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豆瓣評分高達8.9,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小李子和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貓鼠遊戲》講述了一個FBI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通緝犯的故事。

然而讓人詫異的是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弗蘭克·阿巴內爾的真實經歷。

這樣一個偽造支票的高手,被全球通緝的頭號重犯,當年卻只有16歲,被抓的時候也才21歲。

弗蘭克從16歲離家出走開始,到21歲被抓的這5年期間,他共免費搭乘了泛美航空去過26個國家, 換過5種職業,並在26個國家兌換了數百萬美元偽造支票。而後被FBI聘為技術專家,專業解決詐騙問題。

這樣的一個傳奇經歷讓弗蘭克被無數人崇拜。甚至在影片、電視劇等播放之後,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郵件,無數的人問他:你是怎樣做到的呢?

那他是怎樣做到的呢?通過他的採訪和自述,我們來進行下總結。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1、所謂“奇蹟”,其實是一步一步解決問題

我們現在談論起弗蘭克的經歷,都覺得是“奇蹟”,覺得羨慕、欽佩,但是真實的人生並沒有電影呈現的那麼美好。

對於一個16歲剛剛經過父母離異的小男孩來說,這個世界顯現的格外冷酷。與電影不同的事是,他在離家出走後,他一直沒有見到他的父母,他是孤獨一人。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在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那些離家出走的孩子不是混跡於嬉皮士舞廳,就是吸毒頹廢。

但是弗蘭克選擇了去打工,他並不是一開始便走上詐騙這條路的,可是當人們知道他只有16歲的時候,他們卻只給他支付微薄的工資,然而對於孤苦無仃的他,那些許錢財根本無法養活自己。

於是,他開始想如果我年齡大一些,是不是便可以獲取更高的工資,他便想了個辦法修改了自己身份證上的一個數字,將年齡變成了26歲。

當他作為一個成年人參加工作的時候,他的確可以獲得更多的酬金,他也將自己的工資存入銀行,偶爾通過支票支付。但是對於一個一直在社會底層生活的年輕人來說,不過是勉強度日,也看不到光明。

於是他想什麼時候我的支票可以直接套現呢?正是這個想法讓他走上了詐騙之路。

不久後他便發現如果裝作泛美航空的工作人員,便可以兌換支票。

但是偽裝成一個公司的員工並不是如此容易的一件事情。

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去得到一套制服,他假裝是其他航空公司的員工給泛美航空的行政部打電話,詢問“因為制服遺落,哪裡可以快速獲得制服”。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當他得到制服之後便發現,原來僅僅有制服是不夠的,還需要有ID卡,於是他又去翻各個打印公司的通訊錄,當一個一個的電話打過去後,他發現泛美航空的ID卡是一家專業的3D打印公司負責的。他又偽裝成採購人員,騙取了一張ID卡。

可是ID卡上沒有泛美公司的圖標也是無效的,他又想到去用泛美航空飛機模型上的圖標偽造。

就像打怪升級一樣,我們現在看起來或許如同行雲流水一般,但其實無論是獲得制服,還是獲取ID卡,都比我們想象的困難,但是弗蘭克卻憑藉觀察力和執行力一個一個解決了。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你有個想法,到你去實現,中途肯定會有各種困難。就如馬雲他開始也只是想做箇中國黃頁而已,但是在實踐中,遇到不斷的問題,又不停的解決問題,才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我們所看到的“奇蹟”,不過是這些人經過百般磨難最後呈現的結果。

2、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思維

有人會說我也解決了無數的問題、經過了無數的磨難,生活也並沒有好轉啊!

仔細去研究弗蘭克的事蹟,便會發現,他善於發現關鍵問題和問題之間的聯繫

比如他為什麼想到通過支票套取現金呢?那是因為他發現航空公司之間的互惠政策,即如果你拿著泛美航空的工作證,那便可以用支票在其他航空公司換取現金,反之亦然。而這項政策直到2017年都在執行。

比如他為什麼敢一天都在機場裡各個航空公司的地盤換取支票呢?那是因為他知道他從頭到尾換一遍支票需要八個小時,而八個小時所有的工作人員剛好換了一遍。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而他為什麼敢於不停的換工作呢?他從雜物小弟開始,到副機長,到兒科醫生,再到律師,最後到大學老師。那是因為他發現通過一些學習,是可以達到渾水摸魚的地步的,你需要學會的只是那些常用的專業術語和基本技能。這正應了我們常說的“二八定律”,用百分之20的時間,獲取百分之80的知識。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他一個十幾歲的小孩,沒讀完高中,卻去了大學當老師,只因為他想去學校上學。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思維方式,也顯示了他是以目標為導向進行思考的。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哪怕用盡全力也絲毫無用,那可能是因為我們將力用到了錯誤的地方。

我們天天加班熬夜,也並不代表我們的工作做得有多麼出色。那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了戰略上的懶惰。

方法總比問題多,要勇於挑戰、勤于思考,而弗蘭克這種目標明確、發現關鍵問題的思維方式,可能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3、相信你能做好一切你正在做的事情

許多人說弗蘭克完全就是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他怎麼能做到騙過所有人呢?

連導演斯皮爾伯格為電影去採訪他後,都對其他人說弗蘭克是一個很讓人信任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當他偽裝成某個領域的人時,其實是很值得人信任的

他為什麼會得到如此多的信任呢?

仔細的去看他的經歷發現:當他偽裝成副駕駛的時候,他其實學習了許多關於飛機的知識;當他偽裝成兒科醫生的時候,他也學習了許多專業書籍;當他假裝是律師的時候,他甚至考取了律師資格證。

或許在我們看來他是偽裝,但換個角度來看,他也是在真正從事與學習那個領域的知識,只不過在我們的常識裡,當醫生、當律師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學習,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同時既是醫生又是律師。

然而這不過是我們的狹隘之見,你看達芬奇不僅是畫家,還精通物理、天文、建築、數學等等領域。

那弗蘭克是天才嗎?很多人這樣問他。

而他卻說他並不是天才,他只是偶然的做到了這些事,他相信一切都是機會,並總有信心能取得成功。他的關鍵在於“假裝成功”。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其實早有研究證明:“假裝,也是一種力量”。 我們常說的成功學,其實它的第一步就是:假裝成功。連愛默生都說“將自己想象成成功者,將帶來無法估量的能量。”

只有當你自己相信自己能做到,你才會有動力去做,因為很多時候只有你自己支持你自己,就如馬雲創業前曾詢問過24個自己的朋友,結果僅有一個人支持。

所以在成功之前,只有自己給自己希望、給自己力量,你才能走下去。正如弗蘭克所說“你要相信你擅長所做的事情,你就會努力做好你所做的事情。”

走入歧途被抓,卻被FBI返聘,經歷被改編為電影,他是怎樣做到的

或許人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但是透過弗蘭克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成功的三大要素:假裝成功、抓住核心問題、堅持不懈

。這便是弗蘭克成為傳奇人物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