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套房子,聽說本地房價要跌,600萬賣了套並進行理財,房子跌了再買回來怎麼樣?

理財迦


持有三套房子所在的城市、是否有持有房產的壓力、自身是否會理財等等都是比較重要的決定因素,這些情況不確定下來,很難有一個客觀的結論。我們可以從目前房產所在城市的樓市的走向背景、可能的房產的持有成本和個人理財能力這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來做一下分析。

一、樓市走向成為是否處置房產的關鍵影響因素。

1、樓市大環境暫時離不開持續調控的背景。

現在的樓市,正處於持續的調控中,誘發的原因正是由於房價上漲過快、房產投機過熱而引起的。在經歷了近三年的調控之後,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在整體上已經基本穩定下來,漲跌幅被控制在一個比較小的波動範圍內,甚至部分三四線城市還面臨著不少的調整壓力。既然國家三令五申“房住不炒”和“穩房價”,同時明確不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的措施,可以預見房價現狀將會繼續持續,除非未來放鬆調控甚至像上次一樣出臺刺激樓市的措施,大量放水支持樓市的發展,否則比較少可能出現房價大幅上漲的局面。

2、考慮房產所在城市的樓市發展情況。

以題主600萬一套的價格,這樣的房子應該比較大的可能坐落在一線城市或者沿海城市群中比較核心的城市中。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城市都表現得比較平穩。根據房天下的百城房價指數顯示,四大一線城市在2016年12月份以來,幾乎保持水平狀態發展。在這將近三年的時間裡,其中北京房價指數只漲了5%左右,上海上漲了2%,廣州則上漲了9%左右,深圳微跌1%,平均到三年的變化都不會很大,後期如果政策不改變,這樣的情況還將會持續。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些城市都位居大型城市群的最核心位置,長遠來說他們的經濟實力和城市的發展,對資源和人口的吸引力都會比較突出,對房價的支撐較為明顯,所以他的穩價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只是未來由於經濟發緩和對地產金融支持的控制,加上長期人口紅利的減弱,缺乏放水刺激的情況下比較小的概率會出現以前暴漲的情形,為了保證地產和金融行業的穩健,未來的讓房價的走勢與經濟發展協調是高層比較願意看到的現象。這些背景對於手持多套房的人來說未來的風險會變得比以前更大,為了防範風險,有些情況下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優化配置的。

二、是否可行還應該考慮房子的持有成本如何。

手握多套房的投資客或者炒房客基本都會比較渴求房價的快速上漲,因為只有房產大幅升值才有可能賺錢,特別是那些加了槓桿做了很多房貸的人,每個月都需要付出大筆房貸利息,這種背景下,只要上漲的幅度比較小,覆蓋不了房貸的成本,都等於變相虧損中。

1、根據自己的情況計算持有的成本。

成本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評估,一般包括了房貸利息的支出、首付和月供這些現金的收益損耗。假設題目所示那套600萬的房子,還剩300萬的房貸,再假設繼續持有5年,以目前5.39%房貸利率、30年期限等額本息的條件測算,這5年利息支出大概還需要78萬。

除此以外,還需要對沖這5年所支出的現金的收益損耗,現金包括之前購房的首付、這5年陸續還進去的現金這兩部分。如果剛買不久的房子,綜合起來年均升值需要5%以上才有可能處於保平的狀態,600萬的房子在5年後價值少於750萬,這個投資在這個時間段就等於沒怎麼賺錢,除非是買得比較早,升值的幅度比較大,成本壓力會輕些。不過即使這樣,持有房產對比轉換後的現金收益,同樣都需要年均升值接近5%以上,否則比存銀行還虧,當然如果出租的話是可以對沖一部分成本的,這些都需要根據當事人的情況來評估。

2、假如多套房貸成本壓力大,可以考慮出售一套做資產的優化配置。

所以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如果幾套房都使用了槓桿,每套房都要承擔高額的房貸,那就像做股票一樣,需要根據情況做一些優化配置,能割掉一些就先割掉一些,以降低風險。畢竟以目前的樓市發展來看,假如未來長時間保持在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對資金的腐蝕是比較嚴重的,即使以後有可能漲上去,也需要考慮自己能否消化在支持到後面上漲的階段之前需要長期持有而產生的成本。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考慮賣一套,優化配置一下也並非不可以。

<strong>三、投資理財的能力也會成為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既然講到資金將會用於理財,那個人的投資理財能力無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1、有非常強的投資理財能力,不需要糾結於賣還是不賣。

有非常強的理財能力的人,對於怎樣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獲取較高的收益是非常有經驗的,行業的經驗、資金的配置能力和風險的防範能力,可以為賣房所得的資金保駕護航,已經不需要糾結這樣做好還是不好。置換出來的現金將會投入到自己非常擅長的領域中去,其中的強收益能力比較大的概率會優於現階段的房產。無論是作為避險還是過渡,都可以作為選擇之一。

2、沒有足夠的投資理財能力,要注意是否可以保住這筆錢。

現在理財市場上的產品五花百門,風險偏好高低不一,如果沒有一定的經驗,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假如選擇了風險係數比較大的產品,還要承擔有可能導致的本金損失的風險,除非能接受較低收益,去追求銀行定存或者穩健貨基這樣的理財,如果作為短期配置還可以,長期來看又會受到通脹的影響,現金容易出現貶值。

而另一方面,現金在手,可能想法又會多起來,需要控制住避免亂投資而導致損失,或者被人惦記著上門借錢,否則錢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越來越少。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在房價走勢比較平穩的年代,同時在手上幾套房的前提下,首先要考慮自己能否在較長的時間裡消化這些房產持有的成本,如果感到壓力無限大,做出必要的優化配置也是可以的。而如果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那可以考慮房產所在的城市和自身的理財能力,理財能力一般但房產所在的城市實力強勁,同時也沒有成本的壓力,也可以考慮繼續持有,至於賣了是否等機會再買回來,最好能觀察樓市以後的發展情況來考慮。


CA紅葉


根據本人15年的金融工作經驗和對未來的宏觀經濟預判發表如下見解。

1. 樓主非常明智,高位出手一套房,這樣總體資產配置更加合理。

2. 600萬投資理財,3-5年內可考慮這樣的投資組合:200萬用於購買優質信託產品,100萬銀行存款,100萬510050 50ETF,100萬51880 黃金ETF,100萬債券,整個組合考慮了目前的所處的不夠景氣的大週期,黃金錶現的最佳。整個組合有很強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兼顧收益性。

3. 國家步入新一輪景氣長週期後,按當時實際經濟數據。投資組合改為:40%債券+60%中證500行業中性低波動指數基金 整個組合年化收益預計10%-15%

4. 樓主也可以在5年內投資加盟消費升級類實體連鎖店

5. 未來5年預計房價有一個低點,樓主可以擇時低價買回

這樣的中長期資產配置方案順勢而為,非常實戰有效,希望對你有幫助


博辰


三套房子賣一套,待抄底怎麼樣?

首先,推測下題主的條件。

假定三套房都在市區內。

從描述看,600萬賣了套然後理財,那這套房應該是沒貸款;賣了房沒說去還貸款而是等抄底,說明另外兩套也都沒有貸款。

從房價來看,一套600萬,那應該是三線以上城市,如果是在三線,那應該是別墅級,二線至少是個大平層,一線可能是個普通兩居。

但是又聽說本地房價要跌,那一線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至少不是一線核心城區的,比如北京,應該不屬於北五環、西四環、南四環、東五環這範圍內的,而這範圍以外的樓市,可以看作二線城市。

二三線、三套房、沒貸款,題主如果不是拆遷戶的話,那妥妥的高淨值成功人士,這時候考慮理財,可以更注重增值性,也就是注重投資的收益性。


其次,收益考慮

從投資收益的角度看,賣房待抄底,取決於這樣一種判斷:即房價短期內會大幅下跌然後短期內又有明顯反彈,這裡有四個前提條件:一是短期內下跌,二是下跌幅度大,三是短期內反彈,四是反彈幅度明顯,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有可能導致抄底不成上不了車,或者被動降維買小房導致增值效應減弱,或者被動放大持有成本。

所以收益分析就變成對房價運行的四個條件限定,可以看到,這個限定還是比較嚴苛的。

第三,風險考慮。

高收益自然匹配高風險,從平衡風險的角度來看,確實不應該將全部資產都以房產的形式固定下來,賣一套確實是個好選擇,這樣萬一房地產市場有了極端風險,至少手裡還有600萬現金。

如果把房子變成現金了,最大的風險就來源於兩條:一是貨幣快速貶值,二是房價快速上漲。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兩條其實是一回事的兩種表現。

這個風險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無法判斷,只能是看投資收益是否能打動內心。

第四,房價的基本判斷。

判斷本地房價不能光聽別人說,至少得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個基本判斷。三線城市尤其是人口淨流出城市房價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而二線城市則取決於未來發展規劃的落地情況和人口淨流入情況。

比如說,某三線城市,中生代人群普遍都有兩三套房,新城區建設熱火朝天,新房樓盤遍地都是,二手老樓無人問津,一二手房價甚至倒掛,出租的話租金一個月才一千多甚至幾百塊,這種情況下,我支持你賣一套。

題主可以結合自己所在城市的情況進行基本判斷。

綜上,題主作為高淨值人群,在平衡風險和收益的基礎上,針對本地城市發展情況進行判斷,然後做出決定。


黑豆齋


首先,從問題的角度去分析,600萬一套的房產基本應該是屬於一線,新一線,以及強二線的優質房產了。所以說,賣出進行理財對抗通脹,甚至想要達到保值,升值的結果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

第一,因為拉長週期來看,未來的房地產會進入一個兩極分化的局面。

對於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強二線的房產是一個溫和上漲,有較高投資和持有價值的趨勢。而對於三四五線的房產才是重大的調控,是一個震盪,回調,甚至滯漲的局面。

(一)因為目前大量的人口流入都是集中在一線,新一線,以及強二線,所以人口的紅利可以支撐未來的房價不斷上漲。

而對於三四五線的城市來說,他們的人口紅利是在逐步退去的,不僅老齡化嚴重,而且流出佔比非常高。所以,拉長週期來看,對於三四五線的城市裡,大部分的人都是無缺房子的,而且這些地方的空置率非常高,是一個供大於求的趨勢。

那麼,在人口流出的結構下,這些地方未來的房價自然難以上漲!

(二)前幾年的房地產大漲其實已經透支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空間。特別是對於三四五線的城市。

我們可以看到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遠遠高於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這是及其不正常的現象。在中國房地產十多年的歷史裡,一線城市得利於人口和自身經濟發展的支撐,所以上漲的空間和速度都是非常高的。

但是對於三四五線的城市來說,在2017年以後明顯反超了一線房產,但是它們卻得不到這些紅利的支撐。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個一個短期熱炒的結果,不能持續!未來持有一線、新一線,強二線的價值會比三四五線更高,並且長期持有可能會有一個不錯的收益。

第二,房價震盪,回調,下跌,不意味著會大跌!

房價未來漲幅不大,或者說不漲,震盪,這不意味著會大跌!所以,高拋低吸的方式去玩房地產,是一個非常錯誤的想法和邏輯!

要知道房地產的買賣週期很長,手續非常複雜,還有許多稅收在其中,所以長期買賣的風險很高,能夠做到精準高拋低吸的概率非常低。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和許多產業都是息息相關的,期待房價大跌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事,除非爆發金融危機。

第一,中國房產總市值65萬億美元,大約450萬億人民幣,已超過美國+歐盟+日本總和,後者只有60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還是我們國有資產總和66.5萬億人民幣的7倍。

第二,中國房產總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遠超美國、歐盟的1倍。

第三,中國的房貸/GDP在過去幾年呈加速上升態勢,2012年以前尚不到15%,2015年底達到20.7%,2016年底將超過25%,達到日本地產泡沫頂峰時的水平。按此速度,則房貸/GDP在未幾年將遠遠超過日和美國房地產泡沫崩裂時期的水平!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房地產貸款餘額為37.45 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 24.88 萬億元,佔到總貸款餘額的66%。

而2017年的同比這一數字是21.1萬億,這也就是說,這一年的時間,個人住房貸款增加了3.78萬億元,這裡面還有一些是前期按揭貸款到期的數字,如果將這一數字看上,就說明,實際增加的個人住房貸款數字,超過3.78萬億元。

另一方面,房地產的負債不僅僅集中在個人用戶身上,對於房地產企業也是如此!

萬科負債1萬多億,超過新西蘭、科威特等國GDP!

1萬多億的高負債是什麼概念呢?按2017年我國城市GDP做對比,可以排在擁有765萬人口,湖南省會長沙市(10200億元)的前面,位列全國14名。

拿2017年我國各省份GDP來對比,緊跟新疆(10920億元)之後,可以直接排在甘肅省(7677億元)和海南省(4462.54億元)的前面,接近海南省的3倍。就是說海南人民3年辛勤勞作創造的財富,才能填平萬科的負債。

所以說,在這樣高負債的房產市值下,中國的房地產是不允許出現大幅度下跌的局面。一旦房價大跌了,會引發一個相關性的企業倒閉,人員失業。繼續下去,必定產生巨大的金融危機,後果非常嚴重。

那麼,從整個角度來看,你想要通過高拋低吸的方式進行波動操作房價,其實又是非常愚蠢的,等同於博弈未來可能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我覺得這種概率目前來看相當小!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件事:

對於你所持有的優質房產(單套600萬)來看,賣出去的資金如果找不到合適地方投資,那麼所面臨的結果就是貶值。

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銀行定存為4%左右。所以說,如果你只是做理財的話,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498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420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294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204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100.8萬元的購買力;

因此在你拋售房產的過程之中,其實還面臨著一個貶值的風險,並且對於這樣的貶值結果來看,你的心態上一定會發生嚴重的變化。這個時候再加上房價不會大跌,而你拋售的優質房產又開始上漲。那這種錯誤的心態就會讓你做出更多的錯誤決定。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想要高拋低吸來進行投資或者獲利,確實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不建議這樣做哦,特別還是你這樣600多萬的優質城市房產。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財經背後更多的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表態

非常贊成,而且建議將來也沒必要再買回來,要買也是重新挑選的新房。

房價的大趨勢

當下房子不說是一定下跌,但至少20年來的房地產大牛市基本結束了,以後還有上漲,但不會是大漲、長期上漲。

我們這次房地產的大牛市,是與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分不開的,在改革開放之前,其實中國的城鎮化就開始了,但城鎮化最快的時期,就是過去的20年,今後還有10~20年的路程,但不會快速了。少數城市還在快速擴張,但多數城市已經減速,甚至到了龜速。

題主問的是賣了一套能有600w進賬,說明是一線城市,或準一線城市,其實這些城市就是還沒怎麼減速的。而一套房子60w的,恐怕都是小城市,房價很可能要崩盤了。


另外,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其實是全球房地產泡沫的一部分,而這次全球房產牛市,龍頭是美國,美國房地產趨勢已經結束。

政府的態度是明確的,就是要抑制房地產了,房地產公司恐怕就是要關掉一些,大公司沒問題,小公司都轉行。在這樣的氛圍下,作為普通市民的我們,恐怕還投資多套房產不明智。

資產配置思想

資產配置的思想,是當前全球理財界的普遍共識。資產配置就是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理財資產要適當分散在不同的渠道上。一般大戶的理財,都是同時考慮金融產品、不動產,而且不動產儘量不超過50%。金融產品裡,主要是股票、債券,還有大宗商品、黃金、現金等等。

不細緻展開了,感興趣可以百度。一般理財公司給出的理財方案,綜合長期年化收益在8%~20%之間,平均在12%左右,達到或超過了過去房產的增值速度,而今後房產增值速度一定會下來,理財收益率更好。

題主說,有三套房產,所以我覺得賣掉一套是對的。房產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流動性,這也是為何理財方案裡,不動產儘量不超過50%的原因。

如果有600w現金,超過了很多金融的門檻,恐怕很多金融行業的業務員都會來推銷了,一般銀行理財才5%,我看你可以另外找找渠道。不過,理財注意風險,不要被騙


海螺008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告訴朋友,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抉擇。

聽說房價要跌,你就將房子賣掉一套進行理財,這種思路是對的,但這種做法就不見得靠譜了,因為600萬元賣掉之後按現在的理財年收入不過5%左右,600萬元一年有30萬元的收入。而你如果現在將房子租出去,一年的租金也應該在12萬以上吧。

因為從當前的現實看,中國的房子短期內,價格是不會下降的。所以,你將房子賣掉,現在理財,等到房價跌下來了,再將房子買回,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也許將來房價再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說不定的你的理財收入遠遠無法抵銷房價的上漲帶來的支出。到時可能就追悔莫及了。

所以還是不要做這樣的打算,如果真的一旦決定賣掉,那就將錢投資其他項目,這樣就不會存在風險了。


開偉觀察


一二線還是持有比較好 打壓下也沒怎麼跌 三四線可拋 各種防止房價下跌的措施用了也止不住




和諧是我家


600萬一套的住宅,即使在二線城市都屬於優質資產;雖然目前房地產的紅利漸漸消失,但優質房產依然具有稀缺價值。

題主的設想,在理論上似乎可行,但是在實際上卻沒有操作性可言。

假設房子在未來下跌幅度為30%;現在賣出房產,除去原來的傢俱、廚衛設施,以及房屋裝潢費用,加上接待大批“看房客”的時間成本。即使在低於30%的價格上,重新買入新的房子;其房屋質量以及性價比如何?除去契稅、水電、電信、有線電視開戶等費用;算起來未必是一筆大賺的交易。

新房子的質量未必及得上原來的老房子;折騰了半天可能反而得不償失。買房子不是超市購物,題主售樓處不去十次八次,怎麼能夠把握好新房子的質量?還有屆時房子會不會下跌30%?即使房子下跌,能否買到自己滿意的房型、朝向、樓層、物業等等?

房子、黃金和股~票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套現比較困難,二手房的流動性較差。作為置換過四套房子的業主,本人深感出售二手房的艱難之處。二手房出售不僅時間週期長,而且受到地段、朝向、房屋質量以及交通等諸多條件影響。

二手房一般都要通過中介才能安全出售,雖然中介費用大都由買房承擔,但是對於房子的總價頗有影響。而且二手房真正的成交價格,往往低於中介公司在網絡上的標價;由此可見,二手房市場“水很深”。

雖然現今房子的金融屬性凸顯,但是,總體上還是屬於大宗消費商品。一套房子出售,起碼要接待十來個“看房客”;“房住不炒 ”、居者有其屋才是王道!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順祝週末生活快樂!


陸燕青


按你所說的套現價格來看,這套房子應該在二線城市或三線環境不錯的區域,類似這種房子的價格至少還有十年的上漲空間,每年的平均漲幅不會小於10%,完全沒必要賣掉。

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三線城市趨勢性下降

上個月社科院出過一篇關於房地產的文章,已經說明了三線城市會出現房價下跌趨勢,這種趨勢性下跌,一般是指二手房的整體下跌,影響不到一手房和熱點區域的房價。

一手房被瘋搶的狀況一直都沒有改變,房價的基礎牢固,三線城市的房價要真正下降,至少等待十年的時間。

至於一二線城市,那就不用多說,就看每年漲多少,沒有下跌的餘地。

理財的收益

想要套現之後理財,你想好了怎麼理財了嗎?現在資金避險情緒高漲,黃金價格波動劇烈,股市長期低迷,基金收益低風險高,存銀行年收益5%左右,債券收益不高且難以買到,還有什麼比房產更好的理財手段呢?

除非你有很好的投資機會,或者需要現金的流動性,不然沒必要做多餘的事情,一旦賣了想要再買回來會就要面對限購政策,很麻煩。

持有房產的風險

最大的風險在於政策,房價需要穩定,所以交易稅很可能會提高,遏制炒房的衝動,這樣一來,賣房的就很麻煩,漲價越多稅越多,這就需要你精心計算成本,不能閉上眼睛數錢了。

不過類似這種政策出臺,阻力會相當大,會有一段時間緩衝,隨時關注信息就好了。




海色民生


現在房價確實難以大漲,如果你要賣掉3套房進行理財也是可以的,不過怎麼個理財方式,如何將600萬增值更多的財富是值得好好規劃的。現在理財很多都是踩坑的,因此必須謹慎進行。

二十年前五十萬買了輛車,現在五萬也不值,同樣二十年前五十萬買了套房子,現在五百萬。當然20年前是房地產黃金時期,行情普遍飈紅,現在行情趨勢低迷了很多,總之,資金穩才是第一要點,現實生活中,留給你閉著眼睛錢扔進去發筆橫材的機會很難。建議賣掉2套房,留住1套,以防止後續以備不時之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