了一座被大白菜裝點的城市,衚衕裡馬路邊全都是大白菜,家家戶戶都來買,排的長隊一眼望不到頭。

如今,冬儲大白菜不再是家家必備,但不少商家依舊保持著售賣冬儲大白菜的習慣。在超市發各大門店,冬儲大白菜每斤0.29元,店裡還提前對冬儲大白菜進行了分裝,每袋10元,從11月3日售賣到11月5日。

廣渠門外大街的物美崇文門菜市場也已經開售冬儲大白菜,和往年一樣,成垛的大白菜堆在門前空地上,每斤0.2元左右的價格吸引不少市民排隊購買。

冬儲菜銷量一年比一年少

北新橋的同日升糧行是不少市民購買冬儲大白菜的首選地,記者走訪發現,糧行門口還沒有大白菜的身影,不少市民前來打聽冬儲大白菜上市時間。“我們年年都在這兒買冬儲菜,店裡還幫我們老年人送上門。”家住北新橋的張女士說。

對於市民的疑慮,同日升經理王和平解釋,按照慣例冬儲大白菜是月初開賣,因為審批手續原因,去年店裡的冬儲大白菜是11月10日開賣,“今年街道的審批手續還沒辦下來,所以暫時還不確定什麼時間開始賣,我們的供應商早就給大夥兒備好貨了,只要批下來隨時就能賣。”

在王和平看來,冬儲大白菜是老北京人心裡的一份情懷。1975年,17歲的王和平就進入當時的朝內菜市場工作,他還清晰記得,在冬儲大白菜上市的10天時間裡,當時的朝內菜市場能賣出1000萬斤冬儲大白菜。進入北新橋同日升糧行後,他還依舊保持著售賣冬儲大白菜的習慣。

不過,隨著蔬菜種類的豐富,冬儲大白菜的銷量降低。“2000年時,店裡的冬儲大白菜還能賣70萬到80萬斤,去年十來天只賣了20萬斤。”他說,現在買冬儲大白菜的大多是老年人,為的是一個念想,隊伍裡的年輕人大多也是幫家裡長輩買的。

“雖然銷量一年比一年少,但只要有人需要我們都會堅持賣。”王和平說。

鮮菜品種多隨吃隨買

老一輩人偏愛耐存儲的冬儲大白菜,多數年輕人則更願意購買超市和菜店裡的淨菜。

“最外面的髒菜葉已經摘掉了,回家做飯時也比較方便。”正在志廣果蔬門店買菜的一位年輕人說,因為工作繁忙,現在買菜更看重的是方便。“冬天也不愁買不到新鮮菜,每天不重樣地買,哪需要囤貨呀?”一名精幹的主婦一邊說著,一邊從菜臺上飛快地比價挑選了西藍花、茭白、油麥菜、胡蘿蔔四種新鮮蔬菜。

記者注意到,店裡正在進行促銷,大白菜價格為每斤0.3元至0.4元,不少老年人會選擇一次買上七八棵。

志廣果蔬總經理吳志廣介紹,目前正值河北大白菜批量上市,京城幾百家分店都開始進行促銷,單個門店大白菜日銷量平均達到700斤到800斤,最高的門店一天能賣上千斤。“現在白菜一年四季都有,價格一直都不貴,想什麼時候吃隨時就能買。”吳志廣說。


記者:馬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